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10:57:04 来源: 新华社 作者:崔峰、郭强、丁宜
经历了多日雾霾污染天气后,27日,北京迎来小规模降雪,空气质量转为优。在一片白茫茫中,那一抹绿色更加凸显!
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的新思维正在基层化为生动的实践。
近日,新华社记者兵分4路,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十余省、30多个县、200多个村镇和企业,不仅见证了令人痛心疾首的生态之殇,也发现了绿色发展的新思维与新变化。
绿之痛:痛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痛在向空气河流中的肆意排放,痛在守着青山绿水却找不到致富途径
12月下旬,华北黄淮等地又迎来了一场大范围雾霾!
25日,北京发布雾霾橙色预警,部分航班延误;
26日,天津笼罩在雾霾双预警下,境内19条高速全部封闭……
对于生活在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而言,“霾”已不再陌生。在漫天混沌中,人们看不到前方,却知晓:这是大自然向人类“以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发展模式的严重警告!
雾霾背后,是青山之殇、绿水之痛。
在我国西北重要生态屏障——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休止的探矿采矿、过度的放牧开垦、“掠夺式”的旅游开发,让脆弱的祁连山不堪重负,一些破坏已不可逆转。
从小生活在祁连山脚下的牧民常海霞说,在她的记忆中,草原上灌木丛又高又密,一头牛进去后就找不见了,但如今,灌木丛退化严重,许多草木都枯掉了,看了让人心痛。
绿之痛,痛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
2012年,在被誉为“稀土王国”的赣南,73岁的老人张阳娥满目忧愁。
在她家屋后,原本耸起的山岭被挖成了一个上千亩的大坑,裸露的红土在一片青山绿水中显得格外刺眼。不远处,堆积的尾矿砂像一座小山,几乎与她家的两层小楼一样高。稀土开发毁坏了她的家园。
绿之痛,痛在向空气河流中的肆意排放。
上个世纪的广西柳州,大批工厂拔地而起,依江而建,市区烟囱林立,浓烟滚滚。
“工业的发展使大气遭到严重污染,酸雨频率居高不下。过去,柳州有‘十雨九酸’的说法,被人们称为‘酸雨之都’。”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柳州市环保局总工程师覃国琴感慨无限。
环保部门的记录显示,柳州PH值曾一度低于4,许多山峰变成“白头山”,市民的呼吸道疾病逐年上升。覃国琴说,因为酸雨影响,停在路边的自行车、窗户的防盗网很容易生锈,“最夸张的时候,雨水滴到人头上,头皮都会发麻”。
作为上世纪工业化的代表,林立的烟囱成为人们心中的痛。
云南昆明,“母亲湖”滇池蓝藻疯长,恶臭难闻。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云南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速,大量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滇池,让这个形成于7000多万年前的湖泊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淡水湖泊之一。
绿之痛,还痛在守着青山绿水却找不到致富途径,人们只能靠原始的砍伐谋生,守着绿色财富受穷。
“老板雇你伐木,没说不能伐生态林吗?”
“没有。”
“生态林有红色标记,你没看见吗?”
“没注意。”
……
面对公诉人连珠炮似的追问,犯罪嫌疑人陈某怯生生地辩解:“我没想那么多。”
这是近日发生在福建南平市延平区法院生态环境审判庭现场的一幕。涉嫌滥伐林木罪的陈某与涉嫌盗伐林木罪的雇主出庭受审。
“每当听到这样的回答,我都感到痛心。”34岁的生态环境审判庭副庭长陈小莺说。
绿之爱:当一根根烟囱倒地时,一个新的理念竖了起来——“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痛定思痛过后,爱绿之心渐生!
