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8 12:49:19
“三食”,《汉语大词典》列词并释为“犹三餐”。但没有收“三餐”,大概以为此语易懂,无入典价值。其实,这两个词都不易真懂,并且后语价值如金。
先说“三食”。《战国策·齐策四》:“士三食不得饜,而君鹅鹜有余食。”《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有司奏,请处蜀严道邛邮,遣其子、子母从居,县为筑盖家室,皆日三食,给薪菜盐炊食器席蓐。”这“三食”事关重大。早先,人们都根据“饔飧”等词语以为上古行日二餐制,而近年来,思想解放,有些民俗、历史学者就提出我国自古都是实行比较先进的日三餐制,以上二例即作为立论的文献依据。至少从上古到汉代,都是日“三食”,亦即日三餐。
其实,“食”不同于“餐”,“餐”指定时吃饭食。故“三食”不是三餐。前一例,所及士以上阶层,不仅有三食,还有更多的“四食”,更少的“二食”。《论语·微子》还有 “亚饭”“三饭”“四饭”之称,表以乐侑食,食数的尊卑等差,此“饭”相当于“食”。《白虎通·礼乐》以为天子 “四食”,即平旦食、昼食、晡食、暮食;诸侯“三食”;卿大夫“二食”。《礼记·内则》谓命士以上“父母在,朝夕恒食”,即以日两餐为常制。观《白虎通》的“四食”,其“昼食”相当于一般的朝食,故无非是在两餐之上再加一早一晚二食,“三食”是在两餐之上再加中午一食,所加之食均是次食、点心,非正餐。可见,当时的三食、四食,都是将正餐连次食混计的。后一例,记淮南厉王刘长被文帝赦死又受恩遇,其中“三食”,是淮南王享受高于日两餐的生活待遇,比常人多供应一食。此正表明汉代一般人还是日朝夕两餐。而最根本的,从上古直至魏晋时代,汉语中只有早晚两餐词“饔飧”“朝夕”等,却没有一个中餐词,因而这个历史阶段出现的“三食”,绝对不可能等同于今日的三餐。
能证明实行三餐制的,就是文献中出现了“三餐”一词。
日三餐制何时出现?有人说“古已有之”。《庄子·逍遥游》:“三湌而反,腹犹果然。”“湌”,即“餐”。但此“湌”是动词,“三湌”犹“三食”,吃了三次回来肚子饱饱的,不是指一天之内如此。再说,上古无中餐词,此“三湌”更不可能指一日三餐。
据调查,在汉代以后,渐渐有了指中餐的词,但在“饔飧”“朝夕”之外,并没有专门的“三餐”一词,故只能看作日两餐制向日三餐制的过渡时期。
真正代表早、中、晚三餐的“三餐”,始见于元代。同时出现了量词“顿”,“餐”与“顿”文白并用。郑德辉《倩女离魂》第三折:“这秀才,刚好谒僧堂三顿斋。”无名氏《陈州糶米》第三折:“一日三顿,则吃那落解粥,你便老了吃不得。”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分付官家的嬷嬷,一日送三餐茶饭去,则与小姐食用。”同剧第三折:“但我三餐粥饭尚不能勾完全,这一路盘缠出在那里?”贾仲名《玉梳记》第一折:“每日家三餐饱饭要腥荤,四季衣换套儿新。”
“三餐”“三顿”,指一日三次定时吃饭食,这是三餐制的标志词。
看来,辞书当列“三食”,释:三次进食。列“三餐”,释:三顿,三次定时的饭食。餐,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