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5 20:14:33 作者:钟建
李登海工作照(资料图)
李登海工作照(资料图)
李登海
李登海,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身家数十亿。而在70年代,20出头的李登海放在今天的社会语境中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屌丝”:1949年出生在山东莱州,又穷又瘦,连高中都没有读过。就是这样的标准农村“屌丝”,凭借着对玉米研究的执着和痴迷,经过不懈努力,完成“逆袭”。
生活中有俩宝贝:一个是孙子 一个是玉米
李登海如今已是名满天下、身兼数职。他是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著名农业科学家,研究员;著名杂交玉米育种和栽培专家,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先后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并当选为中共十四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青联副主席,是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成员、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由李登海培育出的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约12亿多亩,为国家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200多亿元。
不管有多少荣誉“加身”,李登海的农民“底色”却从未褪去。 “从前我的人生中有两孝,孝我的老母亲,孝玉米。现在我的生活中有两个宝贝,一个是我的孙子,另一个就是玉米。”66岁的李登海面对记者的镜头笑得还有些拘谨。
虽然已经名满天下,李登海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农民本分。他几乎想不起来给自己购置一件新衣服,更不讲究着装的品牌。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曾经多年来都是当地政府记着为其买一件新衬衣前往北京开会,而他自己平时穿的都是几十块钱的“地摊货”。虽然并不缺钱,但他没功夫考虑自己,因为他脑子里装的全是玉米。
人生中有俩时间:一个是北京时间 一个是“玉米时间”
李登海的“玉米情结”,已经相伴40多年。直到现在,他还喜欢蹲在地里听一种“咯吱”声,他说那是玉米生长的声音,从中能听出哪些长得好,哪些长得不好。
1966年,17岁的李登海初中毕业,开始了在老家莱州务农的生涯。1972年的一则消息,成为了李登海和我国粮食产业的一个重要节点:“美国的春玉米最高亩产达到了1250公斤,创造这个纪录的是美国农民华莱士。”1972年,我们农业专家的出国考察报道中的一则消息让已经担任家乡农科队长的李登海震撼不已。
“那时我国的玉米亩产量只有一两百公斤,而美国的最高产量却是我们的8到10倍。”李登海不断地问自己,“美国人行,我们中国为什么不行?”年轻的李登海给自己定下了一生的目标: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但对于当年只有23岁的李登海来说,高喊口号很容易,当需要付诸实践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困难就来了。“我这个人道道不多,就是有点犟脾气。什么事一旦让我看准了,迷上了,就非迷到底不可,不迷出个道道来是不肯罢休的。”培育玉米新品种,李登海的这股迷劲又上来了。
为此,李登海除了借阅大量有关书籍外,还购买和订阅了十多种有关玉米育种和栽培等方面的书籍、报刊,凭着一股子迷劲,硬是在田间地头、被窝里见缝插针的学完了《遗传育种》和《土壤肥料》等十几种基础理论书籍,写下了二十余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实验记录,整理了二十多项有关育种、栽培、肥料等方面的实验材料,终于打开了农业基础理论的大门。
理论知识有了,而最重要也是最艰苦的实践开始了。上世纪70年代,李登海的农科队,只有一头牛和1.2亩土地。开始他领着8个人,搞高产攻关,为了弄肥料,他带人打炕洞、拆破屋、掏粪池,吃遍了农村三大苦。为了抢农时,收小麦、整地块、播玉米,经常白天黑夜连轴转。给玉米杂交人工授粉,必须在天气最热时进行。李登海的实验室主要在田间,拱了40多年玉米地,每年为玉米套袋20多万个,还要逐个观察、记录、选择、分析,全凭手工操作。“春争日,夏争时。”玉米授粉最紧张的时候,他的作息时间只有“玉米时间”,没有“北京时间”。呆在玉米地里一天,经常只吃一顿饭。为赶夏天中午最佳授粉时机,要冒着40度的高温钻玉米地,一个中午下来,全身一层白花花的盐碱。
海南育种37年 创造玉米亩产过千斤纪录
“在我们这里,夏玉米一年只能种一季,培育一个玉米新品种,至少需要七八年的时间。人生能有几个七八年啊!”为了加快育种速度,1978年10月,李登海带队到海南进行加代育种。
海南育种初期,在荔枝沟落笔洞他们自己砍柴做饭,吃的是从家乡带的干萝卜丝,住的是黎族的茅草房,睡的是铺着稻草的木板床,点的是煤油灯。
