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扶贫

脱贫攻坚昭通奇迹

2019-11-25 09:21:22       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 李自良 王健君

  

  昭通市鲁甸县果农喜获丰收。丁世新 摄

  通过一场脱贫攻坚战,昭通开创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生机勃勃的昂扬局面

  正是因为脱贫攻坚这个大局统领,两年多来,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阶段的繁重任务,昭通仍然能够做到“一路高歌、一路乘风破浪”

  “今年,昭通要易地扶贫搬迁230600人,133442个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岗位,41787名学生需要转入安置区就学,63542名特殊困难群众需要社会救助……”

  面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这一串令人生畏的扶贫数据,在云南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讲来,似有“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气,很难让人感觉到他所在的昭通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遥想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初,昭通曾是全国地级市中最难啃下的“硬骨头”。

  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启动以来,昭通深刻领会脱贫攻坚战略机遇“千年难遇”“时不再来”的时代大势,用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啃下昭通脱贫攻坚最硬骨头的“铁齿铜牙”和检验昭通脱贫攻坚成败的第一标尺,精准锁定8.44万户36.24万人,拉开了昭通波澜壮阔“搬不动山就搬人”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序幕。

  两年多来,昭通91%的贫困人口进中心城区、进县城。这种“进城、入镇、进厂、上楼”变农民为市民的直过式脱贫模式,使昭通的城镇化率一举提升了7个百分点。

  目前,昭通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23个,全国最大的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中昭通就占了3个。其中,上万人的安置区9个,4万人左右的2个,跨县区安置人数达7.69万人,加起来相当于一年时间新建了7个集镇、2座中等县城。

  经历了这一过程的昭通,以“脱胎换骨”形容实不为过: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末的184.37万人下降到了2018年底的58.83万人,累计减贫125.5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4.8%下降至12.49%。2019年全市持续发力,还将实现7个贫困县区摘帽,624个贫困村出列,40.07万贫困群众脱贫。

  今年前三季度,这个被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称作贫困深度不亚于“三区三州”的深度贫困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6%,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11.9%……无论从城市到农村、从高原特色产业兴起到重大基础设施根本性突破,还是从社会治理到生态文明建设、从干部作风转变到群众精神面貌提升,昭通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以前没来过昭通,来了之后,看到这种发展的生机和势头,感到很震撼。”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位帮扶昭通的广东省领导干部感慨地说,过去一直习惯于看到上工程、上项目式的发展思路,实在想不到,昭通通过一场脱贫攻坚战,竟然开创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生机勃勃的昂扬局面。

  战略机遇千年难遇

  昭通,中国著名的“南丝绸之路”要冲,取意昭明通达,却因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的乌蒙山区腹地,一直是集革命老区、地震灾区、散居民族地区、生态敏感脆弱地区为一体的深度贫困地区。全市2.3万平方公里,高山耸立、江河激涌、峡谷纵横,聚集着汉、回、彝、苗等24个民族62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高达529万,一直是云南省脱贫攻坚主战场。

  全市11个县市区中,国家级贫困县10个,其中深度贫困县7个,2017年底未脱贫人口113.37万,为全国之最。到2020年要实现脱贫摘帽目标,每年要脱贫30万人以上、每天脱贫1000人以上,压力前所未有。

  面对这个千年困局,昭通没有把脱贫攻坚简单看做是一件困难工作或者一项考核任务,而是当作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千年难遇的历史机遇。“如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昭通不能抓住此次脱贫攻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彻底摆脱贫困,很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赶上历史潮流了。”在杨亚林看来,当前昭通治理的核心,就是坚定不移高举脱贫攻坚大旗,以脱贫攻坚全面统领各项工作。

  这杆大旗带来的政策优势非常显著。在昭通具体实践中,无论是安置区土地规划利用还是搬迁房建设,无论是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安排还是医疗教育资源配置,无论是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还是产业就业支撑,“一说到脱贫攻坚,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敢打折扣,谁都不敢怠慢你,所有资源资金都向你汇集,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

  杨亚林感慨地说,正是因为脱贫攻坚统领全局,两年多来,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阶段的繁重任务,昭通仍然能够做到“一路高歌、一路乘风破浪”。

  易地扶贫搬迁“关键一招

  昭通的山区、半山区占国土面积96.4%,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72人,道路崎岖出行难、医疗滞后看病难、居住分散办学难、产业弱小起步难、生态脆弱改善难,意味着这些地方的群众唯有搬迁才有脱贫出路。

