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的卓尼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壤的褶皱地带,光照充足,气候适宜,是一个农林牧渔兼宜的综合农业区。
六月的卓尼,空气清爽,气候宜人。驱车沿合卓公路向西行驶,碧波荡漾的洮河、肥沃的冲积平原、铺到山腰的草原、草甸上悠闲的牛群……笔者深刻感受到卓尼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来的新变化。
种植结构调整调出“大棚长廊”
沿着卓尼县洮河两岸的公路一路向西走去,一排排整齐的日光蔬菜温室在晨曦里泛着银白色的光芒,形成绵延数十里的“大棚长廊”,到处是农民们忙碌的身影,让人目不暇接。以前这里还是一块块长满小麦、洋芋、油菜、蚕豆等传统农作物的庄稼地,现如今农民们改种菜了。
为了推广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县乡干部深入农户,讲优惠政策,讲优势条件,讲市场潜力,一次次解释,一次次劝说,个别农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建棚。县上趁热打铁,给建棚的农民提供了钢材支架、塑料薄膜等材料,帮助联系贷款、种子,为每座大棚补助2万元建设资金……就这样,一座座温室在洮河岸边建了起来。第一年春节前后,鲜菜上市了,且卖得异常火爆。看到种菜的乡邻们赚了钱,原来不愿种菜的农民眼热了、心动了。
卓尼县发展温室蔬菜的条件得天独厚。日照时数长,比我国最大的温室蔬菜基地山东寿光的日照时数还要高20%;洮河沿岸水资源丰富,没有污染,而且土地连片集中;2000米~4920米的高海拔,气温低,病虫害少,市场潜力巨大,周边县市还没有大规模发展温室蔬菜。在内外因具备的条件下,2008年,该县成立了蔬菜产业化办公室,迈出了规模发展蔬菜产业的第一步。截至目前,种植日光温室蔬菜400多座,建立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个,年产值970万元以上。
同时,卓尼县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观念,不断贯彻和落实科技兴农方针,做好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改良和推广普及,以及各类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大部分地方品种被引进的优良品种所代替。
通过推广应用技术、引进繁育新品种,引导农牧民流转承包细碎耕地,卓尼扩大连片种植面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牧民收入。全县流转土地面积1.7066万亩,粮油作物良种推广面积10.45万亩,良种率达92%,创建青稞高产示范田1.5万亩,建立青稞生产基地2万亩,建立相对连片集中青稞繁育基地1500亩,建立百亩以上青稞标准化示范点2个;推广种植杂交油菜2万亩,建立百亩以上杂交油菜标准化示范点1个;建立马铃薯良种基地200亩,并从定西市马铃薯研究所引进马铃薯脱毒种薯微型薯原原种1500粒在示范园进行示范种植。
牧民华丽转身成为渔民和药农
如今在卓尼九甸峡水库几千亩的水面上,养鱼网箱星罗棋布。曾经的牧民摇身一变成为渔民,他们划着小船,熟练地穿行在碧波之中,成为甘南高原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随着九甸峡水库建成蓄水,卓尼县把发展网箱养鱼放在了五大产业(网箱养鱼、中药材种植、生态旅游、劳务输出、经济林果)之首来抓。通过调研论证,最终确定养殖鲟鱼、虹鳟鱼、金鳟鱼、黄河鲶等中高档冷水鱼。截至目前,全县成立专业养殖合作社26个、渔业公司1个,带动200多户群众创业,藏巴哇乡农牧民自愿投资990多万元,网箱养鱼发展到45亩,已成为藏巴哇乡新堡村、包舍口村、柳林村的主导产业,农民们华丽转身成为渔民。预计到2016年年底网箱养殖面积将达100亩,年产值可达4600多万元。此举缓解了库区群众就业压力,同时带动了藏巴哇乡绿色食品的开发利用。
“十二五”期间,卓尼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主导产业来培育,中药材种植逐步走上规范化、产业化发展道路,药材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发展势头。
在藏中药材、蔬菜产业上重点培训和壮大合作社、种植协会,通过合作社和种植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全力打造卓尼中药材集约化经营的示范区,逐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带动、大户带动等多种发展模式,规模种植户不断壮大,形成了“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药材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和引进丹参、藏木香、红景天、川贝母等13种药材新品种,建立药材示范点5个,各类中药材繁育基地1万多亩,1.8万亩汉藏药材通过了省级无公害认证。加大与甘肃农业大学、奇正藏药有限公司的合作力度,形成了集药材选种、育苗、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在规模发展上取得了新突破。
2016年4月,卓尼当归育苗达到153.4万公斤、当归育种0.682万公斤、低杆黄芪育苗2.8万公斤、唐古特大黄育苗274万株、羌活育苗5.18万公斤,并且是自繁自育的真种苗,经过三年一个周期循环发展,该县育种育苗田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育种育苗基地的建设,将逐步摆脱卓尼县种子种苗依赖外地购进的现状,助推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
卓尼县现代农业标准化设施种养科技示范园种出彩虹椒
农民过得像“城里人”
柳林镇上卓村是有名的生态文明示范村,直通村庄的水泥路平坦宽阔,黄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林立……每到黄昏,上卓村农耕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孩子们游戏,老人们下棋,小媳妇们老大妈们广场舞,小小的广场变成一片欢歌与笑语的海洋,成为农民们放松身体、释放情感的好去处。
