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0 15:09:02
和政县松鸣镇村民李玉莲在家中展示自己的精准扶贫手册和扶贫资金存折。陈斌摄
甘肃扶贫的三大启示
甘肃,素有“陇中苦瘠甲天下”之称。甘肃河西、定西和宁夏西海固地区,这片以“三西”并称的黄土地干旱少雨、地力贫瘠,曾被联合国专家评价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目前,这里依然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贫困是甘肃最基本的省情。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仅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事关全省战略全局。”这位省委书记坦陈,“这几年,我的大量精力都用在扶贫上”。
把政治责任扛在肩上
面对党中央的重托,面对陇原乡亲的期盼,甘肃在全面小康的路上不能拖全国后腿。实现全省贫困人口的整体脱贫,成为甘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甘肃省各级领导深入贫困山区、贫困农户家中走访调研,摸情况,找出路。
2012年的春天,甘肃开展了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40余万干部直接联系40余万特困户,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脱钩!
2013年6月,甘肃在全省实施了“1236”扶贫攻坚行动。强调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作为检验和考核干部政绩的重中之重,举全省之力、坚决打好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2013年和2014年,甘肃进入减少贫困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贫困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两年来,全省贫困人口由692万减少到417万,年均减贫140万,年均减幅20.2%;贫困发生率由33.2%下降到19.8%。
2015年6月,甘肃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召开。甘肃省委省政府精心制定的“1+17”精准扶贫方案重磅出炉。“1”,指1个意见——《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17”,指17个一揽子专项配套实施方案,制定了扶贫开发作战图,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甘肃的一系列举措,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在甘肃采访期间,记者最突出的感受是:面对贫困,甘肃人穷则思变,各级领导干部都保持着勇于改变贫困的良好精神状态。无论是贫困地区面上的情况,还是具体贫困户的个案;无论是扶贫资金的使用程序,还是未来富民产业的新规划,项目、数据、人名、地名,扶贫干部都了然于心。扶贫工作是检验各级干部素质的战场,考验各级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和工作作风,也考验各级干部与贫困户之间的感情。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大湾村采访时,精准扶贫户薛银录一边给我们递蒸土豆,一边向扶贫干部介绍情况,举手投足间,毫无陌生感。
甘肃实行了党政一把手扶贫责任制,省市县逐级签订扶贫目标责任书,市(州)、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为扶贫开发第一责任人。全省通过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揽子政策,让贫困地区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群众脱贫增收上。而对完不成扶贫攻坚任务的地方,将实行“一票否决”,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分管扶贫的领导干部将被降职或改任非领导职务。为鼓励更多优秀干部到贫困地区建功立业,省委出台干部“逢提必下”政策。拟提拔干部必须先到基层锻炼,已提拔的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要“补课”。
扛在肩上的是政治责任,装在心里的是爱民情感。接受我们采访的,无论是省厅领导、市委书记、银行行长,还是县长、镇长、驻村干部,在谈起农村的贫困时都充满了感情,“我们就是从那个穷窝窝里走出来的,我们尝过穷的滋味,我们知道扶贫工作对百姓的意义和价值,那关乎一家人的生活、几代人的命运。”
用市场手段化解难题
贫困的本质是缺钱,扶贫的难点也是缺钱。钱从哪里来?财政资金极为有限的甘肃,针对扶贫投入不足问题,重点做好“开源”“聚流”“生财”三篇文章。“开源”,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筹措财政资金,形成金融扶贫的杠杆;“聚流”,用政府资金和相关政策引导银行资金,撬动社会资金,乘数级放大扶贫资金总量;“生财”,省市县三级联动,因地制宜引导培育优势产业,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
如何撬动金融的力量帮助贫困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撬动金融的力量,必须破解农民贷款难、贷款贵这一全国性难题。甘肃在总结双联惠农、牛羊蔬菜、妇女小额担保等涉农贷款贴息政策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尝试,专门为建档立卡的97万户、417万贫困人口量身定做了总规模400亿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