  立足“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特殊市情,昭通把大规模跨县区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展开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大搬迁行动。

  易地扶贫搬迁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从生产和生活方式上真正做到既“挪穷窝”更“断穷根”,是所有扶贫类型中效果最彻底、方法最直接、速度最快捷的脱贫模式。

  昭通还有一个关键基础。金沙江沿江兴建向家坝、溪洛渡和白鹤滩三大巨型水电站,昭通市承担了大规模库区移民搬迁工作,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系统的移民搬迁经验和制度机制,对移民搬迁并不陌生。

  有了这些历史基础,昭通下定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战略决心:下大力气把那些不具备发展条件、生存在贫困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群众搬出大山,真正“让人搬到人该呆的地方、让树长到树该长的地方”。

  昭通打破了“山顶搬山腰、村头搬村尾、坎上搬坎下”传统做法,努力探索一步跨越的机制模式,直接搬进中心城区和县城,“从山区贫困农民直接变为现代城市市民,从传统贫困农民直接变成现代产业工人,做成实实在在的城镇化。”

  在昭通市精准锁定的8.44万户36.24万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中,新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21.41万人占了全省的54.3%,且行政村整体搬迁的就有3个、自然村整村搬迁的达494个,搬迁人口占全村80%以上的达725个。

  摆在眼前的这些数据,远远超出昭通各级干部的经验和想象。从市级层面到社会层面,大家围绕搬与不搬、搬多少、怎么搬、搬后怎么办等系列问题,为了达成共识,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思想大讨论。采访中,杨亚林和盘托出了自己的三个底气:

  一是党中央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坚信大局大势大方向一定会支持昭通这种超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二是易地扶贫搬迁符合昭通深度贫困区与生态敏感脆弱区相交织的贫困实际。如果还在大山里扶贫,老百姓也会有获得感,但不可能根本性改变其贫困现状;三是昭通305万农村劳动力中,已离开大山常年外出打工的占78%,现在要做的不过是临门一脚,把他们的老人和小孩搬出来,实际搬迁压力远非想象那么大。

  “如果贫困人口一个都不曾出来过,要把数十万人搬出大山,面对全新的世界,我真的也怕。但实际上,昭通人勤劳苦干,将近80%的劳动力早已经出来了,见了世面,也不愿意重回大山。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替他们把老的小的带到县城。”随着一座座新城的拔地而起和广大群众的喜迁新居,争议和质疑逐渐销声匿迹。

  采访中,今年就将搬迁的羊棚村民小组熊国恩高兴地说,“每次到搬迁至城里的堂哥家,看到他们一家人住的大房子、过上城里人的好日子,我更想搬、更愿搬、更要搬。搬到鲁甸卯家湾后,环境改变了,3个孩子能在家门口读书,不用风里雨里雪里跑几十里路去上学。我们两个大人有力气,能吃苦,收入肯定也少不了。”

  回顾这一决策,杨亚林最大的感触是,最好的措施和政策就是顺势而动,“从全国来说,我们顺应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局大势;从基层来说,我们顺应了昭通老百姓愿意走出大山、搬出大山的民心大势。”

  “昭通作风”激发“昭通速度”

  昭通走出了“要不要搬”的迷惑,下定了“敢不敢搬”的决心,迎来了最考验各级干部“会不会搬”的能力。永善县委书记戈昌武告诉记者,这是最能检验干部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的关键所在。

  他介绍说,位于永善县城西北部,规划占地650亩的红光安置区,将安置易地扶贫搬迁对象3596户共14847人,“2018年下半年才定下来的事,今年就要搬完。事实上,给大家做工作的时间,包括前期统一思想、入户动员、对象锁定、规划设计、招投标、启动建设等工作在内,时间只有一年左右,从建设规律上来说很难做到。”

  令戈昌武感慨万千的是,实际展开工作,征地拆迁只用了50天,去年12月份实质开工,今年7月底封顶,10月份基本具备搬迁条件,年底前搬迁群众将全部入住,前后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上访或者工程安全事故。

  “又好又快”后面其实是一整套系统明确、细致而微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机制在强有力支撑。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持续发展、群众较满意”的总目标,昭通坚持卡户与随迁户同步、住房建设与各类综合配套同步、人员安置与产业就业支撑同步、硬件建设与建立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同步的“四同步”原则,以高质量的政策清、就业清、产业清、配套清、家底清“五清”行动和动态管控扎实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有了这套较为成熟有效的机制,搬迁群众入住之时就能基本顺利实现城市市民身份和市民生活的无缝对接。

