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6 20:29:35 作者:李志刚
要不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她的名字,许多中国人也不会知道,治疗疟疾,挽救了几百万生命的药物青蒿素是中国人发现提炼出来的。
在此,我为发现提炼出青蒿素的屠呦呦及团队表示崇高的敬意!
青蒿素关乎过无数人的生命,也关乎过我的生命。我生活的地区有一个叫元江的热坝县,早些年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若到元江坝,先把老婆嫁。”意思就是告诉人们,如果你要到元江,就要安排好自己的后事,你可能有去无回。而造成这样恐怖氛围的罪魁祸首,就是元江疟疾盛行,一旦染上,生还的希望很小。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被分到离元江不远的一个乡镇工作,那里同样容易感染疟疾。我很担心,可越是担心的事越是容易发生,没多长时间,我果真感染上了疟疾,还好,那是已经有了治疗疟疾的药物,我打了几天针,吃了几天药,就痊愈了,虽然被病魔折磨了一下,但没有危及性命,故没有去关注用了什么药,今天才知道治疗好我的病的药叫青蒿素。
青蒿素救了我的命,这种药并且是我们中国人发现提炼出的,我感到幸运,我感到自豪,我深深感悟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作用。
科学要发展,就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但如何培养,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值得深研的课题。几十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投入不少,但成果不多,如今尽管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但依然改变不了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说中国人不优秀吗,中国古代曾有过许多领先世界的发明,如今的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还有其他的一些中国人在海外也有过发明获过奖,这显然不是人种的问题。
那究竟是什么问题呢?
记得小的时候,老师、长辈经常问我们一个问题:“长大了你想干什么?”许多小孩都会异口同声地说道“当科学家。”如今要再问这个问题,有多少人会回答:“当科学家。”当然,不是小时候说要当科学家以后就能成为科学家,这其中的因素很多。但从小对科学家的崇敬,对科学领域的向往,应是奋发拼搏的一种重要的内在动力。可如今为什么很少有人有这样的理想?
一是科学家要走的路极为艰难。要成为科学家,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为此,你必须埋头钻研在浩瀚的书海和深奥的科学领域,废寝忘食,艰辛钻研,付献你的大半生,乃至一生。其次你还要有政府的关心、领导的支持。政府不给你经费,你寸步难行;领导不为你创造条件,你同样一事无成。在当今的体制下,这两道难关,后者要比前者难得多。现实的情况是,想搞科研的没有条件,有条件都去当官,甚至有的自己不想干,还会阻挠他人去干。在各种人际关系的折腾之下,许多人进取精神被磨灭,最终只能碌碌无为,虚度终生。在中国似乎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墙内开花很难在墙内香。要是瑞典皇家科学院不把诺贝奖颁给屠呦呦,屠呦呦大概只能默默无闻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就是一个体制问题。
二是科学家的地位得不到彰显。虽然当今的中国充斥着成功学,但成功的含义基本就是当官发财,与科学无关。谁当了官,全族荣耀;谁发了财,全民羡慕。科学家在人们的眼中成了寒酸邋遢的书呆子。人民币上有领导、有风景的画像,但却没有科学家的一席之地。电视荧屏上,充斥着影星歌星的风流韵事,却很难看到科学家的身影。偶然在报刊上读到一点科学家的报道,都是使人心酸的形象。一个小科长有专车有专职驾驶员,可以坐着车四处游玩,神气十足。科学家出门办事,却坐在拥挤的公交车,跌跌撞撞,狼狈不堪。最具讽刺的是,屠呦呦获诺奖的之时,正值影星黄晓明结婚之际,两个场面相比,相去甚远。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屠呦呦收入是多少?在国内拍了几部电影的黄晓明收入是多少?从领导到百姓无数的眼球都被黄晓明奢华的婚礼吸引而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学技术发展了,国家才能富强兴盛。改革开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这是事实,但钱用到什么地方去了?有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观念上入手,在体制上下手。当年轻一代的理想成为“当科学家”,当体制为科学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科学技术才能突飞猛进,强国梦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