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我与农村工作通讯征文

三访山东琐忆

2016-05-04 12:23:22       来源: 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 炜

  60年见证我国“三农”发展,《农村工作通讯》之所以长青不老,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办刊人默默的付出和执着的追求。

  望着书橱里一套套年份清晰的合订本,无需打开便能准确地说出某年某月自己的所编所写,反映的是每一位编辑记者的职业情愫。

  从1987年至今,我与《农村工作通讯》相依、相伴、相守近30年,从新兵到老兵,职业生涯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年轻时候的“三访山东”,为上世纪90年代初期山东农村改革大潮采撷了几朵浪花,也成为我“三农”新闻作品中十分珍视的“老三篇”。

  上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农村工作通讯》编刊工作是“三室一体”,即总编室、一编室、二编室,我是在工作一年后的1988年进入总编室的,与当时的主任孙鸿志、副主任张德修、美编刘晓东同室共事,作为小编,我的日常工作忙碌而充实。那个时候老、中、青三代高度融合,《农村工作通讯》佳作力作层出不穷,每当我细嚼同事们的大作时,总是期盼自己能早一日写出像他们一样的新闻作品。

  也许领导早已看出我跃跃欲试的心理,下乡采访重大题材的机缘随即而至。1991年2月,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经济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山东举行,山东经验一时成为“三农”舆论的焦点。特色“地方戏”、部门“大合唱”、“龙头”带产业......为深度探寻“山东老大哥”的改革亮点,这年春天,我随张德修主任踏上了山东这片热土。

  这是我第一次赴山东“取经”,我们把采访的镜头聚焦在潍坊市下辖的诸城市。1988年,诸城市就曾以“商品经济大合唱”走红全国。当不少地方的农业生产冷热不定时,诸城市的粮食总产以每年1亿公斤的速度递增;当丰收后不少地方为“卖难”而愁眉不展时,诸城市户均近5吨农副产品卖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好价钱;当不少地方为剩余劳力无出路而绞尽脑汁之际,诸城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就地吸纳10多万人。诸城的秘诀何在?很简单,跳出小农业,走贸工农一体化之路。

  对于贸工农产业链一体化,人们喜欢形象地称之为“龙”。采访中,我们注意到,诸城是恐龙的故乡,1967年,改天换地的铁镐在这里掘出了距今1亿年之久的世界最大恐龙化石。也许正因为这种灵性,诸城才会重塑“龙”的脊梁,使800多条贸工农一体化之“龙”翩然起飞。

  如何把800多条“龙”写得活灵活现?我们看企业、跑部门,走乡村、访领导,将密密麻麻一大本的采访素材反复梳理,围绕“龙”字做文章,写成《“蛟龙”八百起诸城》的长篇通讯,每个小标题都与“龙”字息息相关:外贸公司放飞第一条“龙”;农业部门昂起“龙头”摆响“龙尾”;乡村“龙卷风”;龙门阵前“舞龙人”。该篇报道刊发于1991年第6期头条位置,同期配发了评论《县乡也要生产流通一起抓》。一石激起千层浪,以此为开端,“公司﹢农户”、“龙头”带“龙尾”的说法成为各地农村工作的高频词汇。

  1992年,各地农村一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一方面学习邓小平南巡讲话、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在奔小康路上,山区落后地区怎样迎头赶上?亟需典型引路。《农村工作通讯》把眼光再次投向了山东,顶着七月的骄阳,我踏上了二赴山东“取经”的旅程。

  枣庄市山亭区坐落于沂蒙山区西南麓,原本是一个长期靠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山区,42万父老乡亲蛰居于5000多座大小山头之间,2/3的山民处于赤贫状态。谁能料想,这个落后的山区竟然创造了奇迹,仅用三五年的时间就摆脱贫困,实现了“跳跃式发展”。

  梯度发展本身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走进山亭,让我首先感到的是沂蒙山区与胶东平原自然与经济的巨大落差。“本来贫困落后,缺资金、少技术,你还要高起点起跳,岂非‘坐着飞机吹喇叭’,好高骛远?”然而,我的疑问在十多天的深入采访后,问号最终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惊叹号。让我惊叹不已的是,山亭人善于借助撑杆、调高目标,所以跳的更高。在这篇名为《山区之光》的纪实报道中,我用了3个加号,将山亭区的“撑杆跳”作了形象而生动的注解:起跳板是“班子﹢精神”;撑杆是“科技﹢开放”;后劲是“规模﹢市场”。同期撰写了评论文章《山亭:告诉人们什么?》,给山区落后地区的超常规发展启迪了思路(《农村工作通讯》1992年第9期)。

  第三次赴山东“取经”是1994年2月。农村改革进入第16个年头,山东把发展农业产业化写进了1994年的1号文件,提出了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目标与构想。莫非这是“山东经验”一次理论与实践上的新跨越?我和同事杨春华兵分两路,循着“农业产业化”的这股清新之风,在齐鲁大地感受这股涌动的新潮。

  我与副总编沈镇昭在淄博采访时,偶遇下乡调研的山东省副省长王建功,他开门见山地指出:“农业和农民走向市场的主要障碍在于城乡条块分割、产供销脱节,搞产业化就是要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有所作为。”他把尊重农民群众的发明创造形象地比喻为“摘桃子”,山东农业产业化这个“桃”,最早含苞孕果于诸城,紧接着在潍坊市“墙内开花”,1993年5月在潍坊市有了“正式户口”。

  从诸城、寿光到龙口、莱阳,从海阳、平度到桓台、定陶,我们所到之处,一个最大的感受便是以“龙型产业”为特征的农业产业化呈星火燎原之势:像抓工业一样抓农业,农工商科贸共铸“连心锁”,“龙头”领着农户走,市场领着“龙头”走,田头连码头,国标进农户,谁有本事谁牵头,谁当“龙头”支持谁......新理念、新举措带来了山东农业的新飞跃。1994年第3期,《农村工作通讯》全面深刻地报道了山东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探索,成为中央媒体第一家深度报道农业产业化的重头新闻。《又见齐鲁起新潮——山东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纪实》一文荣获1993-1994年全国农业好新闻特别奖。

  三访山东,不仅锻炼了我作为一位年轻编辑记者的采访与写作能力,也让我对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农村工作有了切身的认知。较长时期跟踪一个地区,多次采访调研,不失为办刊的一个好法子。多年后,当我在担任《农村工作通讯》主编期间,我分阶段地策划和组织了“三访福建”、“三访浙江”活动,许多年轻的编辑记者得到了我当年一样的历练。

  追忆过去是为了昭示未来。农村改革永无停步之时,火热的“三农”实践,是每一位《农村工作通讯》编辑记者生生不息的大课堂,只有把每一篇报道的根须插进广袤的沃野,才会从一行行文字中体味到泥土的芬芳。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