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乡愁与真实乡村的碰撞

2016-02-04 16:00:13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吴国强

  

  又到春节,仿佛又听到游子回乡的脚步。

  当魂牵梦绕的家乡一旦呈现在眼前,总免不了乡愁与真实乡村的冲突与碰撞,多愁善感的游子们会留下无限的哀叹,真实的家乡远没有记忆中色彩斑斓、动人心弦,大多数读者应该不会忘记2015年春节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博士回乡日记》和《副教授回乡观感》,2016年春节后想必也会如此。是家乡变坏了还是游子们的想象脱离了现实?

  乡愁的演绎真相

  乡愁是什么?诗意的解读五彩缤纷、多种多样,让人遐思无限但仍难抓住主旨。与其如此,不如实话实说。

  乡愁其实是游子们过滤了的美好记忆。乡愁是游子们的专利,真正在乡的人是无所谓乡愁的,有的是“愁乡”——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愁,为未来的生计和发展生愁。游子们既不在乡,又记挂着乡、回味着乡;“乡愁”这个词,“愁”是关键词,“乡”只是用来“愁”的一种媒介和附着物。这种对乡之愁,既有理想的成分,也有现实的片段和因子。一是乡愁中的乡是过去的乡村。游子们或童年或青年在乡村生活,记忆中的乡村生活和文化已经是过去时,与现在的乡村现实已不是一回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说来诗人很幸运,只是家乡的儿童不认识游子,街巷的山水房屋大概没有变,但在今人无疑是个奢望,日新月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节奏,游子们离家多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乡村,家乡已是面目全非了。更多地可能是人不识,山水不识了。家乡的名可能还是那个名,但乡已不是那个乡。二是乡愁中的乡已被抽掉了痛苦的元素。心理学研究揭示,对于痛苦的记忆,随着岁月的流逝将逐渐减轻,所谓岁月抚平着伤痕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常常告诫年轻人不要忘本,其实忘本是人的天性。也正是因为忘本,人类才能生活在幸福之中。上个世纪50、60、70年代出生的人,正是基于乡村生活挨饿受冻、生活无助,才有着极强的动力冲向城市、逃离乡村,时过境迁,时光逐渐抹平了彼时的痛苦,留下的都是美好。但无论留下的乡村记忆是多么美好,记忆只是记忆,已经和现实的乡村越来越远了。那两位带着无限哀怨和伤感写回乡日记的博士和副教授,想必是把记忆中的乡村与彼时实际的乡村搞拧巴了,更是以过滤掉痛苦仅留美好记忆的乡村要求现实的乡村。岂有不哀怨不痛苦之理?

  

  乡愁是游人现实希望的定向透射。一代文学巨匠钱钟书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围城现象。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游戏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生活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人们,见惯了冷冰冰的高楼大厦、拥挤的交通,腻歪了飘散着雾霾的大气,烦恼了繁忙单调的生活,总有一种逃离城市、回到乡村的冲动,想象着能过上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把充满绿色、空气清新、宁静和谐的希望定向投射于乡村。因工作或生活的羁绊离乡越久,这种定向投射就愈加强烈,愈加附着有个人的色彩成分。误以为幻想中的乡村就该如此,但幻想的现实无助于改变现实,现实的乡村并不以游子们的幻想而改观。

  乡愁是部轻喜剧。乡愁是游子们共同的心结,是连接故乡与居住地、过去和现在的纽带。愁中的乡因各人过去生活的环境、生活状况和性格特质大相径庭,来自南国山区的游子绝不会有大漠孤烟直的乡愁,来自平原的游子也不会有层峦叠嶂山水间的乡愁。乡愁是游子编织的梦,越是看不到乡,往往把梦编织得越美好、越色彩斑斓。梦境一旦触及现实,五彩的梦立马万朵桃花开般地碎了一地。离乡越久,乡愁越甚,幻想的成分越多,失望越大。从这方面来讲,乡愁是部轻喜剧,注定以喜剧开头,以悲剧结束。正所谓终日思乡不是乡,真见乡时泪汪汪。

  真实乡村的逻辑

  真实的乡村循着自己的发展逻辑,不会因乡愁而改变,不会因哀怨而变得灰暗,也不会因赞颂而变得美好,

  乡村是柴米油盐生老病死交响曲。乡村不是伊甸园,不是世外桃源,而是仍留乡村的人们生活生产繁衍之地。生活要柴米油盐酱醋茶,要医院学校,要男婚女嫁。生活中有欢声笑语,也有悲欢离合。为了满足生活所需,要生产要参与市场交换,要培植产业寻找市场。在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大批青壮年农民进城打工经商,留在乡下多是老人和妇孺,乡村空心化、老弱化,昔日的喧嚣已经不再,尽管如此生活仍在继续,生产仍得进行。

