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媒体报道

“镰刀弯”地区如何种

海城 这里的农民爱上不老莓

2016-07-08 14:31:29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包尚友

  2015年,辽宁省玉米种植面积约为3600万亩,其中绝大部分玉米大田不同程度受到自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旱情影响,再加上玉米价格下降,雇工成本提高等因素,这些对种植玉米的农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旱情对辽西、辽南的部分区域影响较大,位于辽南的海城市也受灾严重。然而,记者走访过程中,却发现这里的一些农民并没有受到影响。早在两年前,他们就进行了种植结构调整,不种玉米,而是种起了黑果腺肋花楸。

  黑果腺肋花楸,花束密集,艳丽芳香,叶片紫红,被称为“秋天魔术”,黑紫色的果实形如蓝莓,有黑色珍珠美誉,又名不老莓。近两年,海城市由龙头企业带动,很多农民自发栽植起这种高效经济作物,一场市场主导型调结构战役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收获幸福的小浆果

  “爆竹声声辞旧岁,家家户户闹新春。”对于辽宁省海城市的种粮大户何正国来说,过去一年,辞去的是辛苦和收获,新的一年,迎来的则将是忙碌和希望。

  “今年注定还得忙一年啊!”50岁的何正国掐着手指给记者算起了账。从大年初三开始,他就到毛祁镇小河村挨家挨户地串门。自打2014年以来,他已经在小河村从100多户农民手里流转了一共755亩玉米地,地里不种玉米,改栽起了经济作物,一种叫黑果腺肋花楸的小浆果。“过年到农民家串门,一个是给乡亲们拜个年,另外一个就是寻摸着再流转五六百亩地。”

  “我以前在海城东四管理区有300多亩传统作物,不过搞农业这么多年也没赚到什么钱,听朋友介绍,了解到了黑果腺肋花楸,我认为这个作物非常有前景,于是就开始流转土地。”何正国向记者讲述。对于这个大户的到来,小河村的村民非常欢迎。今年48岁的赵长好就是其中的一位。赵大哥家里有12亩地,常年种植玉米,“种苞米得看天吃饭,好年景每亩地能赚上三五百块钱,这两年遇上连续大旱,不赚钱不说,连化肥农药的成本都赔进去了。”赵大哥不无感慨。去年开春,他听到何正国到村里搞经济作物的栽植需要流转土地,每年700元一亩的租金也很划算,于是第一时间找到何正国,将自己家的12亩地全部租给了他,租期到第二轮土地承包期结束。

  把地租了出去,每年获得了8000多元的租金,更重要的是,赵大哥自己也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何正国的种植基地就在自己的家门口,从去年开春到深秋,一直在这里干活。“主要就是除除草、浇浇水,活不累。”赵大哥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这比自己种苞米强多了,算上打工的收入,一年能赚两万多块钱,真是旱涝保收!”在小河村,像赵大哥这样把土地流转出来以后又到基地里干活的村民有五六十人。

  同样,在隶属于毛祁镇的李家堡村,村民李世通则把自己50.8亩的玉米地以每亩700元全部流转给了大户李霞,从2014年开始,李霞栽植了259亩黑果腺肋花楸,去年就已经结果,亩产达到了2000斤。

  家住东四管理区的于庆纯,多年以来一直守着自己家的20多亩玉米地,2014年听老同学陈世富介绍,了解到了黑果腺肋花楸,于是又在自家地旁边租了30多亩,共栽了50多亩黑果腺肋花楸。“种苞米没啥意思,作为农民一年到头不就是想赚点钱吗?为了赚钱就得想办法,我今年53岁,终于抓住了这个机遇,也属于二次创业了。嘿嘿!”于大哥发出憨厚的笑声,二次创业的他还真下了本,总体投入了60多万元。“去年成本就全部收回了,而且还有剩余。如果有地,还会再租些。”尝到收获甜头的于大哥信心满满。