通过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发展产业化经营,卓尼县农牧业特色产业逐步发展壮大。2015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27元,农牧业增加值达4亿元。农牧民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许多村庄完成了生态文明村建设,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享受到了丰厚的民生福利。
“十二五”期间,卓尼县实施民生改善项目266个,累计完成投资39.4亿元。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5.02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1.63万人,累计脱贫3.39万人。通过“一册明、一折统”发放惠民补贴38项,落实资金5.46亿元,受益群众18464户;统筹各类资金1.62亿元,有效解决了群众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住房难、饮水难等问题,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发展成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认真落实“两免一补”等各项优惠政策,全力巩固“两基”成果,顺利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投资3562万元新建4所学前双语幼儿园、3所教师周转宿舍,实施了20所学校的“全面改薄”项目,切实改善了办学条件。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规范新型合作医疗,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新农合参保人数7.5万人,发放各类保险金1.45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394元,较“十一五”末期增长75%;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26元,较“十一五”末期增长91%,社会保障体系趋于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投资5.8亿多元,建设廉租住房6968套;投资8000多万元,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020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900户,还有3200套各类保障性住房正在建设当中;按照每人每月每平方米补助6.5元、每人15平方米的标准,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700多万元;投入3亿多元,完成农牧村危旧房屋改造14100户。大力发展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81个,注册资金1.46亿元。
投入资金4亿多元,全力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修建宽12米的步行街1.7公里,步行街内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苫子房”商铺17500平方米,住宅楼40栋136000平方米,从根本上解决排洪渠周边居民的居住安全问题、城市环境卫生“脏、乱、差”与市容市貌“破、旧、乱”的现象,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
生态旅游铺就卓尼的“钱途”
无论是春暖花开还是炎炎夏日,每当双休日或者小长假,大峪沟4A级旅游景区游人如织,木耳镇多坝村的村道上停满了私家车,“农家乐”里都是等着品尝农家菜的游客……对于这样的场面,多坝村党支部书记陈文斌笑着说:“生态资源是我们的富矿,农家乐让村民致富,发展旅游大有‘钱途’。”拥有大峪沟4A级旅游景区的多坝村旅游业,已经成了木耳镇的一块旅游招牌。
卓尼县境域广阔,地形复杂,发育出苍翠的山、峡、河、溪,奇峰、峻岭、清泉、洞穴及莽林、草原;卓尼是古代“汉藏走廊”的通道之一,又是古代羌、吐谷浑、吐蕃等民族活动的中心地带。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资源与当地民族、宗教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情,为开发当地旅游事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旅游业发展引起卓尼县决策者的高度重视。卓尼县县长韩明生认为,加快全县旅游业的发展,是发挥卓尼县比较优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是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全县开放开发步伐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全县各级党委政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在发展旅游业的主旋律中,充分发挥旅游在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卓尼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将此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来抓。
“十二”五期间,卓尼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大软件和硬件建设,相继完成《卓尼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洮河风情线及大峪沟景区旅游开发详细规划》等,成立五彩卓尼风情旅游艺术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等方式,投入资金20000多万元建设了大峪沟藏族风情苑、棋布林卡度假村、大峪沟三角石旅游景区栈道等一大批旅游项目,打造“山雄石奇自然景观、水丽林秀生态乐园”自然景观旅游品牌。大型商场、超市和集“吃、住、行、游、购、乐”为一体的宾馆、餐厅遍及全县。
“十二五”期间,卓尼县共接待游客158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6.4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54倍。旅游产业的发展充分展示了卓尼从旅游资源大县迈向旅游经济强县的坚定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