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由银行实行基准利率、按年结息,省财政全额贴息,银行不要求贫困户抵押和担保,资金使用由贷款农户自主选择,是名副其实的“穷人贷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广大贫困群众的欢迎。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银行提高了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企业焕发了投资扶贫的积极性,贫困户得到了实惠,其功效令政策实施者信心更加坚定。
针对有意贷款却无力经营的贫困户,甘肃采取“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的形式,通过签订协议,组织农户把优惠贷款投放到龙头企业,按比例分红,并在企业务工,形成资产和劳务双重收益,从而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金融扶贫工程既是甘肃精准扶贫的一大亮点,也是农村金融的一大创举,群众“贷得上”“用得起”,贷款“放得准”“用得好”,真正让贫困农民得到实惠。这一办法不仅解决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资金问题,而且带动了特色产业和区域发展;不仅激发了贫困农户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而且增强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拥护。
以创新精神确保实效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必须不断创新。甘肃在扶贫实践中创新亮点频现:
一是政策创新,从“大水漫灌”式扶贫向实施定向“喷灌”、定点“滴灌”扶贫转变。甘肃推动扶贫政策向特困片带聚集、扶贫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聚合,做到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针对以往涉农资金分散“撒胡椒面”的现象,甘肃每年由省里整合涉农资金,按照省级“管总量不管结构、管任务不管项目、管监管不管实施”的原则将权力下放到县,按规划整合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
二是把精准扶贫同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记者在古浪县花黄滩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工地看见,大型施工车来来往往,一排排民房整洁气派,一个个蔬菜大棚内瓜果正鲜。这里的居民原来生活在2800米的高山上,那里架电线杆的成本要比山下盖房子的成本还高。当地政府实行的整体移民搬迁工程计划搬迁4万多贫困群众,投资17亿元。政府帮农民盖好了房,设计好特色富民产业,实现了“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目标。
三是把扶贫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甘肃提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优先考虑扶贫、制定改革举措重点倾斜扶贫、体制机制改革有效服务扶贫。无论哪一个部门、哪一个行业制定出台改革政策都要把扶贫工作纳入进来。精准扶贫贷款工程就是财政厅在改革实践中推出的一个创举。
四是充分激活基层组织的主体责任。在完善考核、选拔等激励约束机制的同时,甘肃省还特许贫困县可以根据精准扶贫的需要,把上级下达的扶贫资金统筹使用,只要不挪作他用和贪污腐败,审计检查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具体灵活、务实有效的举措,让基层干部拍手称快。精准扶贫贷款的发放与收回都纳入对县级政府的考核,从县、乡镇政府到基层工作人员,充分发扬改革创新精神,解决扶贫贷款贷给谁、怎么贷、干什么、收得回等一系列难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甘肃人正以自己特有的担当、实干和智慧砥砺前行,一定会书写出精准扶贫的圆满答卷。(半月谈记者 王海征 孙爱东)
让贫困户变创业者和投资人
新一轮精准扶贫行动中,甘肃省财政与金融部门联手创新,不仅放大扶贫资金规模数十倍,而且优化扶贫资金投入方式,初步实现了贫困户贷款能贷上、易办理、低成本、使用权可流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配置的精准扶贫新格局。
让贫困户想贷就能贷
涉农类贷款本来就存在申办难问题,贫困户要想贷上款就更难。45岁的精准扶贫户张士伟,会种菜,想建大棚,但因父母和妻子身体有病,家庭负担过重,没有钱建,一家人一直在贫困线下挣扎。“这些年我申请过十多次贷款,都因无抵押、没担保不给贷。”张士伟说。
62岁的精准扶贫户张姑兰一家有5口人,“能站着走的”只有她和儿媳妇,丈夫和儿子患有肾病,无劳动能力,一个孙女只有1岁多。全家生计就靠婆媳俩操持几亩薄田外加拾荒维持。“贷款的事儿想都不敢想。”张姑兰说。
今年7月和9月,张姑兰和张士伟分别顺利贷到了5万元。这得益于甘肃省推出的精准扶贫贷款政策,这一政策今年4月开始谋划,7月启动,截至10月底已向23.5万贫困户投放贷款110亿元。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省所有想贷款的贫困户都能贷上款,财政全额贴息,银行免抵押免担保。”甘肃省财政厅厅长张勤和说,扶贫离不开投入,投入光靠财政资金又远远不够,必须用创新思维突破障碍,用市场手段筹措资金、做大规模。
