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4 11:09:00
土地整治强基础
5月底的河南邓州大地,广袤的田野里麦浪滚滚,丰收在望。王营村村民黄金顺和同村几位老乡你一言我一语,为谁家小麦更高产、谁家收麦子更轻松争得面红耳赤。黄金顺说:“我种的兰考198品种,早熟、抗倒伏、种子好,是高产稳产的品种,经过土地整治,沟、路、渠都配套了,旱涝保收,今年风调雨顺,小麦长势很好,穗大粒饱,平均亩产1000斤以上。”
说起稳产高产、年年丰收,一直和老黄争论的金明汉立即接过了话头,“能丰收也多亏了这条水泥路啊,这条路修成3年了,以前是小土路,一下雨就坑坑洼洼,路都走不成,麦子都是一捆一捆背出去的。现在路修好了,收麦轻松多了,不仅如此,土地整治后,水利设施一应俱全,旱能浇、涝能排。小麦亩产比原来提高了二三百斤呢。”
邓州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市、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河南省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县之一,保持粮食稳产增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粮食有效供给,邓州市克服了工业用地与粮食生产争地的矛盾,在全市选择水土资源条件好、开发潜力大、配套能力强、农民参与积极性高的区域,规划了高标准粮田170万亩,并对这些土地编号登记造册,作为永久性粮田,为粮食丰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2008年开始,邓州市先后整合涉农部门的政策性项目资金14亿元,捆绑使用,集中投放,全部用于高标准粮田建设。”邓州市农业局农业科科长鲁丰阳介绍道。
大规模的高标准粮田建设行动,使生产路变成了水泥路,不需要的田坎、沟渠、田间路等复垦。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使原来的中低产田变成高产稳产田,极大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及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耕地质量,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你看,那块地以前老百姓都叫它‘戏子地’,那是旧社会老百姓都不要,留给社会地位低的戏子的。一下雨就存水,水深能到脚脖子,涝了颗粒无收,一旱就浇不上地,产量特别低,现在经过土地整治,特别是2012年春天修好了沟渠,每500米就有一条,下雨时雨水能往沟里流,旱了还能浇地,现在就连这‘戏子地’亩产竟也达到了800斤。现在生产条件真是好呀,电架到井上,路修到田头,井修到地里,地再种不好,就只能怪自己没本事了!”金明汉指着不远处的一块麦地深有感触地说。
如今,通过灌溉、道路、防护林等工程的建设以及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邓州形成了“田地平整、林网覆盖、旱能浇、涝能排”的良好农田生态系统,对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增强粮食生产潜能发挥了巨大作用。
科技发力促增产
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出路在科技。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邓州市粮食增产拓展了巨大的空间。
“过去种地全凭老经验,总觉得上肥多产粮多,如今是测土配方施肥,土壤缺啥给补啥,收成更有保证。”黄金顺说,现在自家小麦在良种选用、播种技术、病虫害监测等方面,全都是按照科学种田,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我们这些年一直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相结合,积极推广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技术。近年来全市测土化验土样2万多个,根据不同作物、土壤条件制定了配方,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体系,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2万多亩,土壤深耕深翻项目10万亩,推广了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等先进机械1000多台,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50余项,良种覆盖率基本实现100%。改善土壤结构、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2012、2013、2014三年现代农业示范区小麦平均亩产比全市平均增幅分别为28.3%、28.5%和24.5%,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鲁丰阳说。
“现在不但地好了,还有专门的农技员下田指导,啥时候该打药了,怎么预防病虫害,有了专家的指导,种田越来越容易了。”黄金顺难掩喜悦。“百人包百村包千个示范户”活动是邓州农技推广的亮点,邓州市安排100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户、田间地头,现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为广大农民传技术送物资,指导农民科学生产,惠及广大农民。电视台“农业科技进万家”栏目,更是深受邓州农民的喜爱。“现在多种现代传媒手段都被运用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我们在小麦、玉米生产关键时期都会发布手机短信,年平均开展专家讲座30期,发送手机短信30条,发放技术资料30万份,辐射30多万农户。“鲁丰阳介绍。
跨区收割保归仓
