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一些进城打工青年、毕业大学生回到农村进行创业,他们富有激情,勇于拼搏,善于创新,不少人成为农业企业家、农场主、经营大户。他们的创业故事实际上告诉我们,搞农业是有前途的,在农村也能干出一翻事业。2016年6月22日,农业部在京召开了农民创业创新经验交流座谈会,来自基层近10位成功创业的青年农民代表分享了他们各自创业中酸甜苦辣和所思所想所盼。本期特将他们的创业故事与我们的读者分享,在向他们致敬的同时,也愿激励更多青年投身到农村的创业创新大潮中去。
帮农民打通创业创新四大关卡
本网评论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广袤乡镇百业兴旺,可以促就业、增收入,打开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新局面。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创业创新,早在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投身新农村建设”;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要求“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提升、扩散、共享为纽带,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返乡创业格局,全面激发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热情,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
当前,我国农民创业创新的热潮正在形成。据统计,到2015年底,全国农民累计创办2505万个中小微企业,近5年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已超过450万,有54.3%的返乡创业者通过新媒体了解信息、政策法规并进行营销推广,现代要素投入明显增加。但同时也应看到,融资难、用地难、吸引人才难、创业风险高等问题,仍然阻碍着农民在创业创新之路上快步前进。推动农民创业创新,需要帮助农民打通以下四大关卡。
一是打通人才关,帮助农民组建创业团队。独行者速,众行者远。农业创业错综复杂,所要求的能力涵盖技术、管理、营销、财务等各方面,远不是单个创业者自己能够大包大揽的。现实中,由团队创办的农业企业在存活率、成长性等方面也显著高于个人创办的。应大力培育农民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利用现有培训资源网络、远程传输、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和培训机构,对正在创业及具备创业创新潜力的农民开展培训指导,帮助他们组建具有竞争力的核心创业团队,帮助他们选对人、用好人、留住人。
二是打通融资关,帮助农民筹措创业资金。阻碍很多农民投身创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难以凭借一己之力拿出数目不小的启动资金。应在返乡创业较为集中、产业特色突出的地区,探索发行专项中小微企业集合债券、公司债券,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应进一步提高返乡创业的金融可获得性,扩大抵押物范围,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加大对返乡创业的信贷支持和服务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可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应按规定安排贷款贴息所需资金。
三是打通服务关,帮助农民控制创业成本。应努力搭建各类农民创业创新平台,及时为创业创新农民提供市场行情、设施设备、项目指南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技术人才和市场销路等方面的问题。依托各类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展示展销会,全方位组织开展农民创业创新项目洽谈、投资融资、市场推广、产品展销、技术交流、人才招聘等服务,尽可能帮助农民减少企业运营成本。
四是打通保障关,帮助农民防范创业风险。创业之路永远与风险相伴。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创业创新始终面临着自然、市场和质量安全三大风险的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农业灾害呈现多发频发重发态势;随着农业市场国际化发展,农产品价格和流通的市场风险与竞争日益加大;随着农产品市场的不断规范,国家加大了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应对这些新变化,需要建立有效的规避和分散风险的农业支持保护机制,提高农民创业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