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瓦房店东马屯水果专业合作社:
把“东马屯苹果”做成百年老字号
2016-05-25 11:42:37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蒋 钊 霍 然 通讯员刘雪
东马屯水果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所在地命名,于2007年8月1日成立,是大连地区第一家经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合作社,孙经中任理事长。另设立理事9人,监事5人。截至2015年底,合作社核心成员471户,主产果园面积2600亩,年销售收入7500多万。被列为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单位”,辽宁省“十大经济合作组织重点示范单位”,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示示范社”等。
东马屯合作社已经成为东马屯村的标志
如今,“东马屯水果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大连市瓦房店东马屯村的标志。
到村口,首先看到的就是合作社的办公楼,上面还同时挂着“党建示范社”“党员活动中心”“东马屯苹果协会”等一系列标牌。和东马屯苹果名气相当的还有村书记孙经中,他是“东马屯苹果”这个品牌的培育者,更是全村人的主心骨。
新官上任 连下三道“封令”
2007年,孙经中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在全村人殷切期盼的目光下,参与了瓦房店东马屯乡村“两委”换届选举,并高票当选村党支书。已近耳顺之年的他,决心用自己经营果品公司的经验带领全村人致富。
很快,一幅崭新的村容村貌图景在他脑海中勾勒出来。孙经中马上在村委会上提出了三道“封令”:停止放牧,把山封了;停止开采,把矿都封了;停止饲养,把养鸡场封了。
村委会炸开了锅:新官上任不给老百姓致富铺路子,怎么反倒像在给老百姓致富堵路呢?孙经中则坚持认为生态是立村之本,没有好的生态环境,搞不了产业,更致不了富。
就这样,孙书记开始了在全村的动员工作。借着村里的大会小会,他一次次给村民们讲治理生态环境的好处,自己讲不清楚的就请农业专家来上课,让大家明白搞苹果标准化生产的条件和好处。
就这样,三道禁令完成了,但接下来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才是更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东马屯崇山峻岭,沟岔交错。溪水在山间汇聚成长9公里的东马河,当汛期来临时,就会给下游的果树带来涝灾。孙书记找来专业技术人员对河道进行设计,把侵占河道的果树连根拔起,把非法采沙形成的深坑填平,在下游筑起防护堤和拦水坝。就这样,一条新的东马河从层层叠叠的果树园中川流而下,一条生态走廊建立起来。
三封之后,全村的山体进入了封山育林期。孙经中心里明白,要想把东马屯这块牌子竖起来,必须出精品,出别的地方都种不出来的好果子才能在市场立足。所以他早就瞄准了要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这三块牌子的认证,而实现这些的第一步就是生态达标。
“生态立村”四个字说说简单,真正实现却要靠全村人的共同努力。“组织化”是孙书记最长挂在嘴边的三个字,也是他认为在村务治理、合作社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为了把村民拧成一股绳,他一次次开会分析形势,摆事实讲道理,讲发展路子,渐渐地村民在思想上统一起来,各项生态治理的要求也就落实下去了。
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东马屯3.1万亩山场自然生态恢复良好,2015年还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孙书记的主意没有打错,不仅全村7500亩果园实现绿色生产,“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地理标志商标”都一一写进了东马屯苹果的标签。
合作社的技术员在指导社员进行春季果树的修枝工作
组织化生产 实现品牌效应
2016年,苹果的市场价格低迷,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滞销卖难的情况:眼看着新一季苹果都已经进入生长周期,冬储的苹果却还有一多半没有出库,长期的积压造成资金的占用和成本的加大。
“我认为这是好事,是一场革命。”说这话时孙书记俨然一位身经百战的谋略家,既有对产业的深思熟虑,又对产业的新发展充满期待。“我们的社员都不慌,他们交了果获得了第一次分配,现在等着年底二次返利。我觉得恰恰是这样的情况,让社员感受到当别人被动时他很主动,所以对今年继续跟着合作社干就更加坚定。”
这支在今年的市场形势下仍然保持战果的队伍是孙书记用近10年的时间培养起来的。最初,入社的109户社员仍然是一家一户独立经营的旧模式,他意识到这不仅违背了建立合作社的初衷,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不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打通为千家万户的大生产,就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风险,更难以形成被市场认可的品牌。
为此,他从企业管理中借鉴经验,提出了以“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培训、统一农资、统一收购、统一储藏、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十统一”,成为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具体实施步骤。有了明确的发展路子,很快更多社员开始申请加入合作社。
“我们在扩大合作社规模时还是比较谨慎的。《合作社法》规定‘入社自愿,退社自愿’,这是双向选择,要以保证品质为前提。”合作社理事孙成道说。到目前为止,合作社拥有核心社员471户,占全村苹果生产规模近一半,同时借助协会的影响力,带动周边4000多户果园生产。
东马屯合作社的管理绝不输于一个现代化企业的运营。为配合合作社运转,设立了基地生产部、技术培训部、加工储藏部、科技应用部、市场销售运营部(财务部)五个部门,从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达到投入一致、技术一致、效率一致、产出一致、销售一致。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个个体的生产能力,也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个个体的收益。
高度的组织化将整个东马屯的苹果生产凝聚到了一起,打造了“东马屯苹果”这个品牌。“我始终认为合作社是农业走产业化之路的核心力,是最科学的载体。”孙书记说,“由合作社打造的品牌是整个东马屯的公益品牌,把全村的生产力整合到一起,让全村共同致富。”
冬储近半年的东马屯苹果依然果香四溢、品相绝佳
合作社果箱厂内存放着不同品种苹果的包装盒
苹果也能成“百年老字号”
在种满苹果树的山间遛弯是孙经中每天最惬意的时刻,他把山上的每一石每一木都看作宝,看作要代代相传的传家宝。如今在山上有30余株老国光、金冠苹果树被特殊保护着,树龄最长的有110多年。
东马屯种植苹果历史悠久,在孙经中的记忆里,老一辈人在穷山沟里就是靠种植苹果养家糊口。“我希望东马屯的苹果能像那些百年老店、老字号一样,能够一代代传下去。”
“传承与持续”的理念是孙经中格外看重的。他把看待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理念同样运用到对“东马屯苹果”的品牌塑造上,苹果是老一代人传下来的宝,不仅要珍惜还要发扬光大。如今它的品牌价值越来越大,成为全村人致富的产业,更要一代代传承下去。
“苹果可以说是东马屯的主要产业,是很多家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在现在这种市场竞争下,就是要靠品质取胜。要把东马屯的苹果变成其他地方都达不到的、独有的品牌,成为一个百年老字号。”如今,村里除了留守老人在从事果树种植,还有一批年轻人也加入到苹果产业的运营中。他们有的在参与东马屯苹果上海基地的建设,有的在与京东、“本来生活”等电商平台合作运营,逐渐成为东马屯苹果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借着当地苹果品牌的东风,一批山野果、山野菜自采基地和苹果采摘基地也建立起来。每到苹果采摘季节,漫山遍野仿佛点缀了无数的红灯笼,吸引了大批游客,生态旅游、采摘旅游、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也都在当地开展起来,成为当地农民又一个增收途径。
新一年的合作社董事会又如期召开。孙书记似乎早已兑现了当初对村民们提出的“生态立村,产业致富”承诺,但他依然没有卸下肩上的担子,而是投入到研究新形势下调整生产标准的讨论中,带领合作社社员们走向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