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表示,用新理念引领推动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重点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屈冬玉指出,现在中国的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升级,因此“要改善生产环境,调整结构,增加一些高质量的特色产品。”
就水果产业而言,陈磊表示:“中国果业到了需要整体提档升级的时候。”目前进口水果冲击高端消费市场,国内水果生产成本“地板价”和销售价格“天花板”现象显现,亟须产业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大环境下,包括果业在内的鲜活农产品生产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逐步稳定种植面积、调优品种结构、扩大加工比例、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优势品牌,从产业化、商品化、品牌化方面进行提升。
在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无效和低端供给被淘汰。对产业来说这是倒逼升级的必然过程,但聚焦到市场上的个体经营者,尤其是对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的农户和小经营者来说,难免损害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为减轻产业升级的“阵痛”,对生产者和产业管理部门来说,一方面要解决眼前问题,引导农民适时适价销售,避免农民利益收到根本性损害,另一方面更应该着眼长远,从滞销卖难中认真吸取教训,及时作出调整,加快升级步伐。经销商则应该从产业角度出发,与农户构建利益共同体,确保产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导致产业伤筋动骨。媒体作为新闻事件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要善于倾听多方面声音,揭示滞销卖难的深层次原因,正确引导社会公众看待滞销卖难,营造有利于产业提档升级的舆论氛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对的供需平衡是不存在的,个别农产品出现滞销卖难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痛定思痛,合理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