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调查

星火乡带头人孙立新:只为生产好大米

2015-08-27 23:57:01       作者:大米

记者  毛绪强

“这是我迄今为止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作为一名乡党委书记,在全乡推广有机水稻种植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更为重要的是能让更多国人吃上安全、优质的好大米,为食品安全出一份力。”

43岁的黑龙江省桦川县星火乡党委书记孙立新站在一望无际的稻田旁边,眼神里更多的是一种坚毅,他知道在有机水稻产业发展道路上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他始终坚信一点,一个人有多大能量决定着他能做多少事情。

 

供销社任职

从举步维艰到蒸蒸日上

 

孙立新在任职星火乡党委书记之前还在当地供销系统工作过,并且工作业绩非常出色,事实上他这种不服输的劲儿从他在桦川县供销系统任职时就已养成。

1998年,年仅26岁的孙立新被县供销联社任命为悦来镇供销社主任,当时整个县供销系统经营非常不景气,社领导让他“主政一方”也是看重了他敢于“啃”硬骨头的态度。

上任之初,孙立新对悦来镇供销社整体状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后才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并不轻松。供销社不景气,没钱发工资,整个单位60多位员工只有7人在上班,债务多、亏损大、历史遗留问题多,摆在孙立新面前的困难太多了。

当时,国家还没有放开农药化肥的经营,经营农资的执照归县供销联社管理,孙立新考虑了很久,认为供销社要发展,还是要从农资做起。

“2000年的时候,我到省城学习,省供销联社提出全省合作社要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大力发展网络连锁经营,这在当时是个新的命题,放眼全省没有一个供销社做过,假如能从网络连锁经营破题,也许对供销社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次会议确实给孙立新带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从省城回来的路上他兴奋得几乎一夜没睡。

回到县里,孙立新立刻给县供销联社写报告,把思路向领导汇报,说要在全县设立农资销售网点,请求把县社管理的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执照拿到悦来镇供销社经营,每年向县社交三万块钱作为管理费;接着他又去县工商局备案报批,工商局建议把销售点统一名称,改为供销社第几分店,没多久,孙立新就把前期的工作处理妥当了。

接下来,他开始在朋友面前做思想工作,讲未来供销社发展模式,鼓励他们加入到连锁网络的经营中来。他提出,如果按照镇供销社的计划开展工作,每月给他们两千元工资,如果只是帮着卖农资那就按提成给钱,而货物全是供销社的,卖不了再退回来。在他的鼓励下,许多朋友纷纷加入到连锁网络的布局中来,他们每人当一个销售点的经理,很快就在全县范围内设立了三十几个分店。

分店的下设,效果很快显现,当时农民购买化肥都要跑去县城,孙立新在各个村屯设立分店后,农民足不出户在自家门口就可以买到化肥,节省了许多时间。在他的带领下,第一年的化肥销量就达到1000多吨,桦川县供销社网络连锁经营模式初步形成。

解决了销售模式,孙立新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农资渠道挖掘上。经过多方打听,他了解到佳木斯市经营化肥批发业务最大的人叫马红军,于是派人去和马红军商讨进货事宜,但得到的答复是马红军根本不重视他们这样的小本经营者,要从他那里拿货就得按规定价格。

“确实很困难,我们当时的进货量太少,他们根本不当回事,走不了量的话就不可能压低进货价,要想在短时间内增加现金流大批量购买农资谈何容易。”

对孙立新来说,越是难办的事情越要做好。

 

他先是通过多方努力在农行贷款一百万,拿着一百万现金到马红军那里要求按市场价进一百万的货,然后把化肥运回各个分店比市场价便宜十块钱卖给农民,便宜的售价让所有化肥当天全部售罄,再加上有提前预订的农户,第二天他还是拿着一百万现金去马红军那里进了一百万的货按老办法出售,又当天售罄。来来回回持续了五天,马红军坐不住了,他主动邀请孙立新在佳木斯市最好的酒店吃饭,在马红军眼里,孙立新现在已经变成了他的大客户,这样的客户是需要好生“供着”的。

经过协商,马红军同意送往桦川县的化肥一吨便宜二十块钱,当时佳木斯到桦川县的一吨化肥的运费是十八块钱,这样一来运费就省下了。在同等情况下,供销社的化肥比其他商家便宜10多块钱,销售状况异常火爆,再加上合理的经营策略,供销社化肥销售量突破了4000吨,全年销售额近千万。

孙立新在悦来镇供销社的工作有序进行,在他的管理下,悦来镇供销社由最初的瘫痪状态重新向好的方向发展,员工的工资得到了及时发放,供销社开始正常运转。

为了让供销社更快更好发展,孙立新加快了农资销售网点扩张速度,到2003年,全县9个乡镇中有8个乡镇都设了点。

“我们的化肥价格相比其他经销商有优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化肥,没多久供销社就成为全国知名厂家化肥销售的县级总代理,化肥销售量也达到一万八千吨,销售额高达3000万,纯利润300多万元,去除工人开支和其他费用,供销社一年还能赚个五六十万。”

 

孙立新凭借那股子闯劲,让供销社的发展逐渐走上正轨,并且在佳木斯市供销联社指导下,悦来镇供销社转企改制成立了新峰集团,市场化经营更加突出。

孙立新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他很快便调任到县供销联社任主任,在他任职县供销联社主任的四年间,孙立新凭借自己聪慧头脑,带领大伙抓经营、促发展,把全县供销系统2800万欠款全部还清,新峰集团也在他的指导下得到长足发展。

 

上任星火乡

为民服务谋求水稻产业大发展

 

正当他准备带领着大家为供销社和新峰集团发展继续努力的时候,恰逢全县各乡镇、单位领导班子换届,孙立新被任命到星火乡当党委书记,那里有更重要的工作等待着他。

当时桦川县政府决定在星火乡创建两大平原水稻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盖大棚建立育苗基地,然而当地农民并不愿意把自己的耕地拿出来给政府使用,无奈之下只能利用村里的沼泽地来建设。建设初期正逢寒冬时节,沼泽地里的湿泥全被冰冻,几十座大棚很快就盖完了,看上去一点问题没有,但等到天气变暖冰一化开,建在沼泽地里的大棚内全是一尺半深的积水,根本无法育苗。要想大力发展星火乡水稻产业,还是要启用有能力的人,而这个人,县里认为孙立新最为合适。

孙立新到任后,首先通过招商引资让新峰集团进驻星火乡,借助新峰集团的力量,动用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把沼泽地转化为了耕地,很快使水稻育苗大棚发挥正常生产功能。

紧接着,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新峰集团旗下的新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把星火乡三万亩土地全部流转过来统一种植。既然要通过种植水稻让农民增收致富,就必须要在水稻种植上达到规模化、标准化。

“把全乡的耕地全部流转到一个合作社进行耕种,这在全国也不多见,但是如果想要星火乡水稻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想要老百姓增收,这种模式必须推广。”

在孙立新眼里,小农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黑土地上必须要有新的突破。

 

万事开头难,如何让农民乐意把自己手里的土地拿出来让合作社耕种,是孙立新的首要任务,他开始想办法协调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农民担心的是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假如来年赔了钱合作社撒手走人了钱都要不到,还不如承包给当地散户保险一些;而合作社这边在想怎么能够通过流转土地规模经营获取更多的利益。

孙立新经过多方协调,多地调研,他决定让农民以土地入股、带地入社。他拿出的方案是:第一,合作社每年按10亩地9000块钱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把土地流转过来种植水稻,不管来年合作社生产的稻米盈利与否,这个钱都要给予农民,此外,合作社每年还要把10亩地900块钱的利息给予农民。第二,除了承包费和10亩地的利息,合作社每年还要把盈利的65%返还给农民,确保农民有钱可赚。第三,入社的农户每年还可以从合作社拿到国投资金的分红奖励。

合作社这边的人大多是孙立新在供销社工作时的老部下,他们对孙立新这样的建议并没有多少异议,反而非常支持他的想法。倒是星火乡的农民对此意见很大,每当孙立新走街串巷把想法告诉农民时,他们总是会说你孙立新作为领导嘴上说着容易,可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子,今年把地转给合作社耕种,要是来年合作社种水稻赔了“拍屁股”一走人,钱都没地儿去要。

中国农村杂志社
责任编辑:h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