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做好精准时间表下的加减法

——甘肃省定西市“三西”扶贫开发纪实

2016-01-11 14:48:01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牛震

  30多年前,定西,这个中国最贫困的地方,在国家的扶持下,开展以“三西”农业建设为重点的扶贫开发。

  30多年后,定西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170万人下降到2014年底的63万人,贫困面从78%下降到23.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当初的105元提高到4600元。

  “我就是本地人,记得小时候这片地都是没有青草的,到处都是光秃秃的黄土,现在已经好了很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至少你们来了还能看到点绿色。”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扶贫办公室的老孙指着眼前的一片黄土地说。秋末冬初,记者来到位于定西市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一处项目村所在地的窑坡村进行走访。随着老孙的指向望去,只见高山绵延,沟壑交叉,山路蜿蜒崎岖,层叠之处,有丝丝绿色点缀。

  定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交汇处。全市总面积2万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220万亩,农民人均4.5亩。境内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灾害频发、干旱缺水,是全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从1983年开始,定西借助国家扶持,开展了以“三西”农业建设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全市于1999年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170万人下降到2014年底的63万人。近年来,定西在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的同时,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首要任务,探索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路子。  

  做好“减法”与“加法”,扶贫贷款更便捷

  怎样才能完全啃下“贫困”这块“硬骨头”,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贫困村、贫困户,确保2016年实现全市整体脱贫目标?2015年,定西市坚持一手抓精准扶贫、一手抓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目标,将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力量向扶贫整合,加快精准扶贫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俺说要搞养殖,县里立马给了三只羊崽,还给钱修了羊圈,说起来这都是三年前的事了……现在政策更好了。”50岁的窑坡村村民梁应华告诉记者。梁家祖上三代以种田为生,过的都是“看天吃饭”的苦日子,梁应华这辈子最远只到过市里,还是过年过节赶大集的时候。2012年,定西市扶贫项目下来后,鼓励当地农民积极脱贫致富,于是就有了“送羊到家,修圈到户”的故事。

  “现在家里的20亩地种了玉米和土豆,收成好的时候大概一年有个一两万元纯收入吧。自从搞起了养殖,这两年日子好过多了。”梁应华说,“最好的时候是2013年,那时羊价都一千多,2014年还凑合,今年由于受市场行情影响,俺们养羊的都多多少少赔了点。”原来,2015年当地的羊出栏价格由往年的千把元钱跌到了三四百元,这是梁应华没有想到的。羊价格跌了,梁应华2015年又动了养牛的想法。“趁着现在政策好,九月份的时候俺申请到了区里的扶贫贷款,没过一个月就给批了下来,有四万块呢,这下养牛的启动资金就不用愁了。”

  老孙介绍,“老梁说的这个贷款应该是区里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2015年,定西市安定区集中整合项目资源,用于贫困村、贫困户的富民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20758万元,其中直接扶贫资金9000万元、产业类扶贫资金9586万元。区扶贫办对所有建档立卡户进行过筛调查核实,共识别贫困人口2.03万户8.15万人。对今年计划脱贫人员,按照资金、劳力、基础、产业等不同标准制定需求清单,细化帮扶措施。通过把贫困人口减少、贫困面降低的“减法”和贫困人口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的“加法”作为地方相关部门的考核指标,形成有利于精准扶贫的工作导向和制度约束。“像老梁这样的养殖户,在我们的‘减法’名单里,所以贷款也比较顺利。”

  “为了做好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们和这些养殖散户的对接,我们采取了‘企业+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能人+贫困户’等形式,引导双方建立契约关系和帮带机制。”定西市扶贫办副主任燕永春说,“这样,老梁他们的羊就不愁卖了。”

  据了解,定西市为了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创新互助资金担保贷款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双乐模式”。以安定区双乐村为代表,通过动员平安保险公司无偿捐助30万元,并成立“双乐平安双联互助协会”,以此为担保抵押风险金,撬动农村信用合作银行以5倍的放大效应向会员提供不超过150万元的担保贷款。二是“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专业合作社+银行+贫困户”模式。按照金融机构授信主体资格要求,及时将互助资金协会注册登记为专业合作社,经合作银行授信后自主运作,负责向农户发放和回收借款,接受合作银行的业务指导。三是“支部+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贫困户”模式。按照产业相近、互惠共赢的要求,以“村级党员干部或致富能人+普通群众”为模式,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助联保小组,联合申请和集中使用互助资金借款,放大了资金使用效益。

