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扶贫

小笤帚苗扫出致富路

2019-03-13 11:19:25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9年第5期    作者:邱静、刘月姣

  赤峰是内蒙古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赤峰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个重点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去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关注赤峰市巴林左旗发展的笤帚苗产业扶贫情况。一年过去了,当地笤帚苗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记者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

  巴林左旗笤帚苗种植和民间加工已有近百年历史,是全国知名的笤帚苗生产基地,享有“中国笤帚苗之乡”的美誉。2018年“两会”期间,当地的笤帚苗产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一年多来,巴林左旗深入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组建了旗委书记和旗长任组长的笤帚苗产业发展专项推进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笤帚苗产业发展的意见》,下发了《2018年笤帚苗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和标准》,以品牌为引领,从品种改良、原料贮存、技术培训、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五方面重点发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抓品种改良,夯实产业基础

  笤帚苗产业要发展,生产适合市场需求产品的优质原材料品种是关键,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巴林左旗引进优良新品种和改良品种,通过与国家高粱研究中心河北高粱分所、黑龙江省农科院、赤峰农科院等国内大中科学院所合作,针对本地气候和加工需求,引进了具有抗倒伏、抗蚜虫、苗丝软、纤维长等不同特性的8个新品种,并且做了种植试验,取得了初步数据。

  发展良种繁育700亩,保证明年20多万亩的优质种子需求。2018年全旗种植笤帚苗35万亩、6350万斤,种植户1763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154户。品种引进和改良后与种植其他杂粮豆相比,亩均增收60-100元。

  

  抓原料贮存,提升议价能力

  依据产业基础、气候条件,结合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需求,以十三敖包镇、哈拉哈达镇和林东镇三个笤帚苗产业核心区为重点,推进碧流台镇、花加拉嘎乡、查干哈达苏木、隆昌镇等七个深度贫困村的产业发展。

  2018年全旗新改建笤帚苗加工厂40家,笤帚苗加工厂总量达77家,加工厂仓储面积由22397平米增加到57787平米,原苗收储能力由1007万公斤提升到2600万公斤,推动笤帚苗价格上涨了0.5-1元,直接带动务工人数增加到2183人,其中贫困人数由362人增加到1495人,人均增收4800元,全产业链参与人数达到8万人。

  抓技术培训,助力精准脱贫

  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发动贫困人口、农村留守妇女、青年、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城镇下岗职工人,积极参与笤帚苗种植技术、加工技术培训,通过现场培训、课堂授课等方式,全面提高农户种植加工技术水平,目前已累计培训5千余人次。引导各苏木乡镇把笤帚苗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予以推进,扶贫资金优先扶植笤帚苗产业,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参与原苗种植和产品加工。

  抓产品研发,提升品牌价值

  巴林左旗已完成自治区级笤帚苗制品地方标准备案工作,建设完成两个普通笤帚和精品笤帚标准化加工车间,争取今年进入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以生产加工标准化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同时,深入挖掘企业潜能,鼓励自主研发,突破传统产品,从市场供给需求出发,融合文化传承,进行了文化创意产品、旅游纪念品、家居用品等新产品开发,与大专院校建立了合作,进行图样设计改进和工艺美术指导,从提高产品附加值上增强带贫成效。

  目前,已有5大系列100余个品种,注册了“敖包”“东傲”“吉祥福”等笤帚苗制品系列品牌商标,“巴林左旗笤帚苗”“巴林左旗笤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抓产品营销,拓宽市场空间

  以展会为平台推进产品销售。组织企业参加第4届北京国际新型城镇化产业博览会,义乌小商品博览会、海南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展销活动,与国际国内客商洽谈对接,扩大了市场份额,与台湾等地区的客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推进“互联网+”行动,拓展线上市场。十三敖包镇房身村打造了笤帚制品销售“电商村”,培育运营户120余户,网上销售额已突破1400万,房身村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目前,年加工销售笤帚制品七大类100多个品种3000万件以上,产品畅销北京、天津、上海等19个省市,出口到日本、韩国,产值超过2.5亿元。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郭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