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8 17:17:49 来源: 新华社 作者:周楠
新华社长沙4月8日电(记者周楠)贫困农户“贷款难”“贷款贵”,一直是我国扶贫领域面临的普遍性难题。湖南省历经多年探索后,初步形成了以扶贫小额信贷为主体的金融产业扶贫新模式,为贫困地区金融“失血”顽症开出了“新药方”。
湖南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介绍说,总结多年探索的经验教训,湖南省扶贫办在2014年联系湖南省信用联社,共同打造了以“一授二免三优惠一防控”为核心的扶贫小额信贷模式。
王志群告诉记者,“一授”即专门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量身定制了一套评级授信系统。由原来以家庭资产为主要内容的8项指标,改为只考究贫困农户的诚信度、劳动力、家庭收入3项指标。
“原有指标体系中,光是‘家庭资产’这一项,就让很多贫困户失去了贷款资格,所以优化指标,降低贷款门槛,突出考察贫困农户诚信度。”王志群表示,根据指标对贫困户打分并划为4个等级,确保85%以上的贫困农户能够获得1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小额贷款。
“二免”即贫困农户小额信贷免抵押、免担保,只要通过评级授信,即可获得小额信用贷款。湖南省扶贫办副主任张智勇介绍说,对一贫如洗的农户来说,需要抵押和担保的贷款,等于“水中月”“镜中花”,如今不要抵押、不要担保,贫困户能真正得到贷款支持了。
“三优惠”就是贫困农户贷款利率优惠、贷款贴息优惠、贷款期限优惠。贷款利率一律实行同期同档贷款基准利率,并由财政负责贴息。贷款期限则不做硬性限制,而是根据产业正常生产经营周期灵活确定。比如贷款农户发展蔬菜项目,贷款期限可能是一年,发展橘子等水果项目,贷款期限会更长。
“一防控”就是在每个县(市、区)都设立了不少于300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初始基金,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银行也要考虑风险,有风险补偿资金,可以让银行吃下‘定心丸’。”王志群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这两年的实践中,这一金融产业扶贫模式广受群众好评。在位于武陵山片区的麻阳苗族自治县,去年发放扶贫贷款高达1.06亿元,帮助全县106个贫困村各自建立起300亩以上的优质水果扶贫产业园,去年这些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这个县的贫困户周尚友告诉记者,早就想种水果,但以前没有本钱,也申请不到贷款,2014年出了新政策后,他申请到了3万元贷款,入股村里的种植专业合作社。他说自己家马上就可以脱贫了,“去年合作社分红2400元,我在产业园务工收入1.4万元,收入比以前翻了差不多一倍多”。
在同样位于武陵山片区的溆浦县,当地县扶贫办主任曹召省介绍说,县里1789名贫困农户获得贷款后,种植黑木耳3162亩,去年人均增收2600元。溆浦县龙潭镇太和村村民张学美说,“有了这样的资金支持,我们很有信心尽早实现脱贫”。
王志群告诉记者,2015年,湖南省整体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县(市区)达到97个,有95.8万户建档立卡贫困农户获得有效授信,授信金额185.4亿元,累计发放贷款20亿元,带动15万户贫困农户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脱贫。
对下一步金融产业扶贫,王志群说:“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这项工作,确保全省20%的贫困农户获得小额信贷,新增贷款投放量达6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