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0 20:34:44 作者:陈晨、陈钢
多种慢性病缠身的赵海利没有想到,自己苦了半辈子,年过花甲之时,竟和不沾亲不带故的卫生院医生苏瑜结了“亲戚”。苏大夫每月上门义诊两次,量血压、测心率、送免费药品,每隔半年还接她到卫生院做全面体检,甚至送她到西安的医院治疗。几年下来,赵海利的身体状况基本稳定,她逢人便说,“苏医生比亲人还亲!”
这是记者近日在陕西省乾县阳峪镇采访时听到的“暖心事”。来到阳峪镇中心卫生院,工作人员打开柜子,全镇50位帮扶对象的健康档案摆得满满当当。随机抽出一份,困难群众的心电图、肝功能等检查项目记录齐全。记者看到,两年多来,赵海利接受了21次上门义诊,最近一次到医院全面体检是11月23日。
乾县县委书记刘勇锋说,乾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十二五”初期全县有9.6万贫困人口,其中的数千个特困户,普遍面临缺失劳动能力、缺少亲情温暖、缺乏尊严自信,对他们的扶助既要产业帮扶,更要解决他们最揪心的难题。为此,乾县在近几年脱贫攻坚中开展了“千名党员干部包扶千户贫困户、千名党员教师帮扶千名留守儿童、千名党员医务人员帮扶千户困难户”活动,着力解决他们最关心的住房、教育、医疗难题,帮助贫困户扫除心中阴霾,重拾生活自信。
三年前,乾县财政局干部樊文玺来到阳峪镇祝家堡村,准备包扶村民孙月恒时吃了一惊:患有脑梗的孙月恒一家蜗居在一孔不见天日的土窑洞里,炕上横七竖八地堆着棉絮。儿子20多岁了还没工作。樊文玺横下一条心,三天两头往孙月恒家跑,逐渐被当作了“亲人”。老孙告诉樊文玺,他最遗憾的就是这辈子没有盖起房子,疾病缠身还住在“寒窑”里,觉得低人一等。
为此,樊文玺发动财政局的干部为老孙捐款,又整合了部分项目资金和爱心人士善款,为他建起了两间砖瓦房。记者走进他的新居,看到窗明几净,一派祥和气息。在樊文玺的帮扶下,老孙的儿子到县职教中心接受技能培训,应聘到一家汽车公司工作。
乾县县委组织部长张社教说,在千名党员包扶千名贫困户过程中,乾县将对贫困户的帮扶由一次性救济转为常态化跟踪帮扶,结成长期“亲戚”。几年来,全县共投入帮扶资金8900余万元,实施帮扶项目8305个,为1775户自身无力建房的特困户盖起了新房。
与此同时,乾县还组织1034名党员教师与全县2910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学习上辅导、生活上照顾、思想上关心、物质上帮扶,教师成了孩子没有血亲的“爸爸”“妈妈”。
乾县冯市小学7岁留守儿童苏可琳就有这样一位“妈妈”:赵美丽老师每周来家里两回,与她谈心、游戏,给她辅导功课。一个学期下来,可琳的奶奶董小侠发现,原本内向腼腆的孙女活泼开朗了许多,学习也比过去进步不少。“父母不在身边,但有了老师贴心帮助,孩子一点也不‘短精神’!”董小侠说。
乾县教育局局长刘明说,相比物质上的帮助,亲情关爱、精神鼓励弥补了这些家庭的情感短板,也让这些孩子变得阳光自信。几年来,共有170多名留守儿童的家长打电话给乾县相关部门,感谢帮扶教师对孩子的关爱,这是“千名党员教师帮扶千名留守儿童”活动收获的一份特别“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