  更重要的“法宝”则是“133”工作思路。指着一张树形图,杨亚林解释说,把脱贫攻坚比喻为一棵大树,群众工作就是树干、就是“1”,只有坚持走实群众路线,激发出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老百姓对脱贫攻坚全过程的满意和认可,易地扶贫搬迁才能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在他看来,无论是第二个“3”的精准、统筹、务实,还是第三个“3”的思想认同、工作认同、情感认同,都是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定要坚持群众路线这个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制胜法宝,真正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党的建设统领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双统领”,强化铁的纪律和硬的作风“双保障”,做到党的建设和脱贫攻坚“双推进”,最终实现脱贫攻坚战的全胜。

  在采访现场,记者也感受到了这种“昭通作风”带来的“昭通速度”“昭通效率”:在全国第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昭阳区靖安安置区,到今年底,将成为6个县区、39个贫困乡镇、229个贫困村、9256户4.06万贫困群众的崭新家园;在全国第二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鲁甸卯家湾安置区,5个县3.63万搬迁群众也即将搬进这座“山水宜居新城”。

  站在绥江县兆佳坝安置区敞亮的社区广场上,69岁的杨顺高老人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儿子、孙子都做不到的事,共产党帮我做到了,我做梦都没想到,能够搬到这么好的地方,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半城苹果满城香”

  随着一个个安置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批批世居大山深处的贫困群众渴盼已久的“进城梦想”变成了美好现实。

  从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村搬入卯家湾安置区从事耳机配件组装的王开松告诉记者,“以前在老家只会种包谷,辛辛苦苦一年只够温饱,现在工厂就在家门口,每个月除了2000多元的工资,还有1000元的稳岗补贴,这样的好日子让我们赶上了。”

  目前,昭通市23个集中安置区已竣工12个,其余11个将在今年11月底前达到搬迁入住条件;各安置区已累计搬迁入住17.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71万人,其余18.44万人已完成摇号分房,将在今年12月底前全部搬入新的家园。

  一项易地扶贫搬迁赢来了满盘皆活。在杨亚林看来,前所未有的大变迁已经全面拉开,“昭通正在实现城乡人口分布格局重构、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重塑‘三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

  比如,大规模搬迁群众入城,城乡人口分布格局重构,不仅大大加快了昭通的城镇化进程,而且农民变为市民、变为产业工人,使得贫困人口“包袱”突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了人力资本的财富积累。

  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对昭通交通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深刻改变,外出打工的昭通人带着技术和资金开始成规模回乡创业就业,加上搬迁群众所产生的大量新增劳动力进入市场,吸引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转产昭通。

  为全球视频巨头海康威视配套的东莞立时电子,紧跟昭通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设厂,已经设立了49个扶贫车间。公司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昭通普通工人平均工资只有东莞的2/3,昭通工业用电每度0.28元,远低于东莞的每度1.1元(用电高峰时甚至高达每度1.8元),“昭通未来的产业聚集潜力不可估量。”

  昭通境内有三座世界级的超级水电站: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拥有可谓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使得昭通在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等高载能产业方面具有世界级的发展优势。比如,在已经落地建设70万吨水电铝项目的基础上,3年后昭通80万吨有机硅产业建成后,将做到三个世界第一:有机硅产业规模世界第一、技术含量和环保水平世界第一、产业集群体系化世界第一。

  现在,昭通的发展方向已经明确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在杨亚林看来,昭通要真正成为区域中心,从产业经济基础到城市规模品位,都要有能够让昭通驾驭时代发展潮流的战略远见和布局。

  显然,在他眼中,无论什么产业潮起潮落,下一个历史机遇和发展大势毫无疑问是绿色生态发展,“昭通的城市定位就是独具特色魅力的百万亩苹果与百万城市人口高度融合的‘苹果之城’。”

  昭通苹果,生长于云贵高原北部的昭鲁坝子,有着近80年的种植历史。因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环境和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的提质升级,实现了“此苹果非彼苹果”的根本性转变,造就了昭通苹果天然富硒、早甜香脆的独特品味,已然成为了“全国苹果产业塔尖上的10%”。

  因此,昭通苹果不仅是具有显著优势和巨大潜力的扶贫产业,更是富有平安圆满甜蜜幸福美好寓意、塑造和展示昭通城市品牌形象的亮丽名片。采访最后,杨亚林满怀憧憬:“未来‘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半城苹果满城香’的‘苹果之城’,将会是何等美丽而幸福的昭通。”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