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8 14:38:25 来源: 中青在线 作者:谢耘 谢洋
4月9日,农历三月初三,广西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商品一条街一派熙来攘往的景象。身着蓝色民族服饰的侗族姑娘潘正纯拿着一个花样安静地做刺绣,引来众多游客驻足观赏询问。
为鼓励文化创新,充分挖掘柳州市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今年4月柳州市启动了首届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暨2016年“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商品一条街活动,共有52个商家在60个展位上带来了上百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产品,不仅有排箫、芦笙、月琴等民族乐器,还有糖画、刺绣、创意生活用品、民族服饰等。
“这在我们侗族寨子是好东西”
在潘正纯的展位上,记者看到了刺绣精美的侗族新娘鞋、花鞋、头巾、百鸟衣和百叶裙等。潘正纯的母亲,也是教她刺绣的师傅,坐在她的旁边默默地看着,不时用侗话指点她。每当有顾客来询问,潘正纯就抬起头兴致勃勃地介绍:“这都是我们亲手做的,这个鞋我做了20天,上面的绣花、还有千层底,是我亲自缝的。我们侗族只有送新娘的隆重场合才穿它,平时都舍不得穿。”
“你这个鞋底太硬了,而且很白,穿起来很难洗。”一位顾客摆弄着潘正纯做的侗族儿童鞋说。
“这在我们侗族寨子是好东西!城里人真是不识货哩。”潘正纯笑了笑,悄悄对记者说。在广西,侗族刺绣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以精美绝伦、原汁原味而为人称道。但是,这类传统手工艺品制作需要耗费高昂的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实用性不强,市场接受程度并不高。记者在潘正纯的展位上注意到,来往的游客常常会被精美的侗族服饰吸引,并上前询问价格,但面对一双耗时30多天制作、要价600元的侗族绣花鞋,游客尚会在购买前细细考量一番,更不用说一件耗费了一年心力制作的侗族百鸟衣了。
由于传统手工艺品“叫好不叫座”,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少。潘正纯说,在她的家乡,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坐龙村,和她一样做手工活儿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平时都上山采茶,只有闲暇时间才和妈妈学习手工技艺,赚点零花钱。我让我嫂子跟我一起做,我嫂子说她采茶一天下来就能挣100多块钱,做手工要做那么久,又费工夫又不赚钱,不如买别人做好的。”
潘正纯说,她和家人也在应对市场作出调整和变化。比如花鞋,城里人嫌手工纳的千层底太硬,她们就用塑料鞋底来代替,但在潘正纯眼里,还是手工做的最好,因为她们自己就穿这些。
侗族“木作大师”为找不到徒弟发愁
来自广西柳州市三江县程阳寨的杨云东是侗族木结构建筑的技艺传承人,他13岁还没念完小学时,就跟着父亲杨恒金、师爷杨天林学习木结构建筑,现在主要承接木结构建筑的设计施工工程,带着施工队走南闯北。在杨云东的展位上,摆放着一个个精致逼真的手工木作建筑模型,其中有侗族风雨桥模型、鼓楼模型等,引来许多小朋友好奇的目光。杨云东介绍说,模型是他从2000年开始利用闲暇时间制作的,按照设计图纸等比例缩小,不是普通的工艺品,自然价格不菲。
虽然手工木作模型没有卖出去,杨云东对自己的作品还是抱着手工匠人的自豪感。杨云东的展位上奖杯、奖牌林立,“非遗传承贡献奖”“中华木作大师”等荣誉使他在众多展位中显得格外惹眼。在所有奖杯中,一个由中华文化促进会颁发的“执着坚守奖”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说起“执着坚守”,杨云东首先回忆起了自己的父亲,“我父亲63岁了还在做这个,他做了一辈子……”今年37岁的杨云东,已经是个有20多年建筑经验的“老师傅”了。当记者问他是否带了徒弟时,杨云东苦涩地笑笑:“因为我的工并不多,有些徒弟带大了,赚不到钱人家就跑了,要是我常年有工程做的话他们也许不会跑。”