甘肃省省长刘伟平明确要求财政部门“算好账,算准账”。按照贫困户户均5万元标准,甘肃省财政厅与兰州银行、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甘肃省农信社联社、甘肃银行4家金融机构合作,精心设计了总规模达500亿元的精准扶贫贷款,预计到今年底投放200亿元,两年内实现应贷尽贷。
从“普惠金融”到“特惠金融”
今年8月,听说能贷到款,在外打工的张士伟立马返回老家,在甘肃东部的清水县红堡镇红堡村承包了8亩地建蔬菜大棚。他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简易蔬菜大棚3000元,5万元打算建14个大棚,自筹2万元维持运转,大棚年底就可建好,明年6月份蔬菜便能上市供应兰州、宝鸡和西安。“从这些年种菜的收益看,一个大棚一年可种两茬,除去成本收入5000元,14个大棚收入六七万还是少算了。”张士伟对首次投资创业信心满满。
在甘肃西北面的民勤县大滩乡深沟村,张姑兰如今每天清晨7点左右便出门,兴冲冲地往三公里外的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赶。3个月前,张姑兰还在和儿媳妇靠种地拾荒养家度日,现在她已拿着5万元贷款当起了这家企业的小股东和固定工,不但每年能从企业拿到4000元的“分红”,每月还有2800元工资。“感觉一下子翻身了。”张姑兰说。
民勤县委书记费生云介绍说,针对像张姑兰这样无致富能力的贫困户,县上与一批企业对接,由企业做抵押,贷款流转给企业使用,既解决企业贷款手续繁琐、门槛高等问题,又让贫困户能利用贷款指标做投资、享收益。
记者调研时了解到,目前甘肃各地已初步形成四种贷款使用模式:自贷自用、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甘肃省财政厅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已贷款的23.5万贫困户中,有88.8%选择自贷自用,有11%选择与能人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协议使用。
甘肃各地基层干部认为,精准扶贫要讲政治责任、工作职责、干群感情,精准脱贫必须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市场作用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有的县今年的精准扶贫贷款发放量大约相当于2014年专项扶贫资金的近20倍,这种探索不仅能有效推动贫困户增收脱贫、贷款安全回收,而且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兰州银行董事长房向阳、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社主任王广平等认为,精准扶贫贷款是为真正的贫困户专门设计的金融产品,体现了从“普惠金融”到“特惠金融”的新探索,是新时期金融机构培育和进军农村市场的有益尝试和有效突破,对充分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进行了大胆创新。
甘肃省委副书记欧阳坚说,用市场、金融手段破解投资难题,是甘肃推进精准扶贫的突破口,通过大胆探索创新,闯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金融扶贫路子。
“两只手”合力谋创新
新一轮精准扶贫通过调研摸底、确定标准、公开评审,实现了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些基础工作又为扶贫资金的精准投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扶贫资金如何做大规模和提高效益始终是扶贫的核心难题之一。以甘肃省为例,2015年中央和省两级安排的扶贫专项资金总额为51亿元,这已是近年来财政扶贫资金逐年增加后的最大投入额度,但相对于现有贫困人口总数来说,人均投入仅在千元左右。
甘肃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经过认真谋划,以五大创新来破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题。
一是财政出资全额贴息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以7亿元财政资金撬动银行贷款500亿元,放大资金规模71倍,有效破解扶贫资金规模有限的难题。
二是银行对在册精准贫困户应贷尽贷,免抵押、免担保,按基准利率计息,并改按季结息为按年结息,贷款本金足额发放不预扣利息,专门设计“一页纸”贷款协议,配备专门车辆提供流动银行服务,有效破解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
三是贷款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机具、农业设施,或以多户联保、扶贫干部担保等方式向乡村两级提供抵押担保,建立扶贫贷款反担保机制,有效破解贷款回收难题。
四是在贫困户自愿基础上,与能人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签订扶贫协议,以入股分红、固定收益率等方式有偿使用扶贫贷款,并以招工等形式帮扶贫困户,有效破解部分贫困户不敢贷、不会用贷款等问题。
五是县委、县政府是责任主体,县(区、市)长是第一责任人,对贷款的发放、回收、管理负全责,通过提升整体扶贫效果,有效破解扶贫责任不明晰、责任主体单一等问题。
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认为,在实施甘肃“1+17”精准扶贫方案的过程中,财政投入、金融支撑、扶贫手段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创新,体现了突破性。(半月谈记者 王宏伟 谭飞 姜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