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1 15:45:01 来源: 新华社 作者:周润健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中国天文年历》显示,7月22日17时30分迎来大暑节气。专家表示,随着大暑时节的到来,迎来早稻抢收与晚稻抢插的“双抢”关键时期。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大暑期间尽管天气炎热,但也潮湿多雨,利于庄稼快速生长。
“早稻抢日,晚稻抢时”“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禾到大暑日夜黄”……大暑前后,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的“双抢”已经拉开序幕,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双抢”是指南方抢收早稻、抢种晚稻。农业专家提醒说,“双抢”期间要根据天气变化灵活安排双抢进程,做到晴天多割,加快早稻、玉米等作物的收获进度;阴雨天多栽,争取足够的生长期。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热得笑。”盛夏高温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对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却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
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持续高温天气,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出现“情绪中暑”。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介绍说,“情绪中暑”的主要症状是心情烦躁,易动肝火,好发脾气,思维紊乱,行为异常,对事物缺少兴趣,不少人常因一些小事而大动肝火,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健忘。
她建议,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宽容,做到心平气和,戒躁戒怒,遇事尽量冷处理。同时,要保证充足睡眠,如果夜晚没睡好,最好用午睡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