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食安查”为舌尖上的安全加锁

2016-08-30 15:01:22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杨洁

  

  随着公众对“舌尖上的安全”关注度日益提高,诉求逐步多样化,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和常态化也被提上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议程。8月1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推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查询客户端(APP)食安查,并已正式上线。消费者购买食品前运用该客户端扫描商品条形码,即可查询此食品两年来的抽检结果。近年来,从简单的食品安全事件“事后查处通报”,到“预防为主”的抽检结果定期发布,再到监督抽检信息查询平台上线、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实时查询,公众了解食品安全信息的途径日益深化,此次,通过手机查阅“舌尖安全”不仅进一步说明了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常态化,也开启了全民共治食品安全的篇章。

  手机可查“舌尖安全”

  国家食药监总局称,开发这款App旨在进一步方便公众和食品生产经营者及时查询抽检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可及性,提升抽检数据的利用效率。该APP数据信息来源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的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检数据库,主要包括2014年以来国家公布和各省级局纳入总局抽检数据库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和不合格结果。

  据了解,食安查APP支持安卓和苹果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下载安装,共提供三种查询方式:一是通过输入食品名称,快速找到其查询的食品抽检结果。在首页栏标内输入任一品牌名,即可看到该品牌产品的抽检结果,此外输入商品品类,例如“奶粉”可列出食品名称含有“奶粉”字样产品的抽检结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列表内食品分类进行点击,例如“调味品”,即可获得该类别商品的抽检结果。同时,可通过扫描商品条形码进行查询。查询结果按照“抽检结果全部合格的产品”和“抽检结果出现不合格的产品”两个板块依序显示。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监三司司长王红表示:食安查APP的数据信息主要包括2014年以来国家和各省级食药监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结果,共计16万条商品信息,覆盖33大类产品。消费者用食安查APP不仅可对食品体检,更有助于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食安查APP上线后,消费者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消费者认为食安查的上线是民众安全意识提升的体现,也是食品安全公开化的良好开端,但也有一些消费者认为现阶段食安查APP还亟待完善,其意见主要集中在信息数据不够全面、页面设计单一,以及部分手机出现打不开、神闪退等情况。对此王红表示,这仅仅是一个试行版,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用条形码查询时可能个别商品的条形码还没有进入库里,但是查不到条形码并不等于说这是非法产品,在后边的监管会不断完善。

  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渐成常态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自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建后,结束了过往多年食品安全监管“九龙治水”的局面,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和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也成为了食品安全监管链条的“重要一环”。

  诚然,信息公开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手段,也意味着发布内容尤为重要。

  此前,由于食品安全监管环节分散在不同职能部门,国家、地方、各部门的食品安全抽检各自为政,检测标准和项目不统一,公布内容也相对简单。个别不合格食品和不合格项目被公布后,由于缺乏权威、统一的解读,被发酵为“毒”产品,引发不必要的公众恐慌。因此,在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建立国家食品安全抽检制度,统一抽样标准、抽检项目和抽检标准。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去年12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对外公开征求《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意见。其中对食品安全事故2小时之内报告做出了细致的规定。

  今年6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做好食品安全抽检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实现食品抽检全覆盖和检验结果全公开。该《意见》明确规定,全国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将按照层级不同对不同类型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抽检。在具体抽检中,蔬菜、禽畜、肉类、水产品等高风险品种每月抽检,较高风险的产品每季度抽检。抽检的样品应主要在流通环节购买,采取交叉抽样、异地抽样和专项抽检等多种方式,并要求各级食药监管部门在抽检结果出来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对不合格产品采取的处理措施。另外,省、市两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接到检验结果后,要在5个工作日内汇总,并报送上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信息公开渐成常态化。

  此外,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也进行改版,进一步凸显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态度。延续新闻发布、政策解读、科普知识等重点栏目同时,在首页还突出了食品安全查询功能,对公众查询、企业查询和标准查询进行细分,公众也可通过网站了解监管动态、食品公告通告、食品抽检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人们获取信息手段的逐渐变化,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平台也产生了一些变化,传播方式的改变也让不可控因素逐渐增多。今年年初开通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食事药闻”,涵盖信息动态、安全提示及科普服务三个板块。结合之前开通的微博和客户端,完成“两微一端”平台的搭建。同时将“两微一端”新媒体链接均在首页右侧醒目位置呈现,并在网站右上角增设“网站使用指南”,便于用户浏览使用。去年6月国家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推出《食事求是》APP官方软件。该款APP设计了“食安共治”版本,为广大群众提供了食品安全监督举报平台,消费者可以和“智能安全员-小安”或者附近的食品安全专员联系,举报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举报之后有关部门会及时跟进,消费者可以在APP里查看处理的进度和结果。

 

  ◇编者手记◇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场全民保卫战

  即便在物质文化取得巨大发展的今天,“民以食为天”仍然被提及,有所区别的仅仅是,过去我们期望吃饱穿暖,现今,我们强调“食品安全大过天”。过去一段时期,我国相关部门始终在打击有违食品安全的事件,然而食品违法事件却如同野草一般死死生生,灭而不绝。

  有人认为,食品安全离不开严格的监管,需要完善法律、大力监管和先进技术并行,但我们看到的是,近年来,各相关部门做了大量食品安全工作,从食品原料质量到食品加工,从食品制作生产到市场销售,各监管部门高度重视、严格管理,通过一系列的监督、抽检、查处、侦破、取缔、整改,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却难以长久保持。因为从小作坊到大型食品企业,再无缝的监管也难抵层出不穷、变幻莫测的隐蔽环节。

  同时,业内曾将食品安全冠以道德枷锁,希望以此能唤醒企业的良知,倒逼企业规范生产和经营。然而,良知在文明社会中更像是一场无力的宣泄。往往当一个问题食品被曝光,消费者在痛骂黑心商家的同时,也在质问监管者为什么当了“马后炮”。事实上有些食品生产商对事无巨细的政策标准并不了然于心,往往是出了事才发现不觉间触碰了法规与舆论的导火索。

  事实上,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毋庸置疑,德治法治并举,刚柔并济是破解食品安全难题的最好路径。然而,强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不只是官方的责任,更是我们广大消费者共同的责任。既然人人都需要安全的食品,那么维护食品安全也需要每个人的力量。发现食品安全违法问题,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向监管部门举报,而不是一味抱怨、发牢骚,更不能无中生有、制造传播虚假信息。

  诚然,维护食品安全不是旦夕之功,让人欣慰的是,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群众的力量,从举报平台到扫码查询,从微信号到APP,不遗余力地调动群众的力量,将食品安全的督查战化为全民保卫战。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也顺应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切和强烈愿望,以坚决的态度、强有力的措施,持之以恒地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只有这样,顺应历史发展,汇聚人民的力量,社会才能发生根本变革。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