  精准“时间表”,结对帮扶全覆盖

  2015年初,针对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深等现状,定西市组织开展了精准扶贫专项集中调研,深入了解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同时对接省上有关政策,组织17个市直部门制定了关于精准扶贫的24个政策文件。2015年6月19日召开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推进会议,明确了“3456”的精准扶贫工作思路,“3”即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投入导向、改革导向“三个导向”,“4”即落实基础、产业、教育、金融“四个到村到户”,“5”即强化双联行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社会帮扶、强化基础建设、落实低保政策助推精准扶贫“五个助推”,“6”即深化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2015年10月12日至14日,定西市举办了市、县、乡三级精准扶贫专题研讨班,从整县区脱贫、增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三个层面明确了目标任务,确定到2017年,全市整体实现脱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00元以上、减少贫困人口21.65万人、为全市精准扶贫列出了“时间表”。

  “这小卖部能开起来,多亏了俺们驻村干部。这个小秦,你别看他年纪轻,可为我们解决了好多实际问题,俺们村民都很感激他。”今年42岁的姚强早些年在外地做木工活,那时候因为手艺好,收入还不错。1997年被查出患有后天性腰椎疾病后,从此失去了劳动能力,回到老家躺在床上养病。没想到,这一躺就是15年。他口中说的“小秦”,便是李家堡镇驻窑坡村的包村干部秦锐。

  三年前,80后的秦锐带着领导“要为老百姓干几件实事再回来”的嘱托来到窑坡村。“当时看到姚大哥常年躺在床上没个事儿干,于是就找他聊天,得知他以前是手艺人。你别看他现在行动不便,但是一张张废纸板经过他的手裁剪后就变成一些让人爱不释手的小玩意儿出来。”秦锐时不时到姚强家聊天,通过鼓励和支持,姚强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姚强剪出的纸挂饰品,秦锐拍了照片后通过微信、QQ发到网上,不时也有人要买。

  虽然纸挂饰品让姚强重新站了起来,但是还不够应付生活支出。2014年年底,在秦锐的帮助下,姚强在村委门口开起了小卖部,做起了小买卖。“现在小卖部生意一年差不多有个两千元收入,加上每个月275元的低保,差不多够自己生活了。”姚强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的日常生活还离不开家里人照顾,但是他现在添了几分“生活的野心”:“等着攒够了本钱,明年我也贷款搞养殖,跟家人一起干。”

  秦锐告诉记者:“我们当地人均年收入2800元以下属于贫困户。像姚大哥这样的还处于贫困线以下,希望明年能如他所愿,能养上几只羊,争取早日脱贫。”不光是姚强,最近一年,窑坡村的贫困户在秦锐等帮扶干部的帮助下,都制定了详细的“发家致富计划书”。

  据介绍,定西市近年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建立干部包村包贫困户责任机制,实行“一村一业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像秦锐这样的帮扶干部有4.2万名,结对帮扶贫困户19万户、84万人,实现所有贫困户帮扶干部全覆盖。据定西市扶贫办统计资料显示,全市目前基本实现了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的全覆盖。

  梁应华的新羊圈

  贫瘠之地“扶”出脱贫新路

  据统计,1956年至1982年的27年中,定西仅旱灾就发生37次,年均1.4次。1982年,联合国官员考察定西后认为,该地“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贫困地区的群众“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是当时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同年12月,国务院决定把“三西”地区(甘肃定西、河西和宁夏西海固)的农业建设作为专项列入国家计划,连续10年每年拨款2亿元农业建设专款,以便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地区的贫困问题。从此,定西开启扶贫开发计划。

  30多年来,定西人硬是靠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改变了世人的看法,使这片土地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定西人民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持之以恒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在坚持不懈改善生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和区域整体开发,迈上了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新征程。

  2013年和2014年两年,是定西市减少贫困人口最多的时期,共减少贫困人口30万人,贫困面从2012年的36.5%下降到2014年的26%,有139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也是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建成农村公路1882公里,村村通公路硬化率达到67%;解决了3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015年,定西市通过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开启了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良好局面。2015年9月17日至18日,全国“三西”(甘肃的河西、定西和宁夏的西海固,被称作“三西”地区)扶贫开发现场会在定西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指出:“三西”开辟了开发式扶贫道路,创造了许多扶贫新思路、新模式、新经验,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内涵,为全国扶贫事业树立了典范。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