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互联网+”现代农业借风起舞

2016-09-22 13:07:20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农村工作通讯》记者 周学勤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决策部署,农业部于2016年9月5-7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大会上指出,当前“互联网+”现代农业,是继家庭承包经营、农业开放入世、农民工大量进城之后,又一轮指导农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和规则模式的改变与创新。随着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我国农业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将助推农业实现第四次华丽转身。

为“三农”发展提供新动能

——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综述

周学勤

  瓜果飘香,鱼肥蟹黄,农人正忙。这是入秋后江苏省苏州市东山镇的乡村景象。9月5日,在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召开的前一天,记者走进东山镇农产品电商产业园,发现这里比田野上更忙碌。在电商运营中心,成群的年轻人穿梭其中;在创客中心的会议室里,创客们围坐在一起商议营销策略;在商品展示区,新农人们忙于布置包装精美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园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已经入驻72家电商企业,吸引了创客150多人,电商们把东山镇农产品卖往全国乃至全世界,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2亿元。

  互联网正在加速融入东山镇农民的生产生活,重塑这个江南鱼米之乡的新面貌。与此同时,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新农人代表赶赴苏州,同国家相关部委、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涉农企业以及各路互联网大咖共赴于9月6日至7日召开的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用创新、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思维共同推动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在这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盛会上,“互联网+”现代农业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展览展示、信息大集、“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和新农民创业创新百佳成果推介、合作签约活动、现场考察、“互联网+”现代农业暨新农民创业创新论坛等7项活动精彩纷呈。创新的形式、丰富的信息化元素让参会者感受信息化浪潮扑面而来。

  驱动农业“跨越发展”

  在大会的创业创新展览展示和信息大集上,人们能真切感受到信息技术、现代装备等科技成果正在对传统农业进行彻底的改造,真切感受到农业发展方式和规则的改变与创新。在大数据的精准“计算”下,农业的各项资源要素被优化配置,曾经繁重的农事活动、盲目的市场经营,被鼠标的轻轻点击替代。

  在大北农集团农信互联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参观者纷纷驻足观看电子屏幕显示的生猪流动地图。直观形象的流动地图背后,是庞大的“猪数据”作为支撑。农信互联研究院院长于莹介绍,作为“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案例,截至2015年底“猪联网”服务的能繁母猪数量达到150万头,对应生猪约3000万头。凭借对海量的养殖和交易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并据此提出有效的信息产品和服务,“猪联网”将千千万万的养殖场户联系在一起,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享受大数据带给现代农业的智慧和便捷。信息化和生猪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在驱动这个传统行业实现跨越发展。

  在信息大集上,农用无人机企业同样赚足了眼球。洛克希德(武汉)无人机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展示的无人机植保大数据产业平台让大家看到农业生产装备也能玩转高大上。他们研发的无人机植保大数据产业平台是利用无人机植保作业,实时收集、自动传输作业相关数据,建立植保及农业大数据库,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服务、应用于一体,从而颠覆传统植保服务利益模式,重构新型的农药生产、销售、植保作业服务生态链和利益链。公司负责人介绍,平台运行以来,在多个省份建立了60余支、700余人的无人机植保服务示范队伍,开展了大田作物和果综合防治的试验示范工作。2016年,平台无人机植保防治面积达到90万亩次。从前期运行情况来看,效果显著。

  展览展示区和信息大集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创业创新案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而在“互联网+”现代农业暨新农民创业创新论坛上,来自政府部门的官员、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从事农业信息化的运营商和企业家以及一大批走在创新创新道路上的新农人,他们的思想分享则显得更加理性和冷静。此次大会上,展示与论坛的互动,彰显了热度与理性的交融、实践与理论的对接。

  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未来的农业会通过网络平台和数据支撑达到种养业的场景化、智能化,形成全产业链的高效无缝对接。这是对未来农业的美好畅想,然而今天的中国农业离这个美好的愿景还有多远的差距?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在论坛上客观地指出,今天的中国农业基础依然不够。没有基础的话,物联网加不上,信息化也加不上。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是和现代化发展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不容怀疑的正相关。所以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农业基础,我们可以创新,但是水平不够高、效果不够好,所以一定要重视基础。

  没有基础,再好的典型也只是盆景;没有数据,再精确的计算也挖掘不出价值。农业部门近年来在推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高度重视基础建设,建立起了强大的数据收集和共享平台,目前仅农业部就有21套调查制度、300张报表、5万余个指标,内容涵盖生产、市场价格、农村经营管理、农产品成本收益、农垦、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和农村能源环境等方面,经过数十年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通过“金农”工程建成运行的系统有36个,平均每天信息更新量达30多万条,现有数据仓库存量信息近9亿条。数据共享已经具备一定条件,农业部建立的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基本实现了各行业调查数据的统一存储。

  筑牢基础,成为信息化驱动农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前提。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大会发言时指出,农业部通过抓好信息进村入户和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两大基础性工程来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推进大数据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目前,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已扩大到26个省份116个县,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创建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在全国开展大宗农产品的全产业链监测试点,创新发布中国大宗农产品月度供需平衡表。

  助力农民“弯道超车”

  新农人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采访一些参加大会的新农人代表,基本上就能描述出他们的群体特征:创新的思维跟得上时代,吃苦的精神拼得过前辈。当这样一群具备互联网思维、懂得现代信息技术、深谙触网营销的新农人进入农业,回到乡村,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无疑会迎刃而解。

