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4 09:32:00 作者:孙立平
今天的题目是当前改革若干深层问题,但是说句老实话也不是深层问题,实际上就是想谈谈几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从某种意义来说,现在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觉得最让人困惑的一个时期。下面要谈看法,其实也是我的困惑,想提出来供各位思考和探讨。
过去三十年改革的历史分段
第一个大的问题,我们究竟怎么来看这场改革。其实从前年夏天开始,在十八大召开之前的半年,当时我就开始讲一个观点,我说现在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现在是新的三十年的开端。
看今天这场改革,可能我们得有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眼光,得放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脉络中去看。过去这三十多年,我们将它称为改革开放的时期,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对一些事情想得有一点简单化。大家想所谓改革就是不断从起点走向终点的过程。当时我们可能只能想到两个结果,一种就是成功,一种就是失败,好像当时也想不出第三种。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它走到半道时不走了,它没有走到终点,但是也没有回到起点,停在中间不动了。
假设这么来说,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我觉得其实可以分为两块,中间的转折点大约就是在中国加入W T O、体改委取消并入发改委,甚至比这个更前。前面这十几年的时间,这可以说是真正改革开放的时期,中国最重要的一些改革基本上可以说是前十几年进行的,包括后来改革的一些最基本的思路,也都是在前十几年形成的。到了这个转折点之后,实质性的改革措施其实已经越来越少了。不但是实质性的改革措施越来越少,而且就像刚才所说的,将这样一种中间的状况定型为相对稳定的体制,权力和市场结合在一起。在这样一个体制的背景下,它还形成了一种相当稳定的利益格局,甚至形成了强有力的既得利益集团。
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其实是可以分为这样的两段,这对于看清现在我们是在什么样的位置,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召开的,全会的改革决定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会看得更清楚。现在我们可以说就是在中间这个地方,处于两个三十年之交的时候。在这样的一个重要的时候,十八届三中全会做了一个决定,要打破过去这十几年所形成的僵局,将社会的变革继续向前推进。虽然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打破僵局,未来三十年的路将会怎么走,是什么样的,但我至少知道一点,如果这个僵局不被打破的话会是什么样子— 在那儿根本就动弹不了。
反腐败是这次改革的启动点
我们这次改革和上一轮改革真的不一样,上一轮改革是面对着改革之前三十年形成的一套旧体制。将我们过去体制简单概括为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不对的,这个旧体制的特征就是权力无所不在、权力控制一切,所以我把它称为总体性权力,那一轮改革只是首先从计划经济这个地方打开缺口。但这一轮改革不一样,面对两个东西,一个还是刚才所说的前三十年形成的旧体制,那个旧体制在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当中并没有真正得到破除,或者说它最核心的东西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破除,虽然从计划经济这一块上撕开了一个口子,但它最核心的全能性、总体性的权力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触动。但如果它就是面对这个,和上一轮的改革没有什么差别,这一轮改革还面对一个东西,这就是形成的新的弊端。
这个新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破除过去三十年旧体制过程中形成的,但和旧体制又不完全一样,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它的特征我把它称为权贵。这一轮改革面对这两个东西,概括来说它面对一个旧体制、一个新弊端。旧体制即总体性权力到现在在社会中仍然顽强地存在,甚至又在这个过程中添加了市场经济,这个权力甚至比原来还强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格局,甚至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
在过去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权贵既得利益集团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在支配着这个社会。这个既得利益集团从过去十几二十年的情况当中来看,不想往前走,也不想往后退,就想停在这个地方不动,因为这样对它最有好处。现在最现实的,我们要面对的就是权贵集团,不破掉这个没有办法往前走。
这场改革是以什么开始的?大家知道是以反腐败开始的。其实可以说这个反腐败,按照官方的预期远远没有达到。尽管如此,我个人认为将反腐败作为这次改革的启动点是对的,因为它面对的就是既得利益集团、权贵集团这堵墙。现在不破掉这堵墙,别的无从谈起。
我觉得反腐败有多重含义,从不同的含义来说,做一些恰如其分的判断很重要。反腐败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看,首先就解决腐败问题本身来说,应当承认运动式反腐的作用是有限的,靠这个想解决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但是又必须要靠反腐败来破局,震慑的作用是明显的,可以为建立有关的制度创造条件,比如说官员财产申报。第二,从为改革破局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反腐败现在已经搅动了过去僵局的一潭死水。原来权贵之间的利益均衡,现在已经被打破,僵局开始出现松动,原来做不了的事情现在有了做的可能性。第三,这场反腐败除了启动改革、解决腐败问题,还有就是破除权贵的垄断。现在这场反腐败也具有为破除权贵垄断破局的含义。第四,执政者肯定有一个期望,期望反腐能够起到凝聚民心、强化政权基础的作用,所以一直说不反腐败就会亡党亡国。
