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社会

广东佛山:古村“活起来“,乡愁“有寄处”

2016-10-01 09:04:20       作者:新华社记者刘宏宇

  看似无生命,实则有生机,古村落活化,让乡愁“不愁”。

  “古来数百年世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事业还是读书。”在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松塘村的翰林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村民区子广几乎天天忙着为各地慕名前来的参观者介绍村史。

  明清两代,松塘村共考取进士5人,其中翰林4人,考中举人及获颁优贡者近20人,成为名符其实的翰林村,“积德读书”已成为该村的古训和优良传统。区子广说,自宋朝立村以来,古村风貌保存较好。自2011年起,松塘村便启动名村建设,各级政府投入数百万元进行绿化和污水管网改造,目的是将古村的历史文脉完整地保留下来。

  2014年11月,佛山市出台百村升级行动计划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利用两年时间完成30个特色古村落的活化升级工作。包括松塘村在内的首批13个古村落活化升级项目已于去年底完成,总投资3.89亿元。

  如今,经过活化的松塘村返老还童:村口,满池荷花绿影荡漾;村中,林立着宗祠家庙、家塾书舍和镬耳屋民居,老人们在古榕树下悠然自得。作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的松塘村,去年迎接游客累计超过50万人次。

  距离松塘村几十公里外的顺德区逢简村,同样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现存百年古屋15栋,祠堂庙宇约10间,还有明远、巨济、金鳌三座古桥,水乡古村貌完整,自然环境优美。但因饱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之害,逢简古村一度失去往日光彩。

  为活化古村落,当地政府实施分散式污水处理,兴建3座生活区污水处理池和1座工业区污水处理池,污水日处理能力达2300立方米。被污染的河流逐渐恢复“元气”,“小桥流水、老树古祠、小舟垂钓”的诗情画意俨然重现。

  以“千年水乡、古老桥梁、宗祠文化”为特色的逢简村,去年接待旅客累计超过100万人次。环境逐渐变美的古村落,加上丰富多彩的“社区营造”计划,吸引许多外出打工者不断返乡。

  “因地制宜,通过挖掘文化内涵、提炼文化符号等,打造各村特色文化品牌,避免千村一面。如禅城区莲塘村的龙狮文化、南海区松塘村的翰林文化、顺德区碧江村的祠堂文化、高明区深水村的礼孝文化、三水区长岐村的长寿文化等,探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古村落活化佛山模式。”佛山市长朱伟说,佛山拥有一大批岭南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厚重、民俗活动丰富的古村落,不仅是佛山人记住乡愁的依托,更传承着岭南文化的底蕴与魅力。目前第二批17个古村落计划投资总额约4亿元,正在有序推进。

  “加大特色古村落活化升级力度,深入推进城市升级向乡村延伸,将佛山古村落打造成为‘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和谐美丽家园。”朱伟说。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汪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