2020-04-29 15:44:37 来源:新华社 作者:
35个大棚,浇60亩地,67岁的老董给自己定的当日工作量。
董贺勤,安徽省阜南县会龙镇闫庙村村民。十里八村的,见着他都招呼一句“嘿,老董!”他总是乐呵地应着。阔绰得很,雇人干活提前一天支付工钱;又“抠”得很,起了毛边的褂裤上沾满泥巴条,一部“古董”按键机常常联系不上。
20世纪80年代,改革春风拂及农村大地,常年在乡镇记工分的老董打算闯一把:承包20亩地,一半烧砖窑,一半养鱼。
踌躇满志,却成泡影。1989年,一场洪水,鱼跑了、砖坯子冲了,生活也跟着倒了。要账的白天堵门,老董只得晚上带着仅有的10块钱独自逃往外地。坐在车上,36岁的董贺勤哭了。
阜南地处淮河行蓄洪区,国家级贫困县。70年来,淮河流域共蓄洪15次。水来人走、水去人还,这里成了“穷坑”。即便到2013年,这里还是缺电,家里连电风扇都带不动,县里两条主干道坑坑洼洼。
赶上民工潮的董贺勤打工赚了70多万元。顶着村里第一个“万元户”的帽子,老董满心得意。
2003年前后,儿子一场大病让全家跌落谷底。正规医院、江湖郎中,北京、杭州、阜阳,能跑的地儿,能想的法儿都找了,七个存折花个精光,又欠了一大笔债。“五毛钱都借不着,人走路都没劲。”老董说。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经过村群众代表公开评议,这个曾经的“万元户”成了“贫困户”。儿子看病有保障,孙子孙女上学有了教育资助,但爱面子的老董并不情愿,“顶个帽子,孙媳妇不好找哩!”
“老董,贫困户有6000块产业扶贫引导资金。咱会龙辣椒打出品牌了,你可申报个项目?”
帮扶责任人杨朋兰没想到,这6000块竟成了老董百万资产的“原始股”。钱批下来那天,老董“揣了又揣,紧了又紧,生怕它掉了。”
大棚147米,钢管145对,再加个横梁,6000块不够咋办?那就借点!2015年,62岁的董贺勤带着脱贫的志愿创业了。
请种植大户当老师,啥时候下籽、栽到地里多久出果,他悉心记录。一年,欠债还了,还盈利一万多元。
但有一件事儿,老董耿耿于怀。“以前都是泥路,穿胶鞋踹不动,背个辣椒袋走不出来。”老董说,路不行,客商上门极少。
脱贫攻坚,让阜南有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契机。
农田边上的国道破土动工,老董知道“形势变了,动真格了”,2016年毅然扩大到24亩,准备大干一场。
棚搭好,苗下到地里,一场大风将雨布一扯两半。接着干还是去打工?老董犹豫了。
“你看我种几年,都盖了房。”“辣椒长这么好,不种可惜了。”邻居和帮扶干部,你一言我一语,老董一跺脚,“有政府做坚强后盾,我怕啥!”
这一年他净赚24万元,贫困帽抹掉了。
24亩再扩到60亩,脚底的鞋每个月换两三双,“一天当25个小时用。”老董深知,过好日子,得拼!
暮春四月,棚内,一排排辣椒翠绿挺拔,棚外,阳光洒在这个淮河汉子的脸上,泛着红晕的脸颊倍儿精神。
2017年,老董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让我脱贫了,我要带领其他贫困户一起干。”来他田里干活的,八成是贫困户。贫困户王连容说,“他很了不起,我们愿意跟他干。”
洪水肆虐之年,淮河行蓄洪区百姓舍“小家”保“大家”,做出了巨大牺牲。好日子,他们不能掉队!6年间,不再担心空调断电,路通到家门口,“垃圾靠风刮”的庄台也变美了。淮河行蓄洪区贫困发生率从11.4%下降到0.28%。 董贺勤时常感慨,党民一条心,怎愁干不出头?
再过半个月,老董的辣椒就要上市。粗略一算,去年差一千块就赚到100万元。好日子,如红辣椒越来越红火。
深夜归家,望见孙女网购的新衣服,老董笑了,“看,娃们比我强多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