从种种因素来看,我觉得这个反腐败,在继续保持势头的情况下得经历一个转变了,这样才能使反腐败真正起到为改革破局的作用,这个腐败本身也可以向前推进。这个转变就是由现在的反腐败转向权贵弊政的系统清理。清理权贵弊政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为权力设一个底线,一定要让官员知道什么东西不能做,一定要让官员对底线有所畏惧,不能非法地侵犯民众最基本的权利、不能掠夺民众的财产,一定要有底线,保证这个底线的就是法治。四中全会马上要召开,四中全会的主题就是法治建设。如果这样的话,说不定社会就以平稳的方式走出一条好的路子,这个社会就有往前走的通道了。但我现在只能这样设想,同时我们社会的力量也在发育,人们应当努力朝这个方向推,不是说仅仅是愿望,而是每一个人其实都有这样的责任。
改革的前景和空间
这次改革和前几次大张旗鼓的讲改革不一样了,首先就可以看到人们对这场改革,整个社会老实说缺乏高度的共识。对改革,可以说现在没有高度的共识,要说有共识,顶多就是一条,大家都对现状不满,应当改变这个现状。但再往下,这个共识很少了,而且人们对改革可以说抱有一种很深的不信任和疑虑,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它们会改吗?医生会给自己做手术吗?我觉得这是现在整个中国社会最大的心结。
我现在要说一个理论问题,如何来看待统治者和改革的关系。最高的执政者和一般的统治阶级是什么样的关系?假设我们将最高的统治者看作是国家机构,下面还有一般的统治阶级或是既得利益集团,这两个究竟是什么关系?什么是国家最高执政者,我们书本上写的是国家最高执政者就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代表的就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这些年的研究发现这个话不完全是对的,国家最高统治者和统治阶级经常处于矛盾当中,这些年理论研究进展提出了一个概念,这就是国家的相对自主性,最高统治者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和独立的目标,和统治阶级的目标是不一样的,而且经常处于矛盾当中,为什么矛盾呢?这两个东西都需要资源,资源只能从一个地方来,就是从老百姓那儿来。
特别是当一个社会遇到危机的时候,这个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假如说一个社会遇到危机,这个国家当时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得自保,这是它的最高目标。但是它怎么保住自己呢,它得化解危机,化解危机就需要资源,但资源从哪儿来呢,历史来看一般这个时候也是天灾人祸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统治阶级拿出一点资源来,但统治阶级谁也不愿意轻易让出资源。从历史上来看,这个时候就看谁更强了,如果最高统治者、这个国家能够压住统治阶级让出一部分的资源,很可能就能够缓解危机。但如果压不住,可能危机就得不到解决。
我们不要笼统地认为医生不会给自己做手术,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看得更灵活一些,也就是说变革的可能性应当说是有的。我认为,尽管社会力量在生长,但客观说,到目前为止影响中国社会进程的最主要力量还是权势者。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的演变。权势者通过什么因素来影响社会进程的呢?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种理念,那个时候的一代领导人,社会中有影响力、权势的这些人,当时有一个朝向现代化的理念,这样一种理念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八十年代社会的变革。但从九十年代开始到现在这二十年,也是权势者在影响这个社会,但这二十年影响这个社会的最主要是权势者的贪婪。
但我觉得这一段也结束了,不是说它不会贪婪,但它会有比贪婪分量更重的东西在影响着未来,这就是他们的恐惧感,就是他们的不安全感。原来权贵抱团的那段时间,虽然他们也会有不安全感,但是主要是来自外部。那时候他们至少内部是抱团的,你关照我、我也不防碍你,大家共同维护既得利益。可是这一年多的时间,客观来说,反腐也好,改革也好,将这些东西打破了。说得更现实一些,现在权势本身有很强的不安全感。
这个不安全感将来怎么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将是影响着中国未来社会变化和社会走向的重要因素。各方作一点妥协,最后商量出一个规则来,用这个规则来保护整个社会,包括他们自己的安全感。假如是这样,我觉得是社会变革的现实契机,今后中国法治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是真正的法治。
民众的话语权决定改革成败
这场改革缺乏高度的共识,其实还不仅仅是如此,这场改革老实说条件不是很好,刚才说缺少整个社会的共识,也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就是既得利益集团。上一轮改革虽然也是跌跌撞撞走过来,而且不同程度有不同的提法,但是人们内心有一个东西是比较明确的,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但这一轮改革如何形成新的机制,保证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走,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八年前有一篇文章当时讲了四点,现在简单提一下。
第一,需要一种对改革进行综合协调的高层次的机构。现在这次解决了问题,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加强公众对改革的参与。第三,适时地转变改革推进的策略。第四,形成改革措施实施过程中的反扭曲机制。
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的挑战还没有真正到来。这几年我们都在讲既得利益集团是这次改革最大的阻力。但在改革的启动上,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力也不能过分地夸大化,我觉得有两个原因。这次上面启动改革的策略是对的,就是先打两个耳光过去,先打得它晕头转向再说。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真正的挑战是在什么时候呢?我想就是在将来,是在改革启动之后,它很可能真的不反这个改革了,它说不定要求改革要求得比我们还积极了,因为它看到机会了,它可以将改革的口号和措施接过去,然后变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机会,甚至像上一轮改革最后那一段时间,将改革变为掠夺社会财富和民众财富的过程。
建立新机制,保证改革顺利进行,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机制最重要就是两点,一个是透明,一个是民众的参与。透明不用多说了,在一个利益的时代没有民众的参与,改革要想不出问题很难。这一轮改革中能不能建立机制,保证民众的参与,保证老百姓在改革中的话语权,很大程度上决定改革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