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人物

“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王希季 94岁仍是“创客”

2016-04-23 20:47:16       来源: 新华社    作者:白国龙 余晓洁

  单位的保安说,他每天都来上班,“不生病、不下雨的话,八点半前肯定到。难以想象94岁的人还有这么大的劲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技术顾问、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技术负责人、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对中国航天,王希季功勋卓著。

  一台地球仪、一幅资源卫星地图,王希季的办公室里,除了和航天有关的资料用品,别的几乎什么也没有。《空间科学应用》《世界导弹大全》类的书籍码满一墙书柜;桌上几摞《SPACE NEWS》等中外期刊堆得一尺高。

  他的手边总有一个小本,记得密密麻麻,每隔几页贴个便笺。

  这是王希季归国的第67年。

  克利夫兰总统号

  航天,原本并不是最初的梦想。

  1950年春,29岁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动力及燃料专业硕士王希季,拒绝了好几个美国“高大上”电厂的录取通知,踏上驶回东方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他计划着回国创业,“建立大电厂,解决中国工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王希季的“电厂梦”没有实现,国家的需要把他的目光从大海指向天空。改变他命运的,是在红旗漫卷的大洋彼岸,一个震惊世界的大计划。

  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人类第一颗卫星送上了天,轰动整个世界。1958年,毛主席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几经辗转,37岁的王希季,被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现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五0八所),带领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1岁、根本没见过火箭的年轻技术队伍,充当起中国航天第一代“创客”。

  只有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都在“放卫星”,可真正放卫星的科研人员清楚,依照当时条件,发射能送卫星上天的火箭几乎不可能。”王希季说。

  没技术,没资料,没外援!

  “王希季们”不具备火箭方面的专业知识,既无前人经验,也无现实把握。中国的航天事业如何起步?

  “只有人,其他的什么也没有。”王希季摆摆左手,一字一顿。

  “当时就靠两个,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策,二是后来总结的‘两弹一星’的精神。”他忆起的那段创业岁月,是现在的我们不能想象的。

  那是建国后最困难的年代,吃着跟稀饭差不多的烂糊面,“王希季们”靠“土办法”摸石头过河。

  从最容易的探空火箭开始,先克服气动力阻力飞起来,再上到空间去。

  不懂就学!

  留学时受的学术训练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使触类旁通地学习并不那么吃力。而且他们很多人对热力学、燃料学、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和涡轮机等方面的理论都了解,欠缺的主要是火箭方面的知识,以及综合利用诸多知识的实际工作经验。

  哪有什么电脑?算盘、计算尺、手摇计算器,完成了全部的计算任务。一屋子都是手摇计算器,计算用的稿纸堆得比桌子高,24小时三班倒,一个月左右,才算出一条弹道来。

  火箭发射场有多简陋?只有个发射架,指挥所靠沙包堆成,火箭推进剂用打气筒打进去,发电机跟部队临时借,天线靠人拉着转……

  ——这都可以?

  ——这都可以!

  越挫越勇越辉煌

  王希季的创业团队终于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液体推进剂现代化T-7M探空火箭。

  44岁那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顺利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天。

  54岁那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顺利升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82岁那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器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飞船技术的国家。

  ……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航天事业完成了从无到有再到强的奇迹蜕变,王希季也早已从火箭的“门外汉”成为航天界泰斗。成功与荣耀背后,有痛心的教训,也有捍卫真理的过往。

  1960年,王希季负责的三次火箭发射任务接连受挫。其中一次,因为天气状况突变,本来发射正常的火箭被风吹倒了。

  “痛心啊!大家那么多的心血!岂止是沉默,很多人流泪了。”王希季向组织讲:“我是技术负责人,要处分就处分我,其他人都没责任……”

  “结合中国的情况来定事情,就是我们这些人通过失败,得到的经验。”王希季说,中国的航天要走符合自己国情的路,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跟着外国跑,要不图虚名,实际得益。

  中国18种探空火箭中,有12种是由王希季担任型号负责人研制出来的。探空火箭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气象火箭、高空探测火箭、生物火箭乃至载人航天器的研究都有很大贡献。中国的载人航天没有做大动物的试验,省了很多时间。正是因为王希季的创业团队在60年代的生物火箭上已做过狗的试验。

  倔老头

  “在技术问题上不能少数服从多数,而是要尊重客观规律。”王希季没少当过“少数派”,没少讲过别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上世纪80年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时,大部分人的意见是紧跟国际潮流发展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为此,王希季专门写出题为《重复使用的并不都是经济的》长篇论文,指出耗资巨大的航天飞机不符合国情,他的观点逐渐将业内专家引向发展载人飞船的方向上来。

  不怕得罪人,这个倔老头不止一次跟上级争论:“所有官员犯的错误,最后不都得由老百姓承担后果?”

  这位出生在1921年,只比中国共产党年龄小几天的老人,身上仍是“创客”的节奏。

  他每天上班,认真研读“十三五规划”,关心“中国制造2025”。说起自己今年搞的新项目——“互联网+航天”,说起互联网时代航天如何服务国防服务经济服务民生,王希季语速不快,但思路清晰滔滔不绝。

  这就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第一代“创客”。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