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双百"案例

“双创”成果:脱贫致富的带头人——郑文山的创业创新成果

2016-09-20 14:07:11       来源:    作者: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康县兴源土特产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公司位于甘肃省康县王坝工业园区。企业注册资本1060万元,现有职工145人,是一家拥有自营出口权,以生产、销售“康耳”牌康县特色农产品的专业公司。公司建有茶叶加工厂一座,自营茶园235亩,核桃基地200亩。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黑木耳、花椒、核桃、香菇、茶叶等12个系列60个品种,质量上乘,深受消费者青睐。公司生产的的“康耳”牌核桃仁、黑木耳被认定为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和甘肃名牌产品,香菇、花菇被甘肃省农牧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康耳”牌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公司被认定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甘肃省先进私营企业。产品市场除了覆盖了我省的大部分城市外,还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西安等十几个大中型城市。

  在2014年公司新建设了一个标准化农产品加工厂,建设总投资2089万元,修建了花椒、核桃、食用菌系列产品加工包装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新购置生产设备65台(套)。公司年产值达到3050万元,带动农民贫困户就业65人,促进了全县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

  2015年公司完成了全年的生产计划,全年总产值完成了3050万元,实现销售额2825万元,其中电子商务销售465万元(向全市开网店的电商人员供货,收入360万元),占公司的总收入30%,公司在2015年共注册网店5个,全年共承接线下订单和线上订单14526单,比2014年增长50%。2015年公司在厂区新建设一个700平米的电商配送大厅,新招收返乡创业大学生12人、高考落榜学生10人,发展新产品6项,获得包装专利13项,新注册商标4个,带动全县贫困农民致富145户835人。

  二、主要做法

  2013年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在康县工业园区征用了15亩土地,投资2080万元,开工建设了集农产品加工、研发、展销一体的标准化农产品加工厂一座,于2014年建成投产。

  公司总经理郑文山看到本县核桃、花椒是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康县也是《中国核桃之乡》,七十年代以来,当地通过积极扶持广大农民栽植核桃、花椒致富,使核桃、花椒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可农民核桃、花椒卖难问题很大,公司郑文山在甘肃省轻工业研究院的指导下,开发核桃油和花椒籽油的生产项目,公司购进新设备,采用压榨、精炼核桃油和花椒籽油生产加工,建立了核桃油和花椒油加工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亚临界萃取设备,生产高品质核桃油和花椒籽油,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三相卧螺离心分离法连续提取核桃油、花椒油,提高了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以及科技含量,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健全了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公司在这两年内,通过核桃油、花椒籽油等系列的产品开发带动辐射了康县周边的武都县、成县等几个县区的核桃、花椒产业的发展,大范围的带动了农民的增收。2012年公司响应康县非公党委的号召,成立了党支部、工会,发展了5名入党积极分子,在2015年12月公司负责人郑文山被选为“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公司还积极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大力开展电子商务,自投资金300万元,新建了700多平方米的电商产品展销配送大厅,厅内展销陇南市9县区所有的农特产品,成为陇南市最大的电商产品配送大厅,2015年公司完成了全年的生产计划,全年总产值完成3050万元,实现销售额2825万元,公司共注册网店5个,2015年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462万元。

  在2015年公司响应市委组织部的号召,积极参加百名企业精准扶贫贫困农民的工作,公司组织党员到康县白杨乡朱家沟村、两河镇中坝村和王坝镇何家庄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公司负责人郑文山和公司党员在乡镇党委的带领下,按照精准扶贫“六个精准”的要求,结合我企业在发展产业方面的优势,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摸清乡情、民情和产业发展优势,公司负责人郑文山和崔玉梅与两河镇中坝村书记和社长进行座谈,了解到他们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黑木耳、香菇为主,可他们都是以传统的方法种植,种的黑木耳、香菇质量不好,品种退化,也买不上好的价钱,和农民座谈后,公司负责人郑文山第二天就到“康县食用菌中心”找到负责人杨广孝汇报了黑木耳、香菇菌种退化的情况,食用菌中心主任杨广孝同志也非常重视,在第二天就亲自到四川省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汇报了菌种退化的情况,四川省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负责人就给康县杨广孝买了他们研究开发的“新科一号黑木耳”原种和香菇原种让他回来自己培植。在今年初康县食用菌中心把菌种培植成功,在今年2月份公司和食和菌中心把菌种免费发放给村民试种,在5月份已试种成功,黑木耳、香菇品质非常好,公司以最高价格全部收购,农民都非常高兴,通过公司和康县食用菌中心的帮助,使农民有了更大的信心。

