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4 08:03:56 来源: 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信息宣传组 作者:赴贵州调查组
贵州省湄潭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近60%。在湄潭,随处可见的一句广告词是:到湄潭当农民去。调查组也明显地感受到了当地农民很高的幸福指数。湄潭的实践告诉我们,农业搞好了,也能致富农民。
一是调整优化结构,因地制宜打造优势产业。湄潭气候适宜生产绿茶,近年来,该县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当地农民在政府引导和市场效益的激励下,积极将坡地、林地、荒地等以前不好用的土地利用起来种茶。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到近6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65%,产值占全县总产值39%。金花村支书冯艳青给我们算了一笔账:金花村人均拥有茶园面积超过3亩,户均超10亩,平均下来每户家庭从茶园上可以收入4万元左右,如果是做茶叶加工或者茶叶经销的话,收入就会更高。
二是推进大众创业,积极发展产业主体。湄潭在发展茶产业的过程中,充分重视茶业加工、经销企业的作用,通过金融支持、技术服务、证件手续办理服务等措施支持企业发展,既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也出台专门措施积极支持农民自己创办的家庭式小微型加工和经销企业。这些小微企业,与农民和市场的联系都十分紧密,在增加自身收入的同时,也充分支撑了当地茶青(鲜叶)收购的价格。很多农民通过创办加工、经销类型的小微企业,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草根的逆袭,大众创业成为了将农民与市场连接起来的桥梁。当调查组询问这些小微企业是否存在同质化、低价恶性竞争的问题时,县农牧局副局长张勇表示,不排除存在这样的情况,但也要看到,目前湄潭茶叶种植面积排名全国第二,需要这么多的加工、销售企业,这些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也在寻找差异化发展的途径,各企业在口感、外形、销售区域等方面各有所长。
三是延伸产业链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发展农业致富,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更多的附加值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核桃坝村积极打造茶旅一体化发展基地,整体申报了4A级景区,在春茶上市的这段时间,每天接待游客上千人。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在提升“湄潭翠芽”、“遵义红”公共品牌知名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产业的升级,有力增加了农民收入。2014年,湄潭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远超贵州全省平均水平;部分产业链条延伸较好的村,比如核桃坝村、随阳山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1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