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调查

福鼎市委书记刘振辉:持续探索“五位一体”的脱贫致富路

2015-10-23 14:04:44   

 

  刘振辉(右一)在管阳镇调研脱贫致富工作。

  人民网福州10月23日电(谢曦)摆脱贫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福建宁德福鼎市走出了“全国扶贫第一村”脱贫致富的成功样本。日前,福鼎市委书记刘振辉接受人民网专访,与记者畅谈扶贫开发工作的典型经验及新时期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新思路。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福鼎赤溪下山溪畲族自然村群众渴望治穷致富的文章,由此拉开全国扶贫攻坚工作的序幕,赤溪村因此成为“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也率先开启扶贫开发的历史征程。

  刘振辉说,经历三十年扶贫开发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倡导的“滴水穿石、弱鸟先飞”进取意识在福鼎市得到了生动体现。如今,福鼎市走出了一条“思想扶贫、产业扶贫、政策扶贫、社会扶贫、党建扶贫”“五位一体”的脱贫致富路,扶持扶贫开发重点乡镇、重点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取得了扶贫攻坚的良好成效。

  据悉,历经十年“输血”帮扶、十年“换血”搬迁、十年“造血”开发的艰辛探索,1984—2014年,福鼎生产总值从1.9亿元增长到28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00元增加到11511元,贫困人口从39.76万下降到2.2万,并于2011-2014年连续4年荣获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称号。

  扶贫先扶志,产业扶贫是核心

  刘振辉说,思想扶贫是前提。“人穷不能志短,扶贫先扶志”,长期以来,福鼎市坚持政府不“大包大揽”,既送有形物质更注重精神帮扶,结合“三下乡”、“四下基层”,组织工作队送政策送信息送培训,着力破除群众“穷自在”、“等靠要”等思想禁锢,培育其自主脱贫志气。

  围绕破解“农民有脱贫致富的决心,却伴有缺乏文化知识、科学致富的苦衷”,福鼎市既注重长远,坚持办好农村基础教育,培养脱贫致富新生代,避免隔代贫穷,又着眼当前,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力求每个贫困家庭至少1名劳动力接受培训、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技能,实现能力培养到户,并注重搭建各类创业就业平台,在企业用工对接、劳务输出、农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服务。2014年,福鼎市被列为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

  思想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核心问题——产业。过去,宁德“小农经济一统天下”,福鼎则结合实际,立足区位优势和农业工业现实基础,依托对接浙南、长三角区位优势以及生态旅游、海岛岸线等战略资源,找准三次产业融合突破口,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总量质量。

  刘振辉对记者说,市里层面,坚持“工业立市”、“旅游兴市”、“海洋强市”,强化项目承接带动、招商选资,推进汽摩配件、PU革、食品加工等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现代农业、渔业的附加增值、销售渠道和产业链条延伸,以及旅游、商贸、运输、餐饮、住宿等三产繁荣,2014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3.4:61.3:25.3,其中工业增加值占比GDP55.9%。

  同时,坚持产业精准扶贫到村,指导各村依托山海资源优势,选准“资源租赁型、物业经营型、股份合作型、创办实体型”等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2014年34个村摘掉了“空壳村”帽子。

  有了产业,还需从政策上支持,这也是扶贫重点。福鼎市坚持将“输血”帮困、造福工程搬迁、整村推进等扶贫开发政策与财政金融政策相结合,持续加大重点区域项目、资金投入,推动“老、少、边、岛”加快发展。

  同时,以1994年赤溪下山溪22户畲族同胞率先在全省实施第一批“造福工程”整村搬迁为先河,以分散居住在条件落后、环境恶劣的偏远山区群众为重点,结合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持续加大造福工程搬迁力度,逐步完善新安置点水、电、路、学校、卫生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后续发展等各项保障措施,让贫穷农民走出深山,告别“穷山恶水”,并催生了柏洋、赤溪、潋城、三佛塔等一批美丽乡村。

  此外,还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发展农业普惠金融,2014年全市涉农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年末余额69.45亿元、农户贷款年末余额46.1亿元,发放生源地助学、高校毕业生创业、妇女创业及其他弱势群体贷款2586笔共计8114.7万元。

  刘振辉告诉记者,社会扶贫是保障。“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动员和组织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如积极推进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工作,建立城乡贫困户因灾致贫救助、贫困户子女就学帮扶、贫困户大病救助等差别化保障制度,并发挥农业、住房、财产、人身、伤残等公益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作用,防止因病、因灾返贫。

  刘振辉强调说,党建是扶贫的关键。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建立“市统筹抓总、部门和乡镇落实、工作到村、联动帮扶到户”工作机制,制定“六到村、六到户”路线图,落实“市领导联乡(镇)包村、乡(镇)领导联村包户”制度,拔穷根、换穷业、挪穷窝,努力不让一村一户落下、不拖实现小康后腿。尤其是重视加强农村发展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广实施农村“168”党建工作机制,打造了30个能看、能学、能赶的党建扶贫示范点、产业发展示范村。

  抓牢“四大法宝”,推进科学扶贫精准扶贫

  谈及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当前及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时,刘振辉将思想、产业、政策、社会视为扶贫攻坚的“四大法宝”。他表示,将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思想为主线,按照“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四个一批”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科学谋划,转型升级。结合谋划全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十三五”扶贫专项规划,力求争取上级更多的政策、项目、产业和资金支持,特别是立足福鼎“闽浙沿海中心区位”的定位,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工业4.0”,加快实现合成革、化油器等传统产业技改提升和旅游、商贸、海洋等新兴产业产能释放,打造三次产业“升级版”,做大县域经济总量,为帮扶扶贫开发重点乡镇、重点村、民族村、老区村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健全完善乡镇(街道)精准扶贫责任目标管理和考核机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考核体系,把“领导包村”“干部包户”工作开展情况、帮助贫困村改变面貌、贫困户脱贫致富和贫困发生率降低作为单位和个人年度工作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引导更多党员干部在扶贫开发主战场上干事创业。

  三是多元帮扶,凝聚合力。制定扶贫“路线图”和《扶贫手册》,落实更加细致、更加灵活、更加优惠的精准帮扶政策,特别注重创新农村“特惠”金融服务,培育扶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示范社”和与扶贫重点村结对共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各行业、各社会团体参与扶贫的积极性,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多元格局,凝聚扶贫工作合力。

  四是培育典型,示范带动。挖掘各类扶贫开发工作典型,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注重抓好赤溪旅游扶贫、柏洋工业富村、潋城乡村旅游、三佛塔现代农业等扶贫开发典型示范培育,引导基层和企业找准着力点、发力点,指导各村选准产业发展路子,形成扶贫开发竞相追赶的良好氛围。

  久久为功,驰而不息,面对今日取得的成就,刘振辉没有丝毫懈怠,在他看来,脱贫只是起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消除贫困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任务依然还很艰巨。

人民网-福建频道
责任编辑:huo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