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扶贫

扶贫搬迁搬出新生活

2018-12-06 13:50:3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林燕 梁绍恩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广西一些深度贫困地区、石漠化地区和自然灾害频发地区,面临着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窘境。

  为破解这些贫困村屯的发展瓶颈,广西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6年至2018年,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0万人,截至今年11月20日,已搬迁入住68.15万人,搬迁入住率97.37%。

扶贫搬迁搬出新生活

  广西天峨县举行易地扶贫搬迁入住仪式。王明福摄/光明图片

  化解顾虑“搬得出”

  “我们老家是大石山区,环境恶劣,严重缺水,世代贫穷。但当初政府通知说要搬出去,大家还是犹豫了很久。”在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老乡家园·六能移民新城安置区,原那社乡祥兰村村民邓明隆说。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村民而言,“一亩三分地”是他们生活和精神的依靠。放弃土地搬到大山外,许多人心中满是忧虑。

  百色靖西市果乐乡大会村李天贞亦是如此。按照政策,李天贞一家可搬迁入住县城移民安置小区,然而,他却担心远离故土难以立身。此时,靖西市副市长闭鸿飞登门相劝:“小区周边配套了几十家企业,10000多个工作岗位,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人就业。只要肯干,脱贫致富不是梦。”

  易地搬迁,先“易”思想“搬”观念。为此,广西制定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一对一做好搬迁户思想工作,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建成一批搬迁安置小区。各地积极筑巢引凤,吸引投资商到安置小区附近办厂兴业,为搬迁户提供就业机会,让他们搬得安心。

  在桂平市长安移民搬迁安置小区,贫困户黄业钊家的新房面积100平方米,乔迁当天获得了政府赠送的木床、饭桌、椅子等。贵港市委副书记、桂平市委书记钟畅姿说,桂平按照“八个一包”制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后续扶持、就业创业等工作,并给搬迁户统一安装便盆、洗漱盆、水电、电视等,确保他们“拎包入住”。

  完善服务“稳得住”

  在崇左市宁明县城中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陆相恩乔迁新居之后,进入家门口的工厂工作,现已完全适应了“城里的生活”。“之前在家务农,风吹日晒很辛苦,搬到这里进车间工作轻松很多,我一个人的工资就能满足家用。”陆相恩说。

  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才能吸引搬迁户稳定居住下来。广西各地推进工业园区、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对搬迁户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同时有效规划社区、解决移民就学就医等问题,帮助搬迁户开启全新的生活。

  “早上竞走锻炼,下午到健康室活动,晚上跳跳广场舞,新生活过得很充实。”贵港市覃塘区布山移民小区居民李方英说,小区里的红色书屋、健康室、儿童之家已经成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搬迁户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在河池市天峨县“长安家园”生态移民示范新城,幼儿园、中小学、医院、污水处理厂等一应俱全,还配备了讲习所、卫生室、综合服务中心等功能室,加强服务管理和后续产业就业扶持工作,让搬迁户衣食住用行“一条龙”全程无忧。

  谋求发展“能致富”

  2016年,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那勤村贫困户黄龙财搬迁到那社乡那忠安置点后,从信用社申请了5万元贴息贷款建起养猪场。目前,养猪场已经有43头猪,已出售小猪6批,收入2万多元。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南寨村扶贫搬迁安置点,按“公园化+产业化”模式新建侗寨,统一修建各种配套设施,使侗寨变成集民俗体验、特色餐饮及休闲垂钓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景点,生态旅游成为脱贫新路。

  政企携手开办“扶贫车间”是大多数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扶贫政策之一。百色市德保县在易地扶贫安置点周边引进深圳某玩具厂,为搬迁户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刚迁新居的黄碧柳一家,妻子在玩具厂上班,他在县城做保安。“按目前我们的收入算,一年下来比以往种玉米水稻强四五倍。”黄碧柳说。

  “易地扶贫搬迁,目标是让贫困户有发展、能脱贫、可致富。”自治区移民工作管理局局长韦朝永说,广西强化落实“一户一策”“一户一帮”“一户一档”等措施,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扶贫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加速脱贫。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郭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