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江浙之巅养生炉岙的农家之乐

2015-10-19 11:45:41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李锦华 王雪梅

  在浙江龙泉,有这样一个地方,她的春天要晚来一季,她的夏天没有酷暑,她就是背依莽莽的凤阳山林海、遥望海拔1929米的江浙之巅黄茅尖、深藏在海拔1200米左右的山坳里、地形宛如香炉的小村落——炉岙村。

  从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村民生活贫困的有名上访村,到如今全村拥有21家农家乐,年收入达到300余万元,炉岙村的成功转型得益于龙泉市多年来坚持主打高山村养生避暑的休闲主题不放松,并通过第一书记驻村定点帮扶等强劲举措,终于将当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落后之地成功转型为如今的农家乐综合体。隐居龙泉、高山避暑,炉岙村农家乐综合体已经成为龙泉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创业的典范。

  从出山务农到坐迎宾客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背靠凤阳山的炉岙村人,一直靠着山林资源谋生活,除了种植高山水稻,还能种点香菇、砍伐木材贴补家用。但是当凤阳山于上世纪70年代成立了国家自然保护区,老式“吃法”行不通了,他们只好走出大山,寻找新的生机。

  炉岙村委会主任季永建告诉记者,目前村里有48户人家、182人,他本人过去八年也跟村里其他人一样,曾在江西、安徽、福建等地替别人种植、经营食用菌。“每年冬天都出去种香菇等各类食用菌,然后清明节的时候再回来种水稻。”回忆起之前的生活,他连连摇头。“在外面就是打工啊,日子当然没有家里舒服。”直到2006年,在外打工的他被乡政府邀请回村发展农家乐,这才停止了不断外出务农的脚步。

  2006年,对炉岙村来说,极具特殊意义,那是改变过去的生存方式,寻求靠山谋生另一种“吃法”的开始。

  随着凤阳山景区的开发和美丽乡村的建设,当时的村支书季根友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改建了自家老宅,办起了卫生间干湿分离的第一家“林趣”农家乐。“我们离凤阳山森林公园只有7公里,当时住宿的人少,都是来景区玩的,路过村里留下来吃顿农家饭。”即使是吃点农家饭、带点山货,也让村民看到了希望。“但是让客人留下来住宿才是让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所以就坚持做下去。”季根友家的民宿收益慢慢好起来,淡季160元、旺季200元的收益使村民们看到了农家乐的致富前景。2009年,季根友家对门的弟弟开办了“林海山庄”农家乐,2014年后,坐不住的季家大哥终于也动了心,将自家的房子也委托给二弟一起管理。如今,三兄弟的农家乐倚门相望,又在屋后合养了400多只走地鸡,自留地的毛竹笋和土鸡再也不愁出路了。经营农家乐的炉岙人家越来越多,炉岙人慢慢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致富的梦想。

  “现在村里人都看到效益了,慢慢也舍得投资改造了。夏天基本每家的房间都有客人,设施好的都需要提前几个月预定。”季永建介绍,越来越多的村民将外出种植香菇挣来的钱投资在改造民宿上。“现在是坐在家里等着迎接客人,收入还比出去干活好。”季永建脸上乐开了花。

  第一书记 功不可没

  集“特色餐饮、农家住宿、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农家乐专业村是怎样炼成的?除了炉岙人的开拓创新精神,季永建告诉记者还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驻村帮扶第一书记、龙泉财政局局长徐东华。

  “最早叫我回村里发展农家乐的时候,我感觉难度很大,到处都是烂猪圈、臭鸡舍,又脏又旧,真的没有信心,完全不敢相信我们的村子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季永建所说的旧貌确实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错综干净的村道,房前屋后的鲜花,白白净净的鸭鹅,装修精致的民宅和设计古朴的沿山步道。

  景点的开发、村容村貌的整治,这一系列明显改善都发生在去年。在之前其他扶持力量的基础上,2014年,龙泉市委、市政府选派财政局徐东华局长担任炉岙村“第一书记”,并安排特扶资金160万元建设炉岙村农家乐休闲旅游配套设施,主要用于建设村牌坊、山门、观景长廊、观猴亭、村庄整治、过境公路整修、沿线景观绿化美化等项目,并对猕猴瀑景点和观音揽月台景点之间便道进行提升,在文化舞台至观猴亭之间建游步道并硬化。

  现如今,炉岙村已被成功打造为一个集“特色餐饮、农家住宿、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农家乐专业村,顺利实现传统农业向农家乐产业的转型升级。“徐书记真的很用心,他自己绕着我们的大山走了好几遍,亲自设计开发了2.8公里长的观音揽月楼、3.7公里长的猕猴普布泉两个景点。”季永建说,“徐书记不仅自己上心实干,还发动了其他力量一起来帮助村庄发展。”

  第一书记徐东华创新帮扶机制,充分发挥财政地税局工会、妇委会、共青团等组织作用,成立“构思规划组”、“建设帮扶组”、“宣传推广组”和“民俗文化组”四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结对帮扶计划的开展和落实。中层以上干部与炉岙农户结成“亲家”,一位干部联系一家农户,进行目标化帮扶,确定帮扶增收目标,并对帮扶结果进行量化考核。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炉岙村先后获得“浙江省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浙江省最佳自然生态村”、“浙江省特色旅游村”等众多荣誉。

  提档升级  打造精品

  目前,炉岙村共有21家农户挂牌对外营业,其中三星级就有14家、二星级7家,共有床位300多张,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用餐,年接待游客7万多人次,年收入达300多万元。但炉岙人并没有沉溺在当下的喜悦中。“提档升级,在转型上下功夫。”龙泉市农办主任刘新民指出农家乐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硬件设施完备后,龙泉市开始注重提升炉岙农家乐的服务管理水平。在龙泉市统一引导下,炉岙村成立了农家乐协会,建立了游客接待中心和村卫生室,每年5-10月旅游旺季期间,由乡镇医院的医生驻村出诊。今年年初,龙泉完成农家乐(民宿)第二届理事会换届工作,并由协会牵头负责全市三星级以上农家乐的餐具、星级牌制作工作,逐步推进农家乐行业规范化管理。

  炉岙村作为高山避暑养生主题的农家乐综合体,在龙泉市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中,犹如一颗明珠,光芒耀眼。但除了高山避暑养生村,龙泉还是青瓷之都、宝剑之邦、香菇之源、茶文化之乡,生态优势突出,文化特色明显。“我们今后会以市区至龙泉山沿线、市区至青瓷小镇沿线和景区周边为重点,围绕质量提升,积极引导普通农家乐向精品农家乐转型升级”。刘新民说出了炉岙村,甚至整个龙泉市农家乐的发展方向。

  拥有凤阳山、龙泉青瓷、龙泉宝剑、大窑龙泉窑遗址等5A级旅游资源,拥有84.2%的森林覆盖率,拥有浙江省第二大的竹林面积,拥有空气清新、环境古朴的39个海拔1000米以上原生态高山避暑行政村,不胜枚举的优势资源是龙泉农家乐蓬勃发展的不竭源泉。“我们有很多好的东西还深藏闺中待人识,这也是我们的工作动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龙泉的山水享誉全国,让龙泉的农家迎接天下来客。”龙泉人的豪情映衬出龙泉农家乐可期的未来。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c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