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一个黄果柑的“供给侧改革”尝试

2016-02-28 12:48:13       来源: 新华社    作者:董小红

  贡嘎山下,大渡河畔,四川雅安市石棉县坐落于此。2月末,正是当地黄果柑快上市的季节,沿河两岸,漫山遍野的黄果柑林硕果压枝头,金灿灿引人注目。

  石棉县宰羊乡坪阳村山沟里,48岁的村民徐登文正在检查每一个黄果柑的套袋是否完整。这几日雨水多,有的袋子被雨水冲走,徐登文仔细地一个个扒开检查,手里的活儿丝毫不放松。

  “果子套了袋子,长得大、优果多、虫害少。”徐登文说。

  徐登文种黄果柑快30年,今年却是他最“紧张”的时候。“学了新的技术,现在是验收成果的时候了,不晓得品质更好的黄果柑今年能否卖得好价钱。”

  黄果柑是石棉当地特有水果,全县产量占全国80%。作为天然桔橙杂交种,石棉黄果柑富含维生素,酸甜爽口,一直深受市场喜爱。

  但去年这个时候,徐登文却还在为卖果子发愁。

  “一直以来其实都是看天卖果,市场一变,我们就慌了。”徐登文告诉记者,黄果柑属于晚熟品种,上市时一般正值水果淡季,以前光靠“时间差”就可以轻松卖掉。然而近几年,情况却不容乐观。同时期市场冒出了不少新的柑橘品种,黄果柑渐渐被“冷落”。

  “这几年,水果贩子见机打压价格。为了多卖钱,大家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打农药、用化肥,果子质量越来越差,价格也越来越低。”对于这样的“恶性循环”,徐登文颇有些无奈。

  抛弃传统粗放种植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成为村民们的迫切选择。

  转机出现在2015年下半年,村里合作社引进中国扶贫基金会帮扶,在150亩的果园里展开试点,从间伐、控梢、剪枝、病虫害防治到果农管理……形成一套新的技术规程。

  果农们的观念随之改变,在合作社带领下,村民们抛弃了农药,集体购买了有机肥料;不用除草剂,改用手工除草;自觉开始实施间伐,砍掉小果子,保证优果率……

  合作社理事长王志伟说,以前合作社属于大家搭伙干,但实际上互不过问,各干各的。现在合作社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品质控制管理体系,大家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目前,中国扶贫基金会正和苏宁云商、苏宁超市等洽谈,计划3月初进行黄果柑营销推广活动,借助线上电商渠道推广。

  “我们整合专家资源,注册运营‘善品公社’统一品牌,借助‘互联网+’促进黄果柑销售增收。”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军说。

  “昨天来了两个东北水果商,看上了咱们合作社的黄果柑,已经下了400多斤的订单。”王志伟说。

 

 

 

  链接:

  石棉黄果柑 相约在春天

  黄果柑,俗称“青果”,原产于大渡河流域的石棉县新棉镇礼约村,是橘和橙天然杂交形成的稀有品种资源,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方特色晚熟柑橘品种。

  据民间流传,石棉黄果柑,已有200多年历史。

  黄果柑是极其晚熟、花果同树奇特品种。每年1~2月开花,次年3~5月成熟,每年春季,当年的花和上年的果挂在同一棵树上,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花果同树奇观。漫长的生长期给予了果肉丰富的营养物质。

  调查表明,早年黄果柑在石棉县挖角乡下干池和新民乡大马村均有种植,树龄最长的一株黄果柑约300年左右(2002年自然干枯死亡),现在县内还存活着230年树龄的黄果柑树,生长结果良好。

  当前,石棉已围绕打造10亿元特色农业产业群目标,规划发展优质黄果柑2000公顷,形成以农业生态观光和阳光休闲度假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景观,将使全县黄果柑产量达到8万吨,产值突破6亿元,成为藏彝走廊上的“中国黄果柑第一县”。

  石棉黄果柑果皮光滑、果形圆形或者椭圆形,橙黄色;皮薄,肉质细嫩,多汁,味香和酸甜适度,易剖皮分瓣;果肉化渣,大多无核,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含量丰富,并富含钙、铁、磷等元素,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保护建康的功效,品质优良,耐储运等特点。

  “石棉黄果柑”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认证和“四川省第十届名牌农产品”称号,并成功注册了“石棉黄果柑”原产地保护证明商标;“石棉黄果柑”是四川省唯一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柑品种。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汪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