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油菜花的魅力真大咧”

——从“望到天安门”到守住乡愁的江岛棉船走访记

2016-03-28 18:40:47       作者:新华社记者刘菁、高皓亮

  

        从空中俯瞰,这个位于长江九江段、方圆104平方公里的江心小岛,形如盛满棉花的小船,因而得名“棉船”。

  上世纪60年代的棉船岛名副其实,岛上农民江善讲培育的“江心大棉桃”亩产籽棉700斤轰动全国,成为全国第一届劳模。他的一句“站在家门口”种棉也要“望到天安门”的质朴言语,更是通过新华社当年的报道家喻户晓。

  江善讲说“望到天安门”的那一年,他的小同乡王更应刚在棉船出生。

  有600年历史的棉船岛历来长两朵花,一朵“金花”,一朵“银花”。“金花”是油菜花,“银花”是棉花。岁月伴着江水滚滚向前,银花依旧,金花更盛。当年江善讲靠“银花”成了全国劳模,如今小名二牛的王更应则靠着“金花”开起了二牛饭馆,小日子日渐红火。

  乘车到江西九江市彭泽县的马当镇,再人车一起上渡轮过长江,即进入这个1949年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的西线起点——棉船镇。

  这个长江冲积而成的江心小岛,土壤肥沃,油菜花长得一人高。5万多亩集中成片的油菜花在长江边盛开,金黄一片望不到边际。江中飘花海,风吹花海动,三月的棉船岛仿佛一艘金色的小船在长江上荡漾,四溢的花香叫人沉醉。

  “家门口的油菜花开了几十年,还不都是老样子,靠这能赚钱?”2013年,镇里举办第一届油菜花旅游文化活动,大量游客上岛赏花,50多岁的王二牛尽管不很理解,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买了几张桌椅板凳放在堂屋,老婆就在家里的大锅里挥勺。“20天赚了3000元!”

  二牛没想到,岛上油菜花开时竟一年比一年热闹。户籍人口4万、常住人口不到一半的小岛,今年3月的一个周日,从轮渡码头竟然驶下100多辆大巴,加上自驾游散客,超过两万人上岛来看二牛眼里“没啥稀奇的油菜花”。

  过去油菜花开时,正是王二牛和乡邻闲得发慌、打牌度日的时节,如今却成了最挣钱的月份。从江边挖来水芹、野藜蒿,杀只窝棚里养了大半年的鸡……二牛忙得不亦乐乎。在花海中走了半天,意犹未尽站在二牛家屋顶上俯看的游客,早已饥肠辘辘,配点当地的土酿,那一刻油菜花真是醉人。

  “最多的一天接待了130人!”油菜花期一般一个月,去年二牛饭馆靠着“金花”一个月赚了25000元,“相当于家里20亩‘银花’一年的收入。”村里的大妈挖些野菜摆在路边,一个周末也能卖个“千把块钱”。

  沿着棉船岛的防洪大堤一字排开,曾经跟着江善讲“站在家门口,望到天安门”的乡亲们,如今和王二牛一样靠着“金花”开起了39家农家乐。镇里统一进行了编号,二牛饭馆门口醒目地标上了“23”。开饭馆满3年的王二牛重修了家里的厕所,还学会了微笑服务。

  王二牛靠“金花”挣钱,48岁的何池满则种“金花”挣钱。为形成“金花”的规模,2015年下半年,棉船镇把紧靠着长江的江心村堤外4000亩集体所有土地,分7个标段流转种“金花”。

  在外奔波多年的何池满回到岛上,联络8户人家,流转承包了900多亩地。“一亩承包费284元,菜籽油收入能有500多元,油菜收了还可以种点芝麻、大豆,一年挣个三四十万元没问题。”

  “油菜花的魅力真大咧!”何池满算的是规模账,但更看重的是国家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管到什么时候,中央不会忘了农民,靠着土地踏实!”曾经激励农民“站在家门口,望到天安门”积极生产的江善讲种棉花的地方,如今也成了上岛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

  鸡在后院打鸣,没客人的时候,王二牛喜欢站在家门口远望,堤外盛开的油菜花正香,远处是滔滔流淌的江水。“长江是家,棉船是乡愁,一定要为子孙后代守住呀!”他说。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汪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