  记者在会场上偶遇一位去年采访过的新农人武祝琴。这个山西姑娘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们种了3000亩苹果树,以私人订制和微商的形式在网上卖的热火朝天。武祝琴没有成功入选新农民创业创新百佳成果,但是她还是决定来看看。

  “现在正是苹果销售旺季,每天要处理几千条订单,我已经两天没睡觉了,”武祝琴告诉记者,“但是能来这里还是很开心。看到这么多同样在路上的朋友,看到了差距,开阔了眼界,也找到了归宿感。”

  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和新农民创业创新百佳成果推介是此次大会的一项重要活动。农业部在活动现场向社会推介发布了“一二三产融合打造智慧美丽乡村”等107个“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和“农产品电商成就农村创业之梦”等103个新农民创业创新百佳成果。土生土长的山西陵县农民王小帮在淘宝网上把红枣、核桃和五谷杂粮卖成“爆品”;留学归来的江宇虹从互联网云计算企业的高管跨界成为阿卡农庄总裁;大学生鲁曼放弃城市优越生活条件,带领村民一起培育火鸡产业。这些案例和成果是从千千万万个武祝琴这样的农业创业者和新农人中间遴选的优秀典型。新农人们借助“互联网+”的风口,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变,也成就了个人事业的弯道超车。

  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乡当个新农人。在农业电子商务论坛上,阿里研究院发布了国内首份《返乡电商创业研究报告》。报告指出,返乡电商创业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潮流,电子商务有效释放了“草根”创造力,成为推动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最大动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从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返回家乡,新农人通过电商交易平台将本地特色商品与全国甚至全球市场联结了起来,在互联网联通全球的特质下,实现着自身价值和农村面貌的双重改变。

  不仅是新农人,越来越多的农民也开始上网“触电”。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为农民培育互联网思维,学习运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奠定了基础。2015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农村网民数量达1.9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32.3%。各大电商平台迎合这一趋势发力农村市场。阿里巴巴为农村地区的创业就业提供了农民网商和农村淘宝合伙人两种主要途径。京东迎合国际国内品牌、融资厂商为农民合作社以及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品牌化的农产品、营销等综合服务,帮助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创业创新。

  借助信息化手段,农民实现了从传统的单一的生产者向生产经营主体的转变,懂生产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正在壮大。这样的转变,也意味着“农民”这个词汇的含义真正从身份向职业的彻底转变。

  “互联网+”描绘乡村靓丽风景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发表论坛主旨演讲时,“互联网+”现代农业应当加“三农”,包括农业、农村、农民,而不仅仅是加农业生产、加电子商务。农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一场深刻的生产和经营革命,当涉及村庄治理的村务信息在线化,村民的公共服务需求数据化时,“互联网+”将会描绘更加和谐、繁荣的乡村风景线。

  “海南互联网农业小镇”是本次入选的“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案例之一。在展示现场记者点击触摸屏进入综合服务平台,涵盖产业、运营、服务、管理和创业等5个子平台多项应用呈现眼前。“平台的设计理念就是镇村互联、精准服务。”平台设计负责人徐珍玉点开农村政务板块,在农村扶贫应用下,全镇扶贫户的家庭、生产信息一览无余,“村级信息员负责采集相关信息后上传至镇级平台,贫困户家里要在网上卖什么农产品,家里的农家乐能提供多少客房都能通过电商连接,这样精准扶贫就有了针对性。”据介绍,互联网农业小镇是海南省以信息化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次探索,包括石山镇在内的10个互联网小镇都建立起了四级协同的信息服务站点和专职信息员队伍,55个村级信息服务中心形成了涵盖旅游、电商、生活信息和金融服务多个板块的信息服务体系。

  在苏州市东山镇潦里村益农信息社,记者看到信息进村入户给当地村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潦里村益农信息社汇聚了农业、气象、科技、有线电视、金融、邮政等部门的信息资源,依托吴中益农信息服务、全媒体数字电视信息服务、水产科技服务等三大平台为村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村民陈荣告诉记者,今年七月份苏州连续下暴雨,他养殖的螃蟹突然大批死亡。陈荣立即通过手机客户端给“水产科技服务平台”发去咨询信息。反馈意见很快传回:“可能是连续阴雨导致水中缺氧。建议考虑添置增氧设备。”这条建议让陈荣的螃蟹药到病除。益农信息社不光为农民的生产经营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也极大便利了农民的日常生活。

  2014年,农业部开始试点村级信息服务站,截至今年5月底,建成益农信息社19316个,提供公益服务273.5万人次、便民服务8945.2万人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1.5亿元。未来两到三年时间内,益农信息社将基本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按标准选聘信息员,将把全国的益农信息社联成一张大网打下基础。这个重大基础性工程将修通农村的信息高速公路,打通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让每一个农民都像城市人一样分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指出,要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综合、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缩小城乡数据鸿沟,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大数据建设,完善村、县相关数据的采集、传输、共享基础设施,建立农业农村数据采集、运算、应用、服务体系,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增强乡村社会治理能力。这些目标,在信息进村入户的深入布局下,正在逐步实现。

  9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了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有效途径。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有关精神,把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制高点,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快速健康发展。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的召开,为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凝聚了共识、指明了路径、鼓足了干劲。一场以互联网为主要动力的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正在广袤田野上蓬勃兴起,必将成为农业现代化征程上的新引擎,为“三农”发展提供新动能。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