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双百"案例

“互联网+”优秀案例:互联网农业小镇定位农业改革新坐标 ——海南省农业厅

2016-09-18 14:51:02       来源:    作者: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一、基本情况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战略后,海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省农业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化同步”要求,把农业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监管、营销、服务等环节的应用,使互联网与热带特色农业的充分融合,即以“互联网+农业”作为重要突破口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互联网农业小镇”。

  建设海南互联农业小镇的目的在于,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发展、农民生活、农村建设各个方面,使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在产业发展方面,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依托物联网技术和电商,改革了传统的生产、营销模式,同时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农业各环节的价值;在农民生活方面,大量返乡大学生和村民投身创新创业,收入水平大幅增加,足不出户享受便捷的政务、民生在线服务,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在农村建设方面,光纤进村入户,wifi信号全覆盖,农村信息高速公路打通,互联网农业小镇作为全域旅游景区来规划建设,实施绿化、美化、彩化、亮化行动,打造了一批花园小镇、美丽乡村。

  海南互联农业小镇2015年投入资金8129万元,2016年投入6000万元。目前,全省已建成海口市石山镇、文昌市会文镇、琼海市大路镇、澄迈县福山镇、儋州市木棠镇、陵水县英州镇、三亚市吉阳镇、琼中县湾岭镇、屯昌县坡心镇、白沙县细水乡等10个互联网农业小镇,10个互联网农业小镇运营中心,55个村级服务中心,形成互联网农业小镇综合服务体系,电商、银行、保险、质量监管等开设服务点。

  一年来按照“36524”的基本思路和“36524”的基本精神,海南互联网农业小镇以镇为中心,以镇带村,村镇融合,用“互联网+”的理念、思维和技术推进城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驱动农业现代化,通过互联网促进整个镇域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二、主要做法

  在没有现成经验模式下,海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了“36524”的基本思路,通过实施5大工程,做到4个全覆盖,实现2大目标、3大改变、6大跨越,演绎了“海南速度”,彰扬了“海南精神”。

  “3”是三大改变,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生态发展方式。海南“优电联盟”上线以来,通过互联网在全国发起了多轮海南特色农产品竞购活动,销售异常火爆。2016年4月18日举行的“火山富硒荔枝王竞购会”上,10万斤荔枝只用3分钟便售罄;5月19日,海口、北京、上海、深圳四地联动,成交额达到1659万元。目前,海南正在打造“百万亿”工程,即在一百个城市设立优电竞购分会场、吸引一百万名电商同步竞购、聚集一亿名消费者在线,将海南的优质农产品与全国乃至世界的优质电商进行对接,把“优电”打造成消费者集中的平台,让海南优质农产品走向世界。

  “6”是六大跨越,推动全省农业向生态农业、智慧农业、资本农业、信用农业、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创业创新农业跨越。在10个互联网农业小镇生产基地率先启动农作物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如陵水润达配备了先进的垂直旋转耕种系统、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系统,做到了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场景可视;联合海南股权交易中心以农业企业为切入点,开展农业众筹项目,目前已挂牌的农业企业有112家,金融资产交易额达98.4亿元,并成功推出了台湾蜜枣、牛奶莲雾和清补凉等众筹项目,举办了12期挂牌企业路演活动、14期培训活动、27期咨询活动、7期企业交流活动以及数次大型资本市场培训活动;委托专业公司对全省互联网农业小镇300个优质特色产品进行包装设计,统一品牌,提高信用,去年以互联网农业小镇农业生产企业为主,重点部署35家种植企业、15家畜牧企业进行质量追溯;海南互联网农业小镇众创中心、石山和福山互联网农业小镇青创中心相继成立,通过众筹、竞买、产品发布、擂台比拼等多种形式,助力农业企业、农产品价值的放大、倍增。

  “5”是实施五大工程,一个镇级综合管理平台,十类现代农业产业园,百个特色农业品牌,千个农业生产基地,万名创客,以此实现农民增收。海南互联网农业小镇与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北京苍穹数码股份有限公司等部门密切合作,利用社会资本3600万元,建立海南农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省级建立管理中心,镇级建立运营中心,村级建立网络服务中心,将互联网向农村、农户延伸,实现数据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积极培育种植、养殖、加工、物流、互联网民宿、文化、体育等10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2”指两个率先,率先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率先成为创业创新、文明卫生两个双创示范基地。率先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率先成为创业创新、文明卫生两个“双创”示范基地。发展农业,解决“三农”难题,根本上离不开文明和卫生。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更多地反映了农民的素质。目前海口全城已进入“双创”模式,力争用3年时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半年来主城区域变化非常大,石山镇希望成为“双创”的农村区域样板。

  “4” 指四个全覆盖,光网进村入户全覆盖,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体系全覆盖,以农村土地确权流转为基础的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新农民创新创业行动全覆盖。如建设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营造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互联网农业小镇信息员培训370多人次,联合海南省团委在全省13所高校开展农产品微商培训3000多人次,培养蚂蚁兵团;搭建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青创中心、火山口众创咖啡厅等一系列创业交流平台,仅石山镇返乡创业大学生达到100多名。

  三、经验效果

  应用创新方面,海南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可以归纳为“基础实、产业实、工作实”。“基础实”是指互联网农业小镇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光纤入户,消除城乡数字鸿沟。“产业实”是指互联网农业小镇始终把产业作为发展的根本,培育出黑豆、壅羊、石斛、荔枝及休闲农业等一批特色产业。“工作实”是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探索出了“36524”的基本思路。

  服务模式创新方面,海南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可以归纳为“思路新、手段新、机制新”。“思路新”在于准确把握互联网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律,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产业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海南农产品插上“双翼”。“手段新”是互联网农业小镇善于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机制新”就是大众参与,媒体推动。互联网农业小镇的运营机制不拘一格、讲求实效,有效整合了生产、电商、金融、保险、快递等社会资源,形成合力,特别是媒体推动,加强宣传,提升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经济社会效益创新方面,会文互联网农业小镇,佛珠加工业从80年代的2家,到2015年突破700多家,月产值超亿元,全镇现有5家物流公司,每天发出快递3000多件,2015年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3.6亿元,提供了30%的农村人口就业岗位,月劳务收入1500多万元;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201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8654元,比2014年5428元增长了59%,据统计,2015年,全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47亿元,比上年底增加2.77亿元,人均增加9000元,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成效显著。

  互联网农业小镇自实施以来,来自农业部、省委省政府等省内外各级领导以及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李道亮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汪向东教授,深入农业小镇考察调研,详细了解了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情况和运营模式,并对海南首创互联网农业小镇给予高度的肯定和好评,孙中华总农艺师点赞海南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成为现代农业改革的新标志。各级新闻媒体也纷纷对互联网农业小镇进行专题报道,6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首条播出《海南:打造特色产业,发展高效农业》,人民网、新华网、农民日报等媒体以“互联网农业小镇的海南韵味”、“海南互联网农业小镇的互联网速度”为主题进行专题宣传报道,收获了社会各界的高阅读率和好评率。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白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