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2 11:04:49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李锦华
蓟马、斑潜蝇、地图虫,这些都是豇豆田里经常出现的害虫。这些行外人听来陌生的名称,对经营农资20多年的陈西文来说,再熟悉不过。至于如何有效杀虫,他更是新老办法熟稔于心,不在话下。然而,荣获农业部评选的“2014年度农业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称号的他,并没有止步于经销农药化肥,而是在海南省豇豆产业面临危机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以绿色防控为突破口,带领当地农民开辟出豇豆产业的新出路。
临危受命,重振豇豆产业
2010年的毒豇豆事件,一度让海南的豇豆产业蒙上阴影,甚至累及整岛的反季节蔬菜。当时的豇豆收购价格降到每斤5毛钱,市民“谈豆色变”的同时,农民也望而却步,不敢再种。
陈西文当时兼任万宁市礼纪镇农技站站长,也曾跟着浙农种过西瓜,海南省农技中心主任陈理便鼓励他尝试用绿色防控的方式带动农民种植豇豆。听完陈理的建议,想想豇豆产业所遭受的巨大打击,陈西文内心的两个小人开始打架。“一方面,我感觉责任很大,因为海南的冬季蔬菜供应全国,质量安全的担子太重了。另一方面,当时的豇豆产业遭遇难关,没人敢吃更没人敢种。我来种,就行吗?”
当市民和菜农都对豇豆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陈西文权衡再三,选择担起重振当地豇豆产业的重任。“我主要是考虑到豇豆这个产业十分适合农民家庭经营,因为种豇豆很费人工,还不适合机械化操作,所以我觉得种豇豆农民一定会受益,这个产业有潜力。”但他的爱人非常担心,觉得没必要冒这个风险。陈西文却说:“这不是冒风险,而是担责任。”
在担责任的豪情背后,是海南省农技站、植保站,甚至万宁市委书记对豇豆产业的全力支持。“当时的植保站站长和各级领导都对这个事特别支持,他们跟我打包票全力支持我的工作。所以,我觉得是政府给了我最大的鼓励。”
亲身示范,合作社领路“绿色防控”
决心已下,那就甩开膀子干。2010年下半年,陈西文在礼纪镇三星村承包100亩地种豇豆,同时着手成立专业合作社。
他的第一项动作就是争取到植保站的硬件支持。省农业厅植保站承诺免费安装100盏太阳能灭虫灯,5万张蓝、黄板,同时万宁市农业局还为农民免费发放豇豆种子——这些有利条件成为他说服农民加入合作社的“子弹”。
为了发动周边农民跟他一起种豇豆,陈西文前前后后奔赴三星村开了5次会。“第一次,主要跟村干部聊,第二次单独与村长商量,第三次召集村民代表开会,第四次同全村村民一起开会,第五次是邀请植保站站长来专门讲绿色防控的理念和知识。”陈西文告诉记者,三星村的土地条件好,农民很勤劳,但一直找不到致富的好路子。对于以绿色防控手段种植豇豆的认同,农民大多是出于对他的信任。“农民看到我敢自己承包这么多土地种豇豆,就不怕了。”
既然是绿色防控,那就一定不能再走大量使用高毒农药的老路,而是要转而依靠物理手段与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相结合的方式。“蓟马会飞,必须统防统治才能有效果。”成立“万宁三星豆角种植专业合作社”后,陈西文坚持使用“三个统一”管理模式落实绿色防控理念,即统一品种,农业局免费发放优良豇豆种子;统一播种,12月份前全部下种;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农药、化肥。
“农民没有使用生物农药的意识,也缺乏知识,虽然生物农药的价格比常规农药贵三倍,但它药性长,安全性高,算完总账,还是划算。”陈西文告诉记者,为了引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生物农药以提高豇豆产量和质量,他会经常到田里看看,定期组织村民学习种植管理知识。“比如在开花前,要下猛药,加大喷药量,就对预防蓟马病害很有效果。但有时候,就需要药稀、慢喷,效果才好。”管理的关键期他总会及时跟农民沟通。“几乎所有农民都能联系到我。”
丰产丰收,村民盖起“豇豆楼”
经过3年发展,在陈西文所创建的1000亩三星边山洋无公害豇豆示范基地,每亩农药使用成本比往年减少300元,产量每亩增加1000斤,连续3年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在病虫害高发期和豇豆采收前,绿色防控的效果十分明显。“一张板能黏1000多条甚至2000条蓟马。”陈西文告诉记者,绿色防控带来的质量安全不仅挽回消费者信心,也提高了产量和价格,从而激发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
“春节前,一斤豇豆的收购价是4.5元,元宵节前是3块多,最近是2元左右。”陈西文每天都会电话询问行情。他告诉记者,一亩豇豆的种植成本约为5000元,“农民一亩纯收15000元,没什么问题。”
豇豆质量过硬,吸引国内众多瓜菜收购商纷纷驻点三星收购。“以前,农民需要把豇豆运到陵水县去卖,现在收购商都到三星村田头收购,价格还比陵水高。”陈西文介绍说,如今的豇豆产业已经成为万宁市名副其实的主产业。3年来,三星村委会256户冬种豆角户年均收入5万元以上,村民也纷纷盖起了楼房。当地人将这些因豇豆致富而盖起的楼房称为“豇豆楼”。
卫生生产,种植理念不断升级
随着三星村豇豆产业的绿色发展,当地的环境也越来越好。“我们农田边上的水沟里,现在又能看见鱼和青蛙了,就像回到20年前。”陈西文对农田的环境格外重视。
“我现在都建议农民养成卫生生产的习惯。在自家田头挂个化肥袋子,把农资品的垃圾和病叶及时扔进去,我们会统一收集垃圾袋。”陈西文看到,当水沟上游的菜农把农药袋子和病叶随手丢进河里,下游的农民灌溉时,就会通过水源使病菌发生二次感染。“农民的生产习惯很难改变,那我就自己去捡。他们看到我捡会很不好意思,就自己捡了。”通过以身作则,亲身示范,陈西文的绿色种植理念慢慢影响着身边的农民。“还要提倡健康种植,比如底肥必须用有机肥,这样种出来的豇豆长势好、病害少,还要增加冲施肥的使用,增强植物免疫力。”陈西文不断地将自己学习到的生态种植理念传递给农民。
“物理防治为主,化肥农药使用为辅”的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理念,让海南的豇豆产业走出困境,对确保海南瓜菜质量安全作出贡献。陈西文本人也连续4年被海南省植保站评为“绿色防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接下来,他将继续推广绿色防控理念,着力建设合山冯家洋无公害示范基地,这将带动400多户合山农民发家致富。
“采摘豇豆很辛苦,要在天亮前开始,这样豇豆才水嫩有光泽。”陈西文告诉记者,虽然辛苦,但农民心里很满足。“凌晨一两点,三星村的村民头戴照明灯,在豇豆地里干得热火朝天。辛苦几个小时,天一亮那就是几千元钱。”这时的陈西文同样是一脸的满足,他就像豇豆产业的绿色卫士,不仅用生态环保的方式使豇豆避免了病虫害的侵袭,还带领当地的农民冲破了贫穷和无知阻击,走上了科学生产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