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7 06:21:24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记者伍晓阳、杨静、庞明广
云南芒市西山乡全乡1.2万余人,景颇族人口占92.8%,人均有耕地5亩、林地17亩,资源禀赋可谓良好。但由于社会发育迟缓、长期偏僻闭塞,西山乡发展滞后,2014年贫困发生率还有23%。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精准扶贫中,当地党委政府推进“志智双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引领提升乡风文明,精准施策解决素质型贫困问题。目前,西山乡贫困发生率已降至5.8%。
激发内生动力,培育特色产业
西山乡毛讲村的景颇族老人目勒跑,曾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他和老伴长期患病,两个儿子也不争气,一家人靠种地为生,生活困窘。
2014年,扶贫队员来到他家,讲解扶贫政策、了解发展意向。他的两个儿子是壮劳力,但缺乏技能。扶贫队员把他儿子带去参加技能培训,并对接到浙江打工。老两口则在家搞养殖,如今养了7头肉牛、16头生猪。
2017年,目勒跑一家脱了贫,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党的扶贫政策好,我们也要自立自强。”曾经郁郁寡欢的老人,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景颇族聚居的西山乡,光热水土条件优越,但过去社会发育迟缓,生产力水平低下。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以前日子苦啊,连盐巴都没得吃。”88岁的景颇族老人董木三说,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教村民开垦水田、用牛耕田,生产生活水平渐有起色。
脱贫攻坚战中,当地党委政府立足资源优势,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目前,西山乡甘蔗种植已发展到3万余亩,百香果、澳洲坚果等新产业快速兴起。2018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40元。
营盘村芒良组的董跑腊是个“大忙人”。他在当地糖厂打工,每个月固定收入有3200多元,家里种了12亩甘蔗,承包了一片沙滩开发乡村旅游,还跟人合伙养竹鼠。“白天糖厂上班,晚上去竹鼠基地帮忙,家里的甘蔗只能雇人砍了。”他说,“思路开阔了,口袋也就鼓了起来。”
重视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课间铃声响起,西山乡营盘民族小学的300余名学生伴随着激昂、欢快的旋律,学生在操场上跳起了景颇族舞蹈——目瑙纵歌。
营盘民族小学有9个民族的学生,其中景颇族占85%。为传承景颇族传统文化,学校采用双语双文教学,民族舞蹈成为学校的课间操。
“我们这里没有辍学的,家长们都积极送孩子上学。”校长杨安甲说。
“教育能让我们的孩子走得更远。”营盘民族小学英语老师石勒干说。他在乡镇从事教育工作31年了,教过的学生超过千人。他希望学生们能走出去,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把本民族的文化带出去。
近年来,芒市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大本地培养力度的同时,还将部分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送到东部职校培养,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
对景颇族群众而言,红白事、入新房都是家里的大事。以前办酒,8个或10个菜品,米酒、啤酒、饮料、香烟是宴席“标配”。“谁家要是少了,就会被大家看不起。”西山乡营盘村帕软组的小组长雷勒弄说。
精准扶贫以来,这样的“标配”不见了。今年5月,目毕栽的小女儿出嫁,桌上就只有6个菜,香烟、酒类都不上桌。“这次办酒只花了1万多块,跟前几年行情比,节省了至少一半。”目毕栽说。
过去,景颇族群众虽然贫困,但在“煮酒”“婚丧”等方面花费不少。新中国成立前,景颇族群众每年用于“献鬼”等支出最高超过总收入的50%。
近年来,西山乡景颇学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对进新房、红白事宴请人数、菜品数量等做出详细规定,引导群众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让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芒市扶贫办主任杨善斌说,通过提倡农村节俭办红白事,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把精力和资金等用于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上,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