“获得的这些奖只是一些虚名,实际上我们一直过得很艰难。”杨云东说,他用自己多年来攒的积蓄在柳州市开了一家“杨氏木艺”工作室,接不到工程时,他连工作室的租金都要找亲戚朋友借。“压力真的很大,最困难的时候,我想过放弃。我身边的朋友都说,你还做这个干嘛,又赚不来钱又辛苦。我说我喜欢做这个,想想自己做了20多年,就这样放弃,有点可惜”。
“其实有一些人他们很需要我们的技术,但是他不知道去哪里找。我这边有他们需要的技术,又不知道该去哪里做。”杨云东说,他之所以参加非遗特色商品一条街活动,也是想走出大山,到外面寻找机会。
目前杨云东面临的最大难关,就是没有自己的公司,导致他不能接到一些需要走对公账目流程的工程。“不是我不想把这个事情做好,只是我现在没有能力去做。”因为从小跟着父亲学习技术,杨云东小学都没有毕业,即使要去找相关机构反映协调,他也不知道该找谁。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
在侗族姑娘潘正纯展位的隔壁,同样是广西侗族人、同样做民族手工艺品的石姐已经在上海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在她的展位上,陈列着各式各样融入民族元素的创意商品,有手工刺绣的布钱包、用苗族蜡染工艺制成的蜡染杯垫、装饰有民族花色的银戒指、现代化的民族风服饰等。
石姐认为,有时候民族的东西在城市人看来有些格格不入,是因为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和工夫去做,却忽略了现代人的实用需求。“我在设计手工艺品的时候会首先考虑实用价值。像这些手工刺绣钱包,我在设计的时候会把民族元素融入其中,但是民族元素会淡化一些,成本也会低一些,市场更容易接受。那些费工费力的传统手工艺品,因为实用价值不高,很多人买回去只能摆着看看”。
有人认为,如果制作过程采用先进仪器和手段,就背离了手工技艺的根本,丢失了原汁原味。也有人认为,这种想法把先进技术与人的智慧对立了起来,更难实现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出发,将传统工艺与创意、新技术结合起来,让身陷困境的传统手工艺人摆脱困境,让部分生存困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找到生机,才是真正的出路。
杨云东就认识到了新技术的重要性。2009年,杨云东购买了一台电脑,并在网上开通了博客,专门介绍侗族木结构建筑技艺。“现在网络很发达,什么东西都可以通过网络去搜,于是萌生了开个博客的想法。”起初,小学没毕业的杨云东只能用手写板和QQ语音输入法写字,错别字很多。如今,他已成为拥有21万博客访问量的博主,很多人通过他的博客了解到侗族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技艺,还有人通过博客拜他为师。
“一开始开通博客只是为了提高一点知名度,多接几个工程,现在越来越认识到博客对传承这门技艺的重要性。”杨云东说,有个云南小伙子通过博客向他拜师学习侗族木结构建筑,现在两人常常通过QQ联系。徒弟遇到问题,杨云东就会亲自画图纸,拍下来给他发过去。
振兴传统工艺,不仅需要从业者自身转变传统思维,用创意对接市场需求,大胆拥抱新技术,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更多平台,开拓扶持传统工艺的思路。
今年3月29日,由广西柳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局等部门举办的“非遗学堂”首次走进壮乡高校。侗族大歌歌师在现场向1000多名师生讲授侗族大歌,成功营造了一个与非遗项目零距离接触的平台。柳州市城市职业学院也将“大数据”方法运用到侗族木结构建筑的研究与传承中,运用3D技术为古老的侗族风雨桥绘制了模型,让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见证侗族木结构建筑设计的奇妙之处。用创新技术探讨传统工艺在当代的传承、保护和再生产,能让人们更好地回顾传统,也能让传统工艺再次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