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文化园

请别总急着将生活推翻重来

2016-08-29 09:13:07       来源: 人民日报

  我和杨桃相遇在一场有关职业发展的讲座上,分组讨论的间隙她小声问:“哎,你们也工作好几年了对吧,有没有觉得,这讲座道理上咱们都懂,可就是太难去落实……”

  同小组的一对男女顿时心有戚戚焉地点点头:“可不,大多时候还不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听了也总比不听好吧。”

  回程的路上,杨桃跟我同车,一路大吐苦水:“你不知道在公司做行政岗多没意思多没前途,整天就是整理整理文件,帮老板送个文件啊签个字什么的,每天的日子像是模子里刻出来的。”

  她又说:“我当年还自学过一段时间英语来着,可是办公室的人都在淘宝玩游戏,搞得我自己简直就跟个怪胎一样。慢慢地也就坚持不下去了,毕业的激情早就被消磨尽了,每天都是混吃等死的节奏。”

  “是因为工作做久了进入倦怠期了吧?”我问。

  “对对对,就是这种感觉,每天的生活都没新意也没激情,尤其像我们这个岗,没前途。”她停顿了几秒,猛地侧过身来握住我的手,“或许我需要换一份工作,换一个环境才能打破现在的状况。你说对吧?”

  我为她大开的脑洞吃了一惊:“那你下一份工作准备做什么?有什么偏好吗?”

  “想那么多干嘛,先辞了职再慢慢找呗。”杨桃满不在乎地把手一挥,“只要一想到能换个新环境,顿时好开心,觉得自己干劲满满啊。”她眼神灼灼,像春季枝头一抹开得正好的桃花,仿佛瞬间回到了刚毕业的那年,信心满满斗志昂扬的模样。

  下车之后我们交换了微信,没过两周,就看到杨桃的朋友圈更新了一条:“换一份工作真的好像脱胎换骨一样爽,新职位我来啦。”配上一杯浓浓的咖啡和兴高采烈的剪刀手。

  她的新工作,是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秘书。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会被杨桃小姐发的朋友圈刷屏:阳台上的一株多肉植物长出了新芽,公司老总讲话的PPT,自己重拾英语每一天的打卡,每天的运动记录等等。正能量满满爆棚。

  直到约半年之后有一天收到她的信息:“我下周就要离开这里去上海工作了,这周末有空一起吃个饭吗?”

  “调岗吗?今后还回不回来?”

  她回了我几个大大的笑脸:“不是调岗,是我又换工作啦。现在这份工作对我已经没什么新鲜感了,想要换个新的环境重新开始。”

  “这次要入哪行?”我问。

  “还是老本行行政呗,”她说,“你也知道我中文系毕业的,又没有什么其他的技能和特长,想做其他岗位也没资本啊。”

  我家小妹妹在上大二的时候,曾经有天私下跟我抱怨:“好想换个专业啊,学国际关系真的好无聊……”

  “那你想学什么?语言?金融?计算机?”

  “没想好,”她懒洋洋地、有气无力地回答道,“只要不是这个专业就行了。我就是想换个新环境,专业也好,班级也罢,即使是换个宿舍也好啊。现在每一天真的好无聊。”

  无力感,大概是无关年龄,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一种感觉吧。

  像个被关在玻璃瓶里的小虫,无力地往四面八方去试探,觉得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没出路,一切都浅尝辄止。

  倦怠的,无聊的,稳定的,日复一日的,如同模子里复制出的生活,想要突破却不知如何下手。

  一份持续三年以上、内容固定的工作,一个前途并不明朗的专业,一个相处了太久的恋人。

  我们太容易生出无力感,也太容易为自己的无力感臆想出一个出口:“推翻重来就好了吧。”

  “重新开始”这四个字像是具有无比强大的魔力,太轻易就让我们看到一个未知的、新鲜的、触手可及的世界,迫不及待地想推倒我们以为存在的生活的高墙,脚步匆匆地向着新的世界出发。以为只要到了新大陆,一切都会自己好起来的。

  我们总试图通过改变外界的环境,来为自己枯燥单一的生活注入一点新鲜感。可是生活原本没有高墙,高墙只在我们心中。我们的无力感并不是来自生活,而是来自“懒得去思考,懒得去改变,懒得去修补”的心态。

  重新开始,这四个字听起来那么容易和美好,而远方那个陌生的、新鲜的世界的光芒又太过强烈诱人,轻易就让我们只专注于缥缈不可知的“未来”,反而忽视了那些在现有的生活中,力所能及可以改变的地方。

  做了三年、四年乃至更久的工作,真的就再没有任何可以学习的地方了吗?你是否在这些日子里成了行业的翘楚?如果没有,你和他们又有着怎样的距离?

  一个人的生活真的会被专业捆绑吗?有没有一些技能是可以通过自学获得的?比如语言,比如PS的技能,比如一些新媒体运营的技巧,比如有关财务的基本知识。

  网络的普及已经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只要一个人真正愿意学习,他可以不费力不费时间甚至不费钱地找到资源。

  一个相处了太久的恋人真的会无趣吗?会被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从五彩斑斓打磨成暗淡的灰色吗?还是因为,是你从来都没有一颗能够发掘趣味的心呢?当来自外界的强力刺激感退去,无论跟谁在一起你都会觉得无聊呢?

  我们总急着逃离生活,却被自己的心困于高墙之内。

  我曾经有一位女友,在一家连锁酒店做前台,一做就是三年,当我们都以为她已经被磨平了斗志,准备在这个岗位上老死的时候,听说她一举应聘上行政经理职位的好消息。

  聚会的时候大家纷纷打探她的“逆袭史”,她笑容温和眼神淡定,“其实真的没什么,我每天都在学我们的经理是怎么待人处事的,怎么处理员工之间的纠纷,怎么平衡各人的工作量,怎么协调各部门的需求和关系”。她露出一个狡黠的微笑,“这个工作唯一的好处,就是我的座位正对着她的办公室,而她讲话声音超大还总是不关门”。

  她说得轻描淡写,我却知道她付出的远比说出口的更多。她曾经让我推荐英语学习班,每个周末风雨无阻都去上课。她曾经拖着我逛书店买下的一本本厚厚的有关管理的书籍,每一本都读得烂熟。她曾经为了将酒店的工作服穿得好看,逼着自己减重二十多斤。

  或许这才是逃离无力感最正确的方式。不是不顾一切地全盘推翻,也不是口称“追梦”而轻易将生活格式化重头来过。而是偃旗息鼓像个卧底,隐藏在生活的角落里,悄无声息地让自己一天天变得强大,如同肖申克在监狱中为自己挖一条逃生的路。

  我们需要逃离的从来都不是生活本身,而是自己安于现状、抗拒改变的心智模式。摆脱不了这种模式的人会一辈子被无力感追捕,东奔西跑疲于奔命,或是干脆抹杀掉自己想要上进的一点点斗志,安于做无力感的猎物。

  请别太急着推翻自己的生活,急于摆脱让我们心生倦怠的工作、专业和恋人。如何“挖生活的墙脚”,为自己的心找一条出路,让生活更充实一点,更有趣一点,更有希望一点,才是最应该先去思考的事。

  对抗自己的心最辛苦,然而只有对抗它,才是我们真正生活着努力着的证明。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王萍