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极白”三问

2016-07-25 10:38:29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蒋文龙

  作为品牌农业的探路者,“安吉白茶”的成功,曾经被认为是一个奇迹。这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满打满算只有三十来年历史的茶叶品牌,不仅“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而且以其成功,影响着诸多地方的农业品牌化实践。

  但最近“安吉白茶”有点烦。因为政府引导成立了茶产业基金,国企“安吉城投”依托基金进行产业整合,推出了“红色”背景的“极白”品牌,结果与诸多民营茶企形成了直接竞争,一时间议论纷纷,引来满城风雨。赞成者有之,认为这是区域品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而诸多民营茶企则感受到巨大压力,惊呼“狼来了”,质问“极白”到底是整合者还是搅局者;还有的则断言,这是“国进民退”、“与民争利”。

  地方政府有责任扶持农业产业发展,但茶产业作为竞争性领域,政府是否应该介入,应该如何介入?国有投资平台实行改革,进入竞争性市场的边界在哪里?如何实现错位竞争?将“名优茶”定位为“类快消品”进行品牌营销是否违背了农产品的特殊属性?作为地理标志产品,“极白”应该如何为“安吉白茶”加分?农企进行资本运作目的和意义何在,挂牌上市后是否会“一家独大”,形成垄断,破坏公平竞争的格局?

  一石激起千层浪。安吉白茶的“遭遇”引发人们一系列思考。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在全国难以计数的区域公用品牌中,安吉白茶极富传奇色彩。

  30多年前,白茶在安吉海拔800米高的大溪村被发现。鉴定证明,这种变异白化的绿茶,氨基酸含量为普通绿茶的2-3倍,不仅香浓而且滋味鲜爽。因为品质上的优异表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白茶在全县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

  具有一定的规模之后,围绕标准制订,品牌创建,安吉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尤其是探索“母子品牌”模式,既帮助了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茶农进入市场,同时又维持市场秩序,确保了“安吉白茶”牌子越做越响,被认为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创新之举。

  一直以来,安吉留给人们的印象都是偏僻和贫穷。但如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安吉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富裕安康,这其中,白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由于效益可观,近年来,安吉白茶被不断引种到外地,而后又返销回安吉,严重扰乱了安吉白茶的市场秩序。面对此,安吉又有针对性地推出茶园证制度,将茶园的面积和产量进行登记发证,并且凭证还可以抵押贷款。去年以来,更进一步推出了金溯卡,将白茶生产管理交易的各种功能集于一“卡”,为白茶产业的规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人工引种到规模化发展,从规模化发展到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在白茶发展过程中,安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期间筚路蓝缕,历尽艰险。

  2015年的统计数据:安吉白茶面积17万亩,产量1850吨,产值21个亿。涉及种植农户16000多户,为安吉农民人均年增收6000元。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对安吉白茶的评价,就是“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经过30余年发展,安吉和白茶两者之间已经形成了难分难离,互为表里的深层联系。人们看到安吉,就自然想到白茶;看到白茶,也马上会想到安吉。安吉白茶已经成为安吉一张名副其实的“金名片”。事关“安吉白茶”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