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7 08:30:58 来源: 新华社 作者:刘续等
在10月17日全国第三个“扶贫日”前夕,新华社记者走访全国各地多个家庭,了解他们的脱贫故事。
9月24日拍摄的拼版照片显示: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逢亭镇祥脚村的43岁村民李孟兵(右一)一家以及他家种植的柚子和脐橙。李孟兵一家于2015年完成脱贫,依托政府主导的美丽乡村和农村旅游结合项目,他家不仅改造了房屋经营“农家乐”,还将自家土地参与流转种植柚子、脐橙等水果,家庭年收入从6000多元提高至5万多元。目前,李孟兵和妻子谭池芬不用再去沿海城市打工,一双儿女也不再是留守儿童。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9月22日拍摄的拼版照片显示: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南河镇兴南村的65岁村民罗会兵(右)夫妇以及他的农具和种植的西兰花。三年前,罗会兵还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年收入仅七八千元。新一轮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省在政策上鼓励低收入农民劳动脱贫、就业脱贫、创业脱贫。2013年,罗会兵被列为“扶贫户”,村里安排他做环境保洁员,每年有4000元收入;2014年,他依靠政府的3000元扶贫资金和借贷的25000余元,将家中的草房翻建成4间砖瓦结构的平房。政府还免费为他提供三个大棚,种植西瓜和西兰花,并赠送8只小羊,到年底繁育至20多只,全家总收入达3万元,还债后还有结余。今年2月份,尝到种植甜头的他利用扶贫贷款、自有资金和其它贷款,一下子租赁了十三个大棚,截至目前仅西瓜种植的纯收入已超过7万元,预计全年纯收入达10万元。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10月9日拍摄的拼版照片显示: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的50岁茶农王明江(后排右二)一家以及他家采茶用的茶篓和茶青。2014年底,下党村在扶贫攻坚过程中以现有的600多亩高山茶园为依托,创办茶厂和茶叶种植合作社,并发展板栗、葡萄、猕猴桃等特色农业,通过整合资源,创立生态农业扶贫品牌“下乡的味道”。曾欠下30多万元债务的王明江被村里定为品牌扶贫的优先对象,村委将他和大儿子安排到茶厂工作,他家的5亩茶园也加入了茶叶种植合作社,合作社对所产茶叶进行保底价收购。王明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父子在茶厂做包装每年工资收入8万多元,自家的5亩茶园每年收入2万元,加上小儿子在厦门做工,他们家每年除去花销至少剩下10万元。目前,王明江虽然还剩下3万多元欠款没有还清,但稳定的收入让他看到了清偿债务、脱贫致富的希望。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9月30日拍摄的拼版照片显示: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治平乡大庄村的33岁果农樊红然(右二)一家以及他从自家果园采摘的苹果。坐落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静宁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干旱缺水,基础设施落后。樊红然过去种庄稼,一年到头口袋里落不下几个钱。近年来,当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扶贫道路。利用海拔适宜、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发展苹果种植产业,建成果园上百万亩,加之道路条件改善,静宁因此成为我国黄土高原优质苹果产区之一,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民变成职业果农。通过精细化的田间管理,樊红然自家的9亩果园年产量达5万斤左右,一年能为家里带来超过15万元的收入。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10月15日拍摄的拼版照片显示: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三台山乡邦外村委会上帮村民小组的27岁德昂族村民赵腊孟(右)夫妇以及他们种植的甘蔗和使用的镰刀。赵腊孟一家是上帮村民小组扶贫的建档立卡户之一,现通过政府帮扶,建造了新房,种植甘蔗、澳洲坚果等经济作物10余亩,养殖牛、猪等牲口,预计今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200元。新华社记者潘超越摄
10月9日拍摄的拼版照片显示:青海省湟中县的40岁手工艺人柳斌以及他制作的鎏金工艺品和工具。柳斌来自一个农民家庭,种地的收入十分微薄,他中学毕业后跟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满学习,实践鎏金技艺20多年,如今是一家银器店的手工艺人,每年收入近5万元,靠着自己的手艺实现脱贫。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9月27日拍摄的拼版照片显示: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昌桥乡孤峰村的46岁农民包丙松(左)一家以及他制作手工伞的一些部件。包丙松一家曾被列为“贫困户”,但他碍于面子婉拒帮扶,决定外出打工。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包丙松打工的收入有限,家庭经济状况没有好转。孤峰村地处皖南山区,盛产毛竹,村里有一家生产油布伞的工厂。包丙松夫妻在当地扶贫部门的推荐下先后于2005年和2011年进入伞厂学习制作油布伞的传统工艺。如今,包丙松夫妻已成为厂里的骨干,每月工资收入共6000元。2015年初,包丙松推倒土房,拿出几年来的积蓄,在原址上建起村里最漂亮的楼房。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
9月29日拍摄的拼版照片显示:吉林省长春市乐山镇乐山村的49岁村民王丽朋以及她的草编作品。2014年前,王丽朋还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如今已是吉林省首批入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师资库的草编工艺教师。身份的转变源于2014年的一次考察,王丽朋和同村十几位女农民参加了由当地妇联组织的扶贫项目活动。“秸秆、蒲草、芦苇这些在我们农村没人要的‘废品’,在老师手中变成了工艺品,一个竟能卖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王丽朋回忆道。回村后,她和姐妹们决定成立合作社,学手艺、开发草编工艺产品。新华社记者张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