红色预警之下,对青山绿水的渴望愈强!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全局出发,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以绿色发展构建“美丽中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时期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规划建议中,“绿色”一词出现21次,成为“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色调。
7月31日上午10时,随着副市长孟广军一声令下,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冶金机械厂使用了近30年、高50米的大烟囱轰然倒地。当天,河北省再向雾霾宣战,统一部署拆除污染严重的“拔烟囱”行动,共拆除燃煤锅炉、茶浴炉319台,废弃烟囱74根。
在一根根烟囱倒地时,一个新的理念竖了起来——“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初冬时节,穿行在武夷山脉西麓的江西省资溪县山林间,犹如走进了一幅翠绿纯净的画卷。作为我国“中部生态第一县”,资溪森林覆盖率高达87.3%,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离子含量最高达36万个单位。
然而,纯净资溪,来之不易。
一家电力公司每年能产生10亿元税收的机组想落户资溪,资溪拒绝了;10多家水钻饰品企业带着数亿元的意向合同集体迁入资溪,资溪拒绝了……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这个财政收入仅6亿多元的生态小县婉拒的工业项目就有近百个,投资额达280亿元,同时,由于淘汰、关停不利于生态环保的产业,资溪每年财政损失达上亿元。
“虽然对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我们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资溪县委书记徐国义语气异常坚定。
“没有树就没有山,没有山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人……”在千里之外,美丽的云南西双版纳,一句古老的傣族谚语萦绕在人们心头。
走进西双版纳景洪市嘎洒镇曼典村,一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扑面而来:距村子不到百米处,大片国有林和集体林郁郁葱葱,没有丝毫遭到破坏的痕迹;紧邻村子的曼典河清澈见底。
不久前,曼典村曼吕村小组成立了一支由20人组成的义务生物多样性保护队伍。村民岩甩说:“以前我们靠山吃山、毁林开荒,但如今,我们都知道要靠山养山、护林保山。”
绿色发展,不仅要养山护林、拒绝污染,还要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今年3月,甘肃省张掖市环保局对一家企业开出了总额57万多元的罚单,在当地引起不小震动。这是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实施以来,张掖开出的首张罚单,也是当地历史上最大的一起环境违法案件罚单。
而几个月后,全国首起环境公益诉讼案在福建南平判决,又成为各地探索以法律途径保护生态的标志性进步。
“惩治犯罪不是最终目的,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才是关键。”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生态环境审判庭庭长甘代兴说,“我们就是要用司法的力量,让山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
绿之变:山还是那些山,水还是那些水,但发展的理念变了,面貌就焕然一新
绿色发展,不仅要绿色,还要有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而是换一种思维发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南平市顺昌县,欧浦登公司坐落在青山绿水间。
作为一家光学玻璃专业生产厂家,欧浦登对环境的洁净度有着很高要求。2010年,公司在为全球最薄的0.7毫米液晶 “这里水质洁净,空气清新,几乎直接达到无尘车间的要求,是生产光学玻璃的理想之地。”欧浦登集团董事长卢璋兴奋地说。
过去,生态有优势的地方,经济往往欠发达;山青水绿的潜台词就是偏远落后。如今,山还是那些山,水还是那些水,但发展的理念变了,面貌就焕然一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过去一直守着青山绿水受穷的甘南人民理解了这句话。他们依托良好生态发展起生态旅游业,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81.8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7.7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78%。
4000米海拔之上,西藏人民也理解了这句话!他们在水、空气、土壤、人文环境“四不污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净土健康产业”,取得了经济、生态、社会的三重效益。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齐扎拉说:“西藏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走低碳、绿色、循环之路,净土健康产业就是要让绿水青山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金山银山,以经济杠杆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当一处处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时,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样,金山银山也可以变为绿水青山。
在赣东北,从德兴铜矿大山一号公路六公里处俯瞰山下,满眼郁郁葱葱。很难想象,那是存了22年工业尾砂和废水的尾矿库库区。
55岁的王德安一家三代都在矿区工作,他目睹了矿区发生的变化。“几十年前,矿区里的大坞河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大污河’,水的颜色泛黄,还有刺鼻气味。”他说。
通过不断加大生态投入、建设环保设施、研发环保技术,如今,昔日废渣堆积的尾矿库重新焕发了生机,污水横流的大坞河水重归清澈……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随着生态理念的变化,“两座山”的故事还将不断上演,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参与记者:杨步月、李怀岩、王博、孟昭丽、周华、郭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