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5 09:02:34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记者 贾启龙
金阳县木府乡岩头村一里外的深山窝里,一栋三层现代化羊舍拔地而起。羊舍及圈养的106只会理黑山羊,是四川省凉山军分区多方筹资200万元为岩头村村民脱贫创办的集体产业。
“现在,我正借村里的羊来致富。”彝族村民勒古牛黑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借羊合同”:勒古牛黑出资5.6万元,租借两年岩头村黑山羊产业。借期内,百只母羊所产羊羔归其个人所有;借期满后,他将还回村集体所有的百只母羊和6只种羊。
凉山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李轶介绍,会理黑山羊肉质好、个头大,产崽率高,适宜四面环山、草地茵茵的岩头村发展绿色养殖业。他算了一笔账:每只会理母山羊,年产羔两次,多者一胎两只。两年下来,每只母羊至少可产羔4只。按当地价格计算,4只羊羔两年后出栏可获利万元。如若管理得当,两年后,勒古牛黑至少可赚50万元。
这个几乎是稳赚不赔的项目,最初却无人想干。初期,岩头村村委将村民“借羊价”定在了7万元。无论村干部如何动员,无人响应。无奈之下,“借羊价”一降再降。后经李轶多次登门,拿出多项红利政策反复劝说,曾在外地打工多年的村民勒古牛黑心动了。
签合同前,李轶还奖励勒古牛黑1万斤饲料。但李轶发现,7岁就替家人放养白山羊的勒古牛黑总是惶恐不安。几乎每天,他总骑着摩托车到村委会找李轶诉说各种烦恼。
李轶感到,勒古牛黑忧虑的背后,折射出了他在应对市场风险时的力不从心。他觉得,要想让深山里的彝族群众富起来,首先要让他们的观念、素质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大气候对接起来。李轶知道,“老羊倌”勒古牛黑最担心的就是羊群染病而血本无归。
前些日子,两只母山羊突然流鼻涕、拉肚子,勒古牛黑想用土法子为羊治病。可担心土法子不适应会理黑山羊,便找到李轶求援。经协调,当晚,县农业农村局的兽医给病羊打了针。仅一个晚上,羊就撒欢跑了起来。
第二天,勒古牛黑再次找到李轶诉苦:两只病羊,光打针就花了几十元,万一医不好,损失可就大了。在他的记忆里,老牧人给羊治病,都是用口口相传的土办法。那时,羊羔的夭折率常超过三分之一……
“想致富,就要适应市场思维和规律。”李轶建议勒古牛黑为106只黑山羊投保,科学养殖以化解山羊生病群死的风险。“给羊投保,在岩头村祖祖辈辈从未有过。现在看来,这是以小投入换来大放心。”勒古牛黑说。
那晚,俩人相谈甚欢。李轶告诉勒古牛黑,他正在凉山州寻找大型黑山羊养殖基地。届时,安排勒古牛黑前去参观见学。
“借羊”是凉山军分区在扶贫实践中的探索。前些年,军分区给贫困户捐赠了一些家禽和家畜,让他们养殖致富。不料,被贫困户或卖或吃。后来,军分区在丙底乡采取了“借羊扶贫”的办法,以两年为期,给每个贫困户借6只母羊用于繁殖致富。到期后,贫困户要向军分区还回6只母羊。
“这次,让勒古牛黑出资‘借羊’,一是有利于培养他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有利于盘活岩头村集体经济和提高村民分红额度。经验成熟后,村委会将逐步提高‘借羊’金额。”李轶说,“扶贫,我们更注重智志双扶。”
凉山军分区帮扶岩头村,在解决群众吃穿住行等问题的同时,也培育了群众搏击商海的能力、素质,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令李轶高兴的是,就在前两天,4名村民先后找他,表示也想“借羊”致富。
在岩头村农民夜校班里,记者看到10余名村民正围着一名从凉山州来的农业专家,认真学习白魔芋种植技术。黑山羊和白魔芋是凉山军分区帮扶岩头村脱贫的两个支柱产业,同“借羊”一样,白魔芋在岩头村的推广,也采取了“借芋还芋”的策略。
“黑山羊和白魔芋两项产业在岩头村落地生根,给彝族群众带来的不仅是财富,更多的是奔向幸福的全新观念。”李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