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13:46:08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晓洁
在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的多鲁吐格曼贝希村,300余亩桃园郁郁葱葱、绿意盎然。秋日中午的暖阳下,来自北京著名“桃乡”平谷区的桃农李广富带领工人为桃树施肥、剪枝。
“秋冬季节保养好桃树,才能为来年的好收成打下基础。”李广富说。
在北京市平谷区政府的支持下,51岁的李广富于2018年来到新疆创业,将北京先进的种桃技术引入和田地区洛浦县,成功产出了味美多汁的“平洛大桃”,甜度高达25度,几乎是平谷大桃的两倍;个头儿也比新疆当地产的桃子大得多。
“和田的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再结合平谷先进的种桃技术,所以能结出个大、味甜、多汁的平洛大桃。”在多鲁乡挂职副书记的平谷区果品专家张承胤告诉记者。(注:多鲁乡和多鲁吐格曼贝希村是距离10公里的不同的地方,村子的上辖单位是洛浦镇,镇和乡平级。两个“多鲁”不一样。)
按照北京市对口支援合作安排,2017年,平谷区与深度贫困地区洛浦县结成对子。平谷区充分调研之后,决定以种桃产业作为脱贫帮扶的突破口,与洛浦县林草局共建了大桃扶贫产业园。
这一合作方式也是北京市探索援疆新模式的缩影。北京探索了“品种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发挥农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性采用“专家+农户+公司+合作社”全托管企业化运行模式,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2018年,李广富在新疆投资成立了平洛森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攻平洛大桃的培育。大桃扶贫产业园实行产销一体化管理,每年为贫困户分红20800元,助力11户百姓脱贫。
此外,受平谷区大华山镇政府委托,李广富为洛浦县460户贫困家庭提供1.4万棵桃苗,全程免费给予生产物资和提供技术服务。至今,李广富已为桃园投资约500万元。
然而,对李广富而言,这一路走来充满坎坷、历尽艰辛。
“多鲁吐格曼贝希村的土地严重盐碱化,而且水位高。村民们听说北京人要在这片地上种桃,个个直撇嘴。”李广富说。
为了让平谷大桃成功“西迁”,李广富亲自带领农户研究、试验,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盐碱地种植法”。通过大水漫灌、深耕、挖排碱渠等方式,土壤pH酸碱度终于由11.5降到了9.5左右,地下水位1.2米出水下降到1.8米,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提升。
由于当地人不了解什么是“科学种桃”,从桃苗种植深度、粪肥配比到新型喷药机的使用,每一项都需要李广富手把手讲解、演示。
物流运输是经营桃园面临的又一难题。
“桃树苗和农用工具,都要从外面运过来,光是一趟,运费就好几万。”李广富说。进疆两年,他8次驾驶皮卡往来京疆两地运送生产资料,来回行程共计逾6万公里。
在李广富的不懈努力下,2019年春天,3万株桃苗在洛浦县生根发芽,成活率达到78%,荒凉贫瘠的盐碱地蜕变成占地300余亩的桃园。今年6月,“早黄蜜”“澳油”等多个品种相继成熟,让当地农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村民麦赫木提年近七旬,2019年,他自告奋勇来桃园工作,在园区工作半年后,老人换掉了破旧的三轮车,买了新的电动车。如今,他的女婿也来到园区工作,两个人每月为家里增收6500元。
洛浦县百姓的朴实与善良,同样深深感动了李广富。
2019年,正值田地灌溉时,大量天山水涌入园区,造成渠道堵塞,刚有起色的桃树眼看就要被水淹没。麦赫木提老人家二话不说,撸起裤腿,直接走进齐腰深的水中清理淤泥杂草。
最近,李广富在园区新建了10个大棚,他将继续试种出最适合洛浦县当地种植的大桃树苗,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说实话,我种桃十几年,自己的生活早已衣食无忧。来新疆,就是为了给社会干点儿事。”李广富说。眼下,他的奋斗目标就是让平洛大桃走出新疆、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