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4 21:02:39 作者:叶匡政
良知在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词,最早是孟子提到这个概念。《孟子》中是这样说到良知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用学习就能做到的,那是良能;不待思考就会知道的,这是良知。两三岁的小孩没有不爱他父母的,等到长大,没有不知道敬重兄长的。敬爱父母是仁,敬重兄长是义,没有其他原因,这两种品德可以通行于天下。
《孟子》是弟子们记录的孟子谈话录,所以语言直白,字里行间都充溢着智慧的魅力。“良知”也由此成为儒家一个重要的理念。在孟子看来,人的良知良能,就像每种动物都有其独有的能力一样,人,也有自己特殊的能力,这就是践行仁与义。也就是说,人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之外,还有一个特别属于人类的目标,如果忽略生命的这种自然要求,那么人与其他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那良知的本意究竟是什么呢?赵岐在《孟子章句》中的注解为:不学而能,性所自能。良,甚也,是人之所能甚也。而朱熹的注解是:良者,本然之善也。程子曰:“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乍一看,两人对“良”的注解不同,但其实又是相近的。因为“良”在古汉语中,有“最善”之意。有学者考证过“良”和“甚”的来源,认为最初都是指食器中食物满溢的状态,因为人看到食器中盛满了食物,自然感到欣喜。所以“良”既是指一种充满的状态,也有本然之意。
孟子所说的良知,就是指在人的本性中具有的某种秉赋,但这种秉赋并不是说就是善了,而是指人与生俱来就有对善的要求,良知只是在触动人去行善。这和孟子说的恻隐之心、羞恶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在意思上仍是相近的。“善”在儒家理念中,更多的是指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如果能与他人始终保持一种合适而应当的关系,这就是善。所以孔子把自己的人生志向定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是对善的一种追求。孟子一直把良知看作人生来就具有的对道德认知的本能,他说“仁义礼智皆根于心”,认为仁义礼智的主宰者其实就是“心”,从某种程度上说,“心”就是“良知”,所谓“尽心知性知天”也就等同于发扬了良知。
明代的王阳明,对孟子的良知论有了更为充分的阐释和发展。王阳明认为,天地万物这些概念,只在人的理念中存在,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价值和意义,没有人,这些价值和意义并不存在。反过来说,人也成为天地万物的本体,因为对它们的认知,只是存在于人的精神中。王阳明把人的这种精神,称为“良知”。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不仅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也是天地万物的本体,所以他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又说:“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显然,王阳明不仅把“良知”看作是道德的本体,也把它看作是天地万物的本体。可以说,王阳明这个哲学理念,一下为儒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不仅打通了儒学的很多关节,也使儒家有了更为坚实的哲学基础。
王阳明将良知定义为人对生命意义的特有意识,使良知成为人们认知自身价值与意义的一种本源,并因此形成对整个世界的看法。王阳明说“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原来圣人和俗人、古人和今人,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良知,人们只需识得自己的良知,也就承接了古代圣人的仁心。这种对良知普遍性的认定,使儒家学说具有了更深的思辨性。尤其是在王阳明生活的那个专制年代,有了对良知的这种哲学认定,当知识分子对付邪恶环境时,就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思想力量,所以,王阳明有一首诗说“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肯定的就是知识分子对良知的坚守与使命。
卢梭对良知有个说法,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良知的意义。虽然他并不像王阳明那样把良知看作万物本体,当作是人类的最终目的与归宿,但对我们理解良知的社会性仍有价值。他说:“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与生俱来地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尽管我们同时也有自己具体的生活准则,但当我们在判断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好或者坏时,却都要以这个内心原则为依据,这一原则归根结底是上帝赋予我们的。这个原则就是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