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3 10:07:05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记者 李松
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宾街道勇飞村,早在3年前就摘掉“贫困帽”的徐定英一家,在2018年底却突遭横祸:徐定英的孙女摔倒致颅内出血,两次住院前后花了20万元。
“摘帽不摘政策”——正当徐家人被重病压得喘不过气来之时,健康扶贫措施及时到位,伸出了“援手”。经过多重医疗保障报销支持,徐家人医疗自付费用不到两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经过持续发力,地处武陵山区的石柱县,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19年初,全县已有1.64万贫困户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2.7%降至0.87%。
“防返贫和促脱贫一样重要。”石柱县委书记蹇泽西说。在石柱,各级干部紧盯着两个数字:全县1169户尚未脱贫的贫困户和368户虽已脱贫,但遭遇变故易返贫的脱贫边缘户。无论是未脱贫户,还是脱贫边缘户,都是贫困的坚中之坚,更是当前帮扶的重中之重。
类似徐定英这样的脱贫边缘户,能从因病致贫的重压下“翻身”,正是石柱县精准发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成果。“县里建立了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线,严格将贫困人口住院合规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累计向43万多人次贫困人口提供医疗救助。”石柱县卫健委副主任谭祥权介绍。
除了医疗,住房安全、教育等基本保障也要到位。驻村干部每月还要到徐定英家做两次“家访”,重点查访每学期的教育资助是否落实、C级危房的补助款到账了没有……一项项问得细,查得实。“及时落实扶贫保障措施,就是为了防止这家人重新滑入贫困陷阱。”石柱县扶贫办副主任黄德平说。
落实“三保障”,关键靠筑牢民生“网底”;要解决“两不愁”,重点是要有持续增收渠道。“解决不愁吃、不愁穿的问题,不能搞发钱发物‘一发了之’,低保兜底‘一兜了之’这一套,而是立足石柱辣椒、中药材、莼菜等优势产业促增收,产业扶贫对贫困户‘扶上马’,更‘送一程’。”蹇泽西说。
10月初的武陵山区,淅淅沥沥的小雨落个不停,火红的辣椒娇艳欲滴。在地里,75岁的石柱县上进村村民马世辉摘辣椒手脚利落,不输年轻人。
石柱是重庆辣椒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10多万亩,光是搭上辣椒产业快车的贫困户就有2000多户。
“我们种辣椒,一不愁技术,有专业合作社统防统治,技术员下地指导;二不愁市场,有龙头加工企业订单敞开收购。”马世辉说。辣椒这项“火红”的产业让老马的生活日渐红火,2016年他顺利脱贫。
不光是“摘帽不摘政策”,第二年老马还多享受了一项产业扶贫新政策:县里推出财政涉农补助“配股到户”,让贫困户或脱贫户参股到合作社中,依托产业持续增收。
马世辉已经连续拿了两年扶贫股金分红,每年又能增加将近1000块钱收入,加上其他收入,全家脱贫后的生活能稳定下来了。
“全县扶贫股权化资金已投入近1亿元,近5000贫困户直接受益。”黄德平告诉记者,在发展扶贫产业时,也不搞包办代替,而是尊重群众意愿,鼓励贫困户擅长什么就搞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最近,趁着山羊市场行情好,南宾街道勇飞村贫困户陈光银抓住机会,卖了7只,挣了7000多块钱。
“村里山高坡陡,土地细碎,种粮种菜难挣钱,但却有大片的山林草地,适合养羊。”在去年,正当陈光银为养羊没有启动资金发愁时,小额信贷扶贫政策及时为他提供了帮助。
“从提出申请到放款,不到一周时间。”陈光银用这无须抵押,不要利息的5万元小额贷款资金,买进了羊崽,还修起了羊圈,踏踏实实当起了羊倌,脱贫也有了底气。
“全县已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34亿元,专门用于支持贫困户创业、就业。”黄德平说,产业扶贫的新思路还有不少: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发展规模种养殖;对缺技术、缺劳力的农户实行“代种代管”“联养合作”;挖掘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民宿……各项措施持续发力,就是要让扶贫产业强起来,贫困农户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