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9 16:17:20 来源: 作者:杨悦
足音铿锵 奔向小康之路
一年来,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显著。
2018年,吉林省预计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6万人,贫困村退出603个,国贫县摘帽3个,省贫县摘帽3个。同时,全省共解决5.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内脱贫攻坚任务;解决5.9万户新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危房改造问题;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住院费用个人负担比例由2015年的43.7%降至10%;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726公里,通硬化路自然屯达到84.5%。
亮眼的数字,源于吉林省勠力攻坚的一个个实招,换来的是贫困群众的一张张笑脸。
“我和老伴儿如果还住在老房子里,冬天可就遭罪喽!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真好,要不我们老两口儿这辈子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感谢党和政府!”数九寒冬,寒意袭人,延边州汪清县罗子沟镇创业村危房改造户翟庆德心里却是暖阳一片。老翟口中的老房子,是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土坯房,逢雨必漏,多处有明显裂痕,早已失去维修价值,且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危房改造,创业村的村民们圆了新房梦。
在松原市长岭县八十八乡十九号村,黑压压的土坯房,曾经是全村人的一块心病。如今,家家都住上清一色宽敞明亮的大瓦房。这个变化,来自于脱贫攻坚的一个“大买卖”。村里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建起10栋暖棚,与长岭县太平川兴源合作社合作,种植葡萄以及反季节蔬菜。一年下来,乡亲们打工人均增收3000元,村集体收益15万元。乡亲们腰包鼓了,腰杆粗了,大伙都说,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带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伴随庄严承诺,白山松水间,打赢脱贫攻坚战捷报频传。2018年以来,吉林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省投入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3亿元,同比增长21.6%;投入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3亿元,同比增长22.4%。对年初确定的119项省直部门责任清单,实行月调度、月通报,全年计划如期完成。将脱贫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一个贫困群众身上,全省各地各部门做到了“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深挖穷根 引入致富清泉
特色农产品种植、乡村旅游、庭院经济、电子商务、光伏产业……为了让贫困户有能力走出困境,增强“造血”功能,吉林省积极在产业扶贫上谋创新、求突破,先后总结推广了20余种特色产业扶贫模式,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农村改革和生态建设,做到因人因户因村实施产业脱贫项目。
初冬时节,通化市柳河县圣水镇五大家村2栋大棚里的平菇长势喜人,贫困户战洪清和几位村民正在采收平菇。“在大棚里打工,不累人,一天还能挣100多元钱,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战洪清笑着说。
为了给贫困户寻找增收渠道,2018年9月,脱贫攻坚包保单位投入9万元,修缮了五大家村原有的蔬菜大棚,引进平菇菌棒扩大种植规模。该村第一书记张立明向记者介绍,这2栋大棚,共有4万株菌棒,产出平菇4万公斤左右,按照市价可收入16万元。
庭院养殖也是该村发展产业扶贫的又一收获。眼下,贫困户王学智家的仔猪已经长得膘肥体壮。他告诉记者:“这小猪养得不错,现在每头能长到120多公斤了,我准备年前销售2头,能卖上3000多元钱呢!”
同样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动村民在致富路上奔跑的,还有乾安县赞字乡敢字村。
敢字村,过去穷就穷在啥也不敢干。如今,通过包保干部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唠家常、摸心思、摆项目,敢字村现在是“敢”字当头,肥猪满圈、肉羊成群,成了这里的新气象。一张张精准脱贫的菜单,让这个沙土地居多、气候干旱少雨的贫困村,有了自己挣钱的门道。一个个既绿色又有特色的种养殖产业逐步成型,“一村一品”“绿色新名片”这些新名词,老乡们现在叫得可溜了。
2018年,吉林省坚持把产业就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产业项目叠加,支持各地创建扶贫车间;对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劳务补助、岗位补贴等方式增加收入;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的综合保障体系。在全国较早出台《吉林省扶贫产业保险实施办法》,保障扶贫产业稳定达效,防止因灾返贫现象发生。
尽锐出战 汇聚攻坚合力
“绝不让一个人掉队!”这是吉林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的坚定目标。
为了尽早达成这一目标,一年来,吉林省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多位支撑相互促进的大扶贫格局。
“要想长久致富,水南村必须有特色产业来支撑。”经过多次调查走访,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第一书记姜云东利用村子民族文化保存完整、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水南村建设了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进一步拓展成为红色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带动区域红色文化旅游经济。“2018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70万元,其中扶贫收益30余万元,村民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姜云东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和姜云东一样忙碌并幸福着的,还有白城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心主任、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徐宝山。步入陆家新村这一崭新的社区,5栋水电完善的住宅楼,齐备的配套设施,处处彰显着现代气息。从谋划建设到整村209户完成搬迁,陆家新村的落成仅用了不足2年。徐宝山作为第一书记进入陆家村2年多以来,这个彼时村集体债务达100万元的重度贫困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像姜云东、徐宝山这样的第一书记,在吉林省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位。2018年,吉林省持续开展“千个单位包村、万名干部包户、百万党员参与”帮扶活动,实现每个贫困村一名联系领导、一个帮扶单位、一个驻村工作队、一名第一书记、一批帮扶责任人“五个一”全覆盖。同时,吉林省还积极动员国企、民企、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参与脱贫攻坚,组织脱贫攻坚奖推荐评选活动,以榜样力量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自我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精准发力、深处着力,坚持定力、开足马力,2700万吉林人民正步履铿锵,携手迈向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