越来越多的实用农机的引进,极大地缩短了农民在收割期间的作业时间。金黄色的麦田里,一台收割机阵阵轰鸣,帅气的石家庄小伙儿付兴坐在高高车头上,双手操纵方向盘收割小麦,十来分钟,一亩麦地就收割完成了。而这可不是他今年麦收的第一站,从湖北过来,走一路,收一路,现在他已经在邓州附近收割了近600亩麦子,下一步还计划赶往许昌。离家“赶麦子”一个多月的他,估计6月下旬才能回到家里。一亩地50块钱的收割费,扣除成本费用,至少纯挣十几块,一个收获季下来挣个两三万不成问题。站在田头观看收割的油李村村民李兵春,是附近几个村子里有名的农机联系人。他告诉记者,这边儿很多收割机是从湖北襄樊过来的,村里谁家需要找收割机就找他,一亩地自己从中抽5块钱。从事这一行已有3、4年了,李兵春觉得既能方便群众,也能从中获得一点收益,挺好。
捧着自家刚刚收割的麦子,移民新村吴田村农民白书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2011年从淅川县移民到这里,淅川那边是丘陵地,以前都是用镰刀收割小麦,每人每天最多割一亩地,费时又费工,还累得腰酸背痛,邓州这是平原地,种收方便。现在自己的麦地有8亩收割完了,产量有8400多斤,1台机器2个钟头就收割好了。有了它们,夏收就不发愁了。不仅如此,现在的收割机都配装麦秸粉碎机,一边儿收割一边儿还能秸秆还田,增加磷等土壤微量元素,接下来还可以再种花生、玉米,这样既减少了污染,又实现了循环利用。”
以粮食高产创建为抓手,切实抓好科技创新、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主攻粮食单产,增加总产,邓州的粮食生产新潜力逐渐得到挖掘,打造出一张稳粮增粮的新王牌。
农机合作社成为“三夏”主力军
——安徽省临泉县夏收一线见闻
记者 汪洋
六月的江淮大地,麦香遍野。
“小麦抢收任务5天左右基本能完成,机收率在99%左右。”驱车行进在麦熟时节的淮北平原,沿路两侧是一望无际的金黄麦浪。作为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皖北农业大县临泉县小麦种植面积达150多万亩。一见面,县农委纪检组长韦超峰便告诉记者,由于已进入梅雨季节,为保障夏粮颗粒归仓,皖北各主产区的小麦收割可谓是与时间赛跑,临泉县也不例外。“按省、市政府的通知要求,县里及时启动了抢收预案,采取人停机不停的办法,全天候运转。农机部门提前对全县1300多部联合收割机械进行调度,重点对收割机、秸秆还田机等作业机械进行安全检修、维护、调试,使每台机械在良好的工况下运行。并联系外地跨区作业收割机5000多台。全县累计投入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达6万多台(套)。”
农机合作社成为临泉县今年夏收“主力军”。一路走来,记者发现在一些主要的交通要道都有为来往收割机服务的站点,在免费发放的材料袋中,有各类电话、各乡镇交通和麦收示意图等服务信息。为防暑降温,有的服务站还放有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消暑药剂。据了解,今年夏收,临泉县41家农机合作社累计完成全县机收、还田、机播总任务75%以上的作业面积。期间,合作社还参与组建全县小麦机收应急小分队,对困难家庭减免作业费,保障了全县小麦收割进度。
“你看前面的小面包车,那都是流动服务车辆,农机损坏、需要配件,只需一个电话就有专人第一时间送到田间地头。”农机手王军指着正在乡道上飞驰的抢收服务车,欣慰地告诉记者。原来,为不误农时,夏收期间临泉县组织了一批流动服务车,开展24小时抢修服务,确保随叫随到随修。
“由于受到天气、病害等影响,今年的收成比去年稍差一点,估计平均亩产500公斤。”握着沉甸甸的麦穗,临泉县杨桥镇种粮大户陈金脸上堆满了笑容。“刚割下的麦子便以1.30元每市斤的价格出售了,俺流转的800亩地,种的全是良种,今年的效益总体不错。”
“过去,俺们都是‘施肥一炮轰,防病瞎估摸’,不仅增加了种地成本,实际效果也很差。现在,在县农技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大伙都掌握了测土配方,氮肥后移,普施小麦拔节肥等增产秘诀。”农民张元超深有感触地说,往年为了让耕地高产,总觉得多上点化肥好,经常是施肥太多,把庄稼都烧毁了。“去年种麦前,县农委派专家来俺们村现场指导,测土配方让俺明白了科学施肥的重要性。这不,肥料用少了,产量还上来了。”攀谈间,种粮“老把式”刘大爷不无感慨地说,科学种粮就是不一样啊!
“今年全县的小麦生产有望再创佳绩,据农业部门预测全县平均单产为564.2公斤,部分百亩高产片能达600公斤以上。”县农委负责同志表示,县里十分重视小麦生产过程中的服务与指导,在关键生产环节,县委、县政府都相继召开有针对性的会议,安排部署小麦抢时播种、麦田管理、重大病虫害防治等多项重要工作。从去年小麦备播开始,临泉累计举办小麦生产技术专题电视讲座14期、技术培训班38期,受训人数达46万多人次;印发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20多万份。全县近230名农业科技人员常年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小麦田间管理。
为让广大农民丰产又丰收,该县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夏粮收购工作。一是利用广播、宣传车、网站、展板等媒介,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小麦最低收购政策,把最低收购价政策要求和粮食质量标准明明白白告诉群众,使国家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二是腾仓并库,备足仓容。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通过加快库存粮食销售、政策性粮食出库、腾仓并库等办法,准备了14万吨的有效仓容。并投入资金1179万元,对27个老旧仓库进行了重点修缮。三是全面检修,配齐器材。组织技术人员对各种粮食机械、供电线路、地磅、测水仪进行维修、校准、调试,对所有空仓进行清扫、消毒、通风、铺好垫底物。投资200多万元,购置大型收购器械80多台套,确保如期开磅收购。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15年第12期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