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把握好四个“三”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暨新农民创业创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2016-09-07 14:33:20       来源: 中国农村网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发表主旨演讲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决策部署,9月6日,农业部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总结交流各地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的好做法和好经验,研究部署“十三五”期间“互联网+”现代农业重点工作。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发表主旨演讲说,目前,创新、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思维已经达成时代的共识,“互联网+”标志着互联网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进一步发展好、利用好、维护好互联网,在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实践中把握好四个“三”,以此深化、拓展和丰富互联网思维。

  屈冬玉说,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当加“三农”。互联网具有泛在的明显特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将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生活产生深刻影响。“互联网+”现代农业不能仅仅理解为加农业生产、加电子商务,而应当包括农业、农村、农民在内的“三农”,充分发挥互联网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作用,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屈冬玉认为,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当着力构建“三大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就应当紧紧围绕这一重要目标,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重构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使农业生产全过程实现精准化、智能化,让农业经营有规模、有效益,提升网络化水平,让农业产业有面子、有竞争力、可持续。

  屈冬玉说,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还应当瞄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目标”。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业竞争力不强,出现了国内外价格倒挂和需求外溢的现象,这些问题都需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就应当瞄准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三大目标。实践表明,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可以有效建立可信赖的农产品追溯体系和保障体系,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实现提质节本增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屈冬玉强调,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还应当把握好信息技术的“三大规律”。与信息化相关的理论有很多,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当重点遵循和把握三大规律,一是摩尔定律,二是长尾理论,三是梅特卡夫定律。摩尔定律揭示了农业信息技术装备使用成本将不断降低的发展趋势,农民使用智能手机将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农业物联网将会在生产经营中得到广泛应用。长尾理论指出,利用互联网,众多小众产品可以汇聚形成与主流产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为每一个农民就业创业提供了机会,农业农村新业态、新经济和新的商业模式孕育着无限可能。梅特卡夫定律表明,网络的价值取决于用户的数量,我国农村网民目前已经达到1.95亿,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3亿,作为重要的网络资源,农村网络的潜在价值巨大,有待释放。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