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复合经营主体助力农产品走出国门

2016-10-12 20:38:21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雪梅 何晓霞 李锦华

  “这里的大葱可不一般,葱白又直又粗,达到50~60厘米长,足足比普通品种长20厘米以上。”兰西县委副书记宋家锋指着地里整齐笔挺的大葱向记者介绍。兰西县榆林镇林升村的大葱是订单式生产,大多销往日本等国外市场。据了解,村集体引领发展绿色高品质出口大葱不仅使当地农民实现了大幅增收,更促进当地农户、合作社、村集体及企业形成复合式经营主体,走出复合型发展之路。

  2007年,林升村由村级组织发动、支部书记领办、党员带头入股成立了庆丰大葱种植专业合作社。“林升村把村集体未发包或发包到期的280亩机动地、五荒地入股合作社,在村两委班子中选派2名村干部到合作社任职,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兰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郭士权告诉记者,以集体资源入股,引导农民带地、带机、带劳入社,打消了农户顾虑,加快了合作社发展壮大。

  合作社成立后,集体的能量得以爆发。村支书、合作社理事长李兴全向记者介绍:“为了推进合作社生产标准化,经社员大会同意,我们以万亩蔬菜种植示范园区为载体,成功引进了县农技中心5名技术人员驻社指导。利用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以合作社规模经营土地为质押,累计申请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贷款420万元,有效解决了合作社经营资金瓶颈问题。”围绕为企业建设原料供应基地,林升村先后吸引了兰西中舜、立信和山东莱阳食品商会等蔬菜深加工企业,共收到企业投资55万元,建设了2.1万平方米的初加工车间,购置80万元的农机具。

  “胳膊抬起来,喷高一点。” 在大葱基地,农民背上统一的生物制剂喷洒器具逐一走进葱地,合作社负责田间管理的王志军在他们身后大声叮嘱。企业介入使林升村必须按照要求,实施标准化生产。“所有基地全部按出口标准组织生产,种植加工全部按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我们实行‘七统一’经营管理方式,即统一购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商标、统一销售、统一结算。” 李兴全说,为保证原料质量符合出口标准,企业向合作社供应优质蔬菜种子,并派驻6名技术人员,指导合作社蔬菜种植。

  以企业为依托开展订单式生产,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今年,合作社分别与山东莱阳风信公司签订南瓜、马铃薯订单1300亩,与兰西中舜、立信签订大葱、茄子、甘蓝、辣椒订单4300亩,与正大集团签订大葱、白菜、胡萝卜订单2200亩,基本实现了未产先销。” 宋家锋介绍道,借助合作企业在技术、市场、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实力,林升村吸引企业初加工车间下移到村、到社,加大了林升村的产业化经营步伐。“目前,村里已新建了21000平方米蔬菜初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临时储存库房、11000平方米交易基地,5000立方米恒温库正在建设。”合作社从单一种植,已发展成为种植、加工、销售和社会化服务一体式复合型经营主体。

  随之,分配机制得到创新。“一是入社农民及土地流转户,分得土地保底分红和经营二次分红。2015年,林升村入社及土地流转农户户均收入较全村平均水平高出1.8万元。二是村集体280亩机动地等资源入股参与分红。三是国家奖励量化分红。” 据李兴全介绍,2015年,庆丰大葱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和省级规范社,合作社将21万元奖励资金产生的收益按量化股份分红给入社成员,实现了社员共同受益、利益均沾。

  据了解,2015年,庆丰大葱种植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土地12300亩,入社农户280户,林升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07年高出2500元,达到10500元;村集体积累较2007年增加280万元,达到401万元。通过村集体引领、多要素叠加、复合型发展,林升村推进规模经营、结构调整和三产融合,实现了村积累、企增效、户增收的多方共赢。

  “让天下食材看绥化。”绥化人壮志待酬。力推“三减”,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形成保护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氛围;顺应市场导向,做大寒地黑土区域公共品牌,推进农业全产业链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坚持循环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满足集约低碳循环发展要求。农业大市绥化正在绿色生态农业的康庄大道上铿锵前行。叫响“绿色绥化”主题,树立“绿色增长”理念,绥化将为子孙后代留下永恒的GDP。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