  结识不老莓

  清清的太子河水蜿蜒流过位于海城西北这片黑黑的土地,人说有水的地方就有灵秀的气韵相随,也便会孕育充满灵秀的儿女。

  于庆纯所说的老同学陈世富,就是世富集团的董事长。2008年,陈世富通过朋友了解到黑果腺肋花楸,原来这种小浆果原产于美国东北部,欧洲已有100余年的引种栽培历史,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捷克等国家都有相当规模的栽培和相关加工产业。我国没有该树种。2001年,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承担了国家林业局“948”项目——“腺肋花楸优良种质资源及栽培与利用技术引进”。同年,腺肋花楸课题组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引进了腺肋花楸优良品种15个,其中包括黑果腺肋花楸优良品种8个。

  为此,陈世富特地请教沈阳农业大学的专家,专家通过黑果腺肋花楸和蓝莓营养成分对比试验告诉他,黑果腺肋花楸富含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在抗癌、抗炎、降血糖、抗突变、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

  从那时起,陈世富心里就像长了“草”。一有时间就琢磨这种小浆果,经过多次的研究考察,陈世富越发坚定。他自己心里知道,花楸项目是一个利国利民的项目,不但可以给人送去健康,还可以带富一批父老乡亲。

  不老莓花开

  2008年,陈世富从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引进了三种最适合本地种植的黑果腺肋花楸种苗,栽到了地里。2012年,陈世富与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签订了协议,以每年付费50万元的高价购买了黑果腺肋花楸知识产权。

  黑果腺肋花楸树要在树龄达到八年的时候进入盛果期,亩产鲜果1000公斤左右。“回报期太长了,不要说农民一家一户根本不能接受,就连像我们这样的企业也感到有些吃不消。”陈世富说。

  2014年陈世富他们终于成功地完成了“富康源1号”苗木的改良创新任务,并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富康源1号”不仅具有较好的抗旱、抗涝性,丰产期也由原来的八年提前至五年,矮化密植后,亩产鲜果量2000公斤以上,产量翻了一倍。世富集团和农民签订了收购合同,只要农民按照技术规程操作,产品达到公司的验收标准,每公斤的保底收购价是十元。一般情况下,农户在第二年就可见效,第三年可以收回所有成本并盈利,从第五年开始每亩毛收入可达到两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辽宁富康源黑果花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还与西北林业科技大学合作,设计完成了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的萃取、分离技术流程。用陈世富的话来说,“我们就是要做黑果腺肋花楸的深加工,做花青素、黄铜、多酚类物质的原材料供应商,带动更多农民发家致富。”

  根据目前国内、国际市场的现状,在2013年,陈世富成立了辽宁富康源黑果花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公司计划在三年内完成产业布局,建立配套的技术研发中心、种苗繁育中心、规模化种植示范园、冷藏贮藏体系和健全的营销网络,形成“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平台,保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如今,陈世富已经种植黑果腺肋花楸12557亩,到2015年末,仅海城地区就达到了5820亩,分布在海城市17个镇区23个村。既是中国首家大规模黑果腺肋花楸种植基地,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黑果腺肋花楸种植企业。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到2018年基地建设规模将达到八万亩,年产果实12万吨,可提取花青素2400吨。

  近日,辽宁省农委出台的《关于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指出,2016年,全省计划调减玉米种植面积200万亩以上,调减的玉米面积用于发展花生、大豆、蔬菜、花卉、杂粮、薯类、食用菌、中药材、小浆果、烟草、优质牧草等。

  对此,陈世富非常激动,“海城市是玉米种植的非优势区,山坡地多,气候多旱,农民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庄稼,挣不了多少钱,尤其是去年玉米价格较低,很多人家都赔钱。农民不愿意再种玉米,不种玉米种什么呢?”陈世富认为自己又到了新的起点,他要践行他的诺言,让这些和他一样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朋友通过种植不老莓都富裕起来,他要让黑果腺肋花楸在北方这块土地上演绎更多的不老传奇。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