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1 14:17:26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姜 峰
农民收割有机稻。
陈 浩摄
晾晒稻谷。
本报记者 姜 峰摄
梯田四季皆风景。
谢小利摄
被秋风染成金色的稻田阡陌相连、层层叠叠。
本报记者 姜 峰摄
云海掩映下,被秋风染成金色的梯田阡陌相连、层层叠叠,从山腰逐级盘绕到山脚。这便是位于陕西省汉阴县漩涡镇的凤堰古梯田,也是秦巴山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梯田,1.2万亩的区域涵盖东河、堰坪等6个行政村。
“最近半个月一直忙活着秋收。”东河村50岁的村民冯国忠告诉记者,3年前他流转了147亩土地,全部种植有机水稻,不打农药,“有机稻亩产比普通稻少100公斤,价钱却高出四五倍,回归传统方式种地,不吃亏。”
保护古梯田原生态,不做加法做减法
从凤凰山南麓下到东河村,村口矗立的一块界桩格外醒目:凤堰古梯田核心保护区。“凤堰古梯田位于南北文化的交汇地,是中国移民文化与农耕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当地文物专家对记者介绍。
凤堰古梯田的发现,源于一场美丽的邂逅。“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久藏深闺人未识’的万亩梯田,才第一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汉阴县漩涡镇干部吴大勇说,“据考证,清代中叶湖南吴氏家族、湖北冯氏家族移居此地后,引入了水作梯田耕作方式,后于咸丰、同治时期大规模建设。”
为了保护好这块“活化石”,2012年3月,陕西省文物局正式授牌凤堰古梯田建设“陕西汉阴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提出打造保护和展示原生态生产生活方式的开放式生态博物馆。汉阴县镇两级分别发布公告,严禁古梯田内任何乱砍乱伐、乱占乱建行为。
“我们在黄龙村、堰坪村等地都设立了明确的保护标志和红线,1.2万亩古梯田都属于核心保护区域。”漩涡镇镇长伊阳波说,“为了更好地保护梯田、修复生态,我们不做加法做减法。盖房、铺路,修建堰渠、观景台、停车场等,凡影响梯田生态风貌的行为都严格限制。”
1/3水田改种有机稻,生态农业带来别样丰收
减法怎么做?
去年,堰坪村一户村民,平整了自家被梯田环绕的3亩地,计划养200头猪、1000只鸡。伊阳波说:“养殖业对梯田水体污染大,经过镇上反复做工作,这位村民垒好的墙基,最后自己推掉复垦了,村里给他在核心保护区外找了个合适的地方搞规模养殖。”不仅如此,凤堰古梯田涵盖的6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如今全部实现了集中清运、无害化处理。
水是梯田的魂。堰坪村65岁老人林明清最有发言权:“上世纪90年代,村民在凤凰山上开荒种地、砍柴伐木,造成了植被破坏、水源涵养力下降,结果山上溪流的水就供应不上,村民只好轮流排队引水灌溉,天天盼着老天爷降两滴雨,原本水源充沛的梯田变成了‘雷公田’。”
近年来,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漩涡镇退耕还林面积达到2万亩。记者举目所见,凤凰山麓一派郁郁葱葱。“现如今,20个堰塘水量丰沛,养活了咱祖祖辈辈的古梯田又焕发了新生。”远望金色的稻田随风起浪,林明清喜上眉梢。
在冯国忠的带动下,今年早稻,东河村90%的水田都改种有机水稻。目前凤堰古梯田区域有1/3都种上有机稻,收入明显高于以往。众多村民还办起农家乐。村民熊折贵办的农家乐从餐饮住宿、销售稻米、腊肉等土货,发展到利用微信搞电商,去年纯收入达28万元。
生态面貌好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变了,得到了别样的丰收。数据显示:凤堰古梯田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6108元增加到2015年的9273元,年均增长14.9%,比全县高2.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