  真实的乡村是曲艰难发展的歌 。城市在发展,农村也要发展。城市的区位、政策和集群优势源源不断地对农村资本、资源、人才和人力资本产生着虹吸效应,使本已贫瘠的农村发展更加困难。近几年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国家战略,使乡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就不可能保持原样,不可能将游子记忆中乡村原样封存。发展就必须有破有立,新的产业、文化甚至居住环境在立,旧的在破。保护乡土建筑、保护乡村文化一直呼声甚高。但哪些该保,哪些该破,就各说各异,游子们要保护的乡愁中的记忆,乡村的人们衡量保护的标准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有利于生活生产和挣钱的就该保护,不利的就该废除。

  真实的乡村是冲突和矛盾的统一体。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冲突、有矛盾。大批农村精英流入城市,留下的是老人和妇孺,人多地少、收入低下的传统矛盾虽得到了部分缓解,但空心化、妇孺化带来的留守儿童、家庭养老及学校医院住宅的重新规划等新矛盾又不断出现。传统的宗族治理结构、农村传统文化在逐渐瓦解,新型的治理结构尚未形成,结构性矛盾更趋明显。一些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乘势建立了新型农村治理结构,公共服务在农村的比重提升,农村逐渐社区化。但也有个别乡村,趁精英缺失的时机,黑恶势力开始渗透基层政权,农村社会治理环境趋于恶化。

  

  乡愁与真实乡村的碰撞

  乡愁与现实是从同一起点出发的两条线,相交又不会完全重合。既如此,冲突与碰撞是必然。

  在游子的乡愁中无数次播放着乡村的画面:青山绿水、小桥流水;农家院落、家庭和睦、宁静和谐、邻里相助。可现实却可能是,环境已遭污染,宁静不再;农家院落已被高楼代替,邻里相帮已被金钱买卖所代替。对此,游子们可能很愤慨,但当地村民们却未必赞成。村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丰衣足食,收入增加;问一问乡间的老人们,大多的回答是,比起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现在好多了,满意度和幸福感还是挺高的。对于游子们赞赏有加的,当地村民未必买账。有则小段子挺有现实意义。有位游子对云南某处的原始森林大加赞赏,对当地的村主任说,你们一定要保护天然的原始森林不遭破坏。村主任说,我们要都还是猴子住在树上,你们就更高兴了。瞧瞧,村主任的话多耐人寻味。同样一件事,游子们感受到的是美丽风光,要保护;当地的村主任却想的是现实的经济收入,村民衣食住行的经济来源。当落后地区的群众尚且为解决温饱和基本生活必需品而发愁的时候,要他们饿着肚子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是多么不合时宜。

  乡愁中的哀怨大都来自于游子的主观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当成了村民的感受。其实,经济地位、所处环境不同,游子与村民的主观感受早已大相径庭。

  转化乡愁

  是人就会有乡愁,乡愁既是一种个人良心,也是一种社会美德。但乡愁不该只有哀怨,只有指责和抱怨。怨妇般的指责和抱怨也许引来同情,但却于事无补,无助于现实的改变。何妨把哀怨的乡愁转化为支持建设和发展的乡愿。

  平视乡村。乡村不缺文明,乡村自古就是文明的发端。乡村文明的衰落只是出现在近代,当城镇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相对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大放异彩,农村文明和农业文明逐渐式微了。平视乡村,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点乡村,才能发现乡村发展的症结,把乡愁转化为建设的力量。

  支持乡村。现在的乡村已不是封闭的乡村,互联网的无形高速公路与现实四通八达的路网水网早已把乡村和外部世界连在了一起。乡村不仅需要金钱的支持,还需要文化信息的支持,每个游子只要有心,总能找到支持家乡的支点。

  回到乡村。青年闯社会,老年报乡梓。封建社会的外出做官和宦游之人,年老致仕多愿回到乡村,既是修身养老,也以积蓄的金钱和人脉回报家乡,乡绅和乡贤阶层均在此基础上得以形成。现代社会,人们讲求四海为家,但何妨也落叶归根,把积蓄和才智贡献给乡村建设。与其待在城市无所事事,何如回到乡村大有作为。

  正能量的乡愁远比哀怨的乡愁强得多。

  (作者为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汪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