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龙岩 改“漫灌”为“滴灌” 创新扶贫显实效

2015-10-13 11:01:51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郑景顺 牛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龙岩市考察时指出,要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和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作为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2014年以来,龙岩市围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机制,改“漫灌”式扶贫为“滴灌”式扶贫,瞄准困难群体,实施精准扶贫,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

  精准识别,

  “五查五看”扶真贫

  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要求,切实摸清底数,建档立卡。目前,全市3个贫困县、380个贫困村、12.86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已全面完成,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并已全部完成数据信息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通过“五查五看”,了解核实贫困户家庭收入和生产生活条件,并按照因病、因灾、因学和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等进行细化分类,为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夯实基础。据调查,全市因病致贫1.59万人,占总数12.4%;因灾致贫1.7万人,占总数13.2%;因学致贫人数1.36万人,占总数10.6%;缺资金致贫3.77万人,占总数29.3%;缺劳力致贫1.71万人,占总数13.3%;因缺技术致贫2.73万人,占总数21.2%。

  因户施策,

  “九到户”真扶贫

  根据贫困对象识别结果,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针对致贫原因,量身定制帮扶措施。实施精准扶贫“九到户”:

  一是生存救助到户。把全市年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贫困家庭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二是就业辅助到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农村扶贫开发对象“一户一就业”工程,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个以上劳动力得到技能培训。

  三是生产扶持到户。金融部门每年安排2亿元小额信贷规模,市财政每年安排贴息资金200万元,带动1万户贫困农户增收脱贫。

  四是住房建助到户。实施造福工程和危房改造,在省级每人补助3000元的基础上,市、县(市、区)再配套每人补助3000元,并对革命基点村群众搬迁的每人增加1000元;对列入搬迁的贫困户每户增加1人的补助指标。2014年共完成省里下达8300户35553人造福工程危房改造指标任务。龙岩市已连续21年完成省下达任务。

  五是医疗援助到户。对农村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保费给予适当补助,并建立贫困家庭特大疾病救助及儿童特殊病种医疗救助制度。

  六是就学资助到户。进一步完善爱心营养餐补贴、免除学杂费、书本费、代管费、住宿费等政策。

  七是科技帮扶到户。按照高级职称帮扶3户、中级职称帮扶2户、初级以下职称帮扶1户的要求,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农户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至少参与1项增收项目。

  八是社会捐助到户。鼓励社会各界通过各种形式捐资捐物直接支持贫困户和支持贫困乡村的开发建设。

  九是结对扶助到户。按照市(厅)级干部帮扶3户、县(处)级干部帮扶2户、科(局)级以下干部帮扶1户的要求,确保贫困户挂钩帮扶全覆盖。据统计,全市参与挂钩帮户干部15376人,结对帮扶贫困户16236户。

  建“三位一体”格局,

  增强贫困村脱贫内生力量

  一是部门挂钩。46个省级重点村由省里统一安排省直部门挂钩帮扶,其余334个重点村由市、县安排挂钩帮扶单位,确保每个村都有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挂钩。

  二是资金捆绑。捆绑统筹安排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确保每个重点村每年扶持资金不少于10万元。

  三是干部驻村。选派第四批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从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国有企业和中央、省驻岩单位中选派249名党员干部到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据统计,2014年省、市、县驻村干部共帮助组织实施项目1305个,总投资2.43亿元。

  创新六个机制,

  增强精准扶贫的保障力量

  一是健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机制。采取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干部驻村“三位一体”的综合措施,继续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

  二是健全社会扶贫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巾帼扶贫”、“春蕾助学”、“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光彩事业”、“幸福工程”、“光明行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扶贫活动。对为扶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民间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由各级政府授予相应荣誉。

  三是建立产业扶贫激励机制。修订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企业(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评选管理办法,对积极参与扶贫的企业,给予优先扶持。

  四是完善干部人才工作机制。省级“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有97人到龙岩市参加工作。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劳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从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选派14名干部到对口帮扶的省直单位挂职1年。8名省直单位干部到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挂职2年,促进干部交流,提升能力。

  五是完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确保规范使用扶贫专项资金。

  六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把贫困村、贫困户年度减少率指标,列入市对县(市、区)党政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建立贫困村、贫困户退出机制,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精准管理。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c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