  公司党员和负责人郑文山来到康县王坝镇何家庄村了解到何家庄村核桃种植面积大,但是近年来由于疏于管理,导致核桃病虫害非常严重,产量降低,核桃质量不好,也买不上好的价钱,在了解到情况后,回到公司后郑文山和党员商量去找一下林业局汇报情况,林业局副局长李瑞接待了我们,听了我们的汇报,李局长非常重视,当天就安排专业人员带上农药免费为农民发放,教会他们打药技术,在今年核桃长势非常好,结果率也非常高,病虫害也没有了,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林业局李局长还向农民说今年秋季等你们把核桃收完后,我们林业局还派人帮助农民进行核桃树高接换优。公司还与村上的种植大户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使农民对核桃树种植有了很大的信心。

  三、经验效果

  公司在这几年充公发挥了龙头作用,带动了全县农业特色产业的飞速发展,先后培育出了数百名特产种植大户,与其中的156户贫困农民签订了农产品和食用菌常年购销合同,与全县30户个体商贩建立了营销关系,建成了一个覆盖康县及周边县区的庞大供销网络,带动全县156户贫困农民的增收。

  在带动农民增收,共同富裕的同时,公司总经理郑文山还积极回报社会,富不忘本。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之际,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自己受灾的同时还踊跃捐款捐物,前后共捐赠12余万元的钱款物资。同时,他还出钱资助城关镇赵坝村6名困难家庭孩子和3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在赵坝村修建乡村公路建设中,他踊跃捐款10000元,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响应统战部门“百企扶三老”活动,带头常年资助自己所在的城关镇赵坝村2名贫困党员。在2012年康县拍“生死不离”电影中捐款10000元,在政法委举办的见义勇为活动中带头捐款10000元,多年来,郑文山累计为县上各种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近20多万元,受到了全县上下一致的好评。2015年2月,他又把目光转向了环卫工人,向全县90多名环卫工人发放价值2万余元的慰问品,感谢他们为康县环境卫生做出的贡献。

  2015年九月初九重阳节,郑文山还为康县东街社区80岁以上老人发放茶叶、木耳、床单等慰问品,得到了老人们的敬佩。2016年他得知康县山区各农村小学代课老师比较多,生活过的非常艰苦,他们的工资每个月才600多元。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当年2月份的时候他找到康县义工联合会的负责人和康县教育局的领导,把本县30多位代课教师召集到县城,为他们发放2万多元的慰问品,使他们过一个幸福、美满的春节。

  “扎根山区找市场,勤奋淳朴受夸奖,山沟特产销四方,回报家乡美名扬”。这是如今康县人对郑文山的评价,但他总是谦虚的说:“作为一个农民,是党和政府让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我搞土特产经销,最大的希望就是让我们大山沟里的宝贝走向全国各地,让乡亲们早日告别贫困”。

  郑文山这几年的付出得到了政府和广大人民的认可,也得到了政府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

  郑文山同志在2005年被评为“陇南市首届优秀青年企业家”荣誉称号。在2009年荣获陇南市首届道德模范。2015年郑文山同志被康县非公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同年,公司被陇南市科技局授予“市级科技示范企业”,公司“康耳”牌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2013年公司工会被陇南市工会评为全市“先进集体”。公司这几年生产的黑木耳、核桃仁、香菇被评为甘肃省名牌产品。在2014年,公司党支部被中共康县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委员会评为“先进党支部”。同年10月份,公司被陇南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陇南市平安企业”。2015年4月经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郑文山同志“甘肃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5年公司被中国质量诚信企业协会评为“全国质量诚信AAA级品牌企业”,同年,公司经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会议审定,认定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6年3月公司荣获陇南市人民政府质量奖,并得到市政府的奖励。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白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