每一年,李登海都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每一株玉米,期待着它的每一次发芽、抽穗、结果。在太阳炙烤着的玉米地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李登海平均每天要站立8个小时以上,临近玉米丰收的时候,要吃住在田间地头,常常是和蚊虫、毒蛇相伴。“记得有一年正值玉米灌浆期,却赶上了突来的狂风、暴雨和冰雹,把我们一年的奋斗和希望在顷刻间毁于一旦。当时我看到一地平铺倒折的玉米,眼泪哗哗地流下来,那种‘肝裂心碎’般的痛让我一生都难以忘怀。”这样毁灭性的打击,对于李登海来说有八九次,每次对他的身心都是一种严酷的摧残。
海南育种37年,从家乡到异乡,从少年到白头,李登海吃尽了苦,流尽了汗,遭够了罪,但也收获了希望。在海南育种的最初8年“抗战”中,李登海观察记录了上百万粒种子的栽培实验,发现平展型玉米杂交种很难达到700公斤产量能力极限。他开始转变观念,选育叶片上冲、适于密植的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1979年,李登海育出了“掖单2号”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创造了我国夏玉米亩产776.6公斤的新纪录。这一突破,不仅刷新了当时的玉米亩产纪录,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发现了紧凑型玉米的高产潜力。
在实践中,李登海总结出了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比平展型玉米杂交种在种植密度、经济系数、叶面积指数等高产因素方面的五大突破。1989年10月,李登海培育的中矮杆、抗倒伏的紧凑大穗型“掖单13号”玉米创造了新的夏玉米世界纪录,亩产1096.29公斤,这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亩产1000公斤以上高产能力的夏玉米。2005年,李登海利用通过种质资源创新育成的紧凑型超级玉米新品种,创造了亩产1402.86公斤的夏玉米高产纪录。2013年9月29日,“登海618”创下了亩产1151.65公斤的百亩丰产方全国高产纪录,为夏玉米区玉米高产创建开了路,树立了样板。
李登海的成功,为我国的玉米高产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品种的支撑,也为一亩地能够养活4.5个中国人提供了切实有力的证明。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终于用自己的双手在一步步拉近与世界最高水平的距离!
从1972年至今,43年里,李登海始终以不断创新的科研精神,坚持不懈进行玉米高产攻关研究,他培育的玉米新品种先后七次创造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两次创造世界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一次创造我国春玉米单产最高纪录,全国累计有11亿多亩的土地上种过他的种子。“八五”、“九五”期间,李登海育出的玉米种种植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最高年份种植面积的占43.5%,全国种植的5株玉米种有2株是登海育成的。这些品种累计为国家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200多亿元。
对下一代有个愿望:做有态度的创业者
在李登海看来,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作为一个农业科学家,我为国家搞科研43年,基本上都是个人投资,将科研成果无偿地献给了我深爱的祖国,献给了我的衣食父母,我的农民兄弟!”李登海说,66岁是人生一个新的起点,他的前半生,所培育的高产品种为国家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200多亿元。下半生,争取再为国家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000亿作贡献;
“现在我的孩子也奋战在科研一线,每年都会在玉米地里搞创新,搞研究。我希望他们成为我事业的继承者,而不是财产的继承人。”谈起年轻人的创业,李登海表示,当年自己作为一个农民,怀揣着借来的2万块钱,艰苦创业,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今天年轻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都比当年好得多。只要认定目标,并为之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已经年过花甲的他,也很想提醒现在的父母,年轻人应该去奋斗,干事业,父母不要给孩子安排这个安排那个,那是害了孩子。
“现在社会对于创业有很多政策和扶持,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金子般的机遇,年轻人要有自己的态度和认识。”李登海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如今的年轻一代,认定的事情,坚持下去,不怕一时的挫折,就一定能成就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