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调查

山东三元朱村的蔬菜供给侧改革实验

2016-01-14 10:43:59       来源: 新华社    作者:王阳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近成为热词,但似乎很难与一个生产黄瓜的小村庄联系起来。但记者近日来到我国冬暖式蔬菜大棚发祥地山东三元朱村,意外发现这里已经悄悄发起一场蔬菜供给侧的新实验。

  “俺们村十几年如一日地为北京大型连锁超市供应黄瓜,俺们不就是首都的供给侧么。”三元朱村的农技师王学军自信地告诉记者。

  目前三元朱村主要种植黄瓜,兼植苦瓜,种植面积共计850亩,黄瓜预计年产量达1700万斤。

  原来,自去年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火起来,三元朱村的村支书王乐义就请来了专家学者来“翻译”这些新词儿。“落实到我们村,这个改革就是要种出让吃菜的人们放心的安全黄瓜,而这正是我们在做的。”王乐义说。

  从入冬以来的新一波黄瓜大棚种植季开始,三元朱村实行农药残留不达标一票否决制。“我们村使用的是出口日本的绿色蔬菜农残指标,每年最多只有5%不合格。”村主任王保泉说,这一标准远高于国内检测标准。如若发现不合格的蔬菜样本,该户种植的蔬菜将全部销毁,将在两年内禁止生产蔬菜。

  走进村两委院中,负责村里蔬菜代销的王全洲开着农用小卡奔向村委蔬菜质量速测室,车上拉着的新鲜黄瓜即将接受收购时第一道检查。“北京、东北的蔬菜客户直接来村里收购点进行收购,不过前提是经过速测抽检。”王全洲说。

  三元朱村的农残速测设备是今年村委花费200万元刚刚更新的,主要监测的是有机磷和酯类农药残留。刚刚从潍坊市农业局接受农残检测师培训的农民正在这里任职速测员。入冬以来,三元朱村的农残抑制率都小于50%的国家标准。

  而在黄瓜收购以前,生产过程中的轮流排查检测更是当地首创。“从11月黄瓜结果开始,我们会每天抽取10户到20户的蔬菜样本进行农残排查检测,这样,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对全村140户、220个大棚的生产期检测。”王学军介绍。

  最终,经过重重检测的黄瓜将获得属于自己的二维码生产信息,这种质量追溯二维码在蔬菜大棚和包装箱内均可发现,跟随蔬菜进入消费者手中。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更好地保证了蔬菜质量,也可以让三元朱村的蔬菜卖得好价钱。

  蔬菜保安全的背后是农业生产的深刻组织结构变革。在这里,村两委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以小组带领农户的方式,统筹127户农民的850亩土地,显示出规模化生产优势,探索出一种紧密的组织框架。这种借鉴日本和韩国农协的改革帮助一个松散的小村变成一个生产高标准、严要求的供给单位。

  “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的农业生产主体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倡的。”王乐义说。

  “从蔬菜良种、农药、化肥、农家肥、农用机械购买,到农残检测、蔬菜销售,我们严格执行合作社的标准。”蔬菜种植大户王永亮是合作社的一个组长,他要对组内10户人家的大棚质量全权负责。

  定位安全高端蔬菜的三元朱村之所以下得了决心舍量保质,是优菜优价的市场支撑。“俺这里的农民种菜,不问多少斤,只问多少钱。”王学军告诉记者,2000斤黄瓜不一定能有200斤黄瓜挣钱。“我们都不想砸了‘乐义’蔬菜的牌子,这是我们村里大家伙挣钱的保证。”王永亮表示。

  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杜志勇常年与三元朱村进行科研技术合作,他分析道,“这里正在进行这场实验是给农民定下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划出一条底线,但这种严格高端的供给标准化模